傅海陽,1982年獲碩士學位。1987年,由國家公派赴義大利作為訪問學者研修一年,其後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在義大利繼續研修一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海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82
個人簡介,研究方向,
個人簡介
個人履歷
性別: | 男 |
技術職稱: | 教 授 |
學歷與學位: | 研究生 碩士 |
所在部門: |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
是否博導: | 是 |
行政職務: | |
學科代碼: | 081001 |
從事專業: |
1982年獲碩士學位。1987年由國家公派赴義大利作為訪問學者研修一年,其後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在義大利繼續研修一年。長期從事數字微波通信、衛星通信和移動通信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89年起擔任數字微波通信或通信原理教研室主任和數字微波/衛星通信實驗室主任長達15年,曾任學校移動通信學術帶頭人。1998年至2006年長期擔任亞太電信聯盟、東協移動通信國際培訓班的英語2G/3G教材編寫、授課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多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已出版專著5部,其中4部為第一或唯一作者。在IEEE ICC、《電子與信息學報》、《通信學報》及其它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其中被SCI 或EI收錄的第一作者論文約30篇。
2004年底,國內出現了3G必須在2005年3~5月發牌的預言潮流,本人卻給出了2005年3G不能發牌的獨家反潮流預言(“中國3G,穩健是福”,原信產部“通信世界”周刊,2005.1.10)。同時寫的三篇關於3G標準研究和3G何時發牌為宜的論文引起國家信息產業部的高度關注,並由該部科技司於2005年1月10日在北京主持召開了論文研究結果討論會,被邀請出席單位有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無線電管理局、電信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等,中國移動,華為、中興和大唐等3G設備製造公司。此次討論會為2005年3G不發牌的正確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依據,對3G推遲4年發牌,節省巨額投資起到重要作用。
早期負責過“中容量數字微波通信系統”和“鄉村無線電話系統”的研發。2003年物聯網項目無線電子警察系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都為第一發明人,負責實施的契約總額約達145萬元。合作的校辦企業南郵信息服務中心2003年的契約額約達120萬元,後續契約額很難估算,估計至今應接近千萬元。
移動通信方向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發表相關論文約30篇,其中EI收錄約20篇。給出4項有重大套用價值的國際首創,其中3項已在SCI/EI源期刊發表並獲得國家專利,得到初步認可,分別為多徑信號相干解調RAKE接收機、利用導頻實現來波方向檢測的方法、智慧型天線收/發信基帶幅度加權波束形成方法。
曾獲江蘇省和信息產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各一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蘇省和原郵電部優秀青年教師等獎勵多項。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