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永華(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傅永華(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傅永華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寧畫院特聘畫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青海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黃南州城市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同建強華設計公司青海分公司顧問設計師,西寧三渡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藝術顧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永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江蘇
  • 職業:中國美術家
  • 畢業院校:江漢大學藝術系
  • 主要成就:《衝刺》入載《西寧優秀文藝作品叢書·美術卷》
  • 代表作品:《冬暖山鄉》《土鄉秋色》《衝刺》
個人簡介,榮譽成就,教育成果:,先進事跡:,媒體報導,作品賞析,

個人簡介

傅永華 (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人,現任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寧畫院特聘畫師、西寧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青海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青海民族大學客座教授、黃南州城市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同建強華設計公司青海分公司顧問設計師、西寧三渡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藝術顧問、廣東省建築設計院西寧創作所顧問設計師、西寧三渡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藝術顧問。1990年畢業於江漢大學藝術系,199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畫室研修班。

榮譽成就

自一九九零年至今的美術工作中,先後在全國、省市各種美、術刊物、畫冊書籍發表國畫、油畫、連環畫作品百餘件,其中有30件作品分別榮獲國家級或省市級的各種獎項。
作品參加全國、省市專業美展:
《衝刺》作品2001年11月入選第五屆全國體育美術展覽。
《太陽照在高崗上》作品2002年5月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獎。
《班瑪春曉》作品2003年7月入選攜手新世紀—第三屆中國油畫展
《悠悠文都川》作品2007年11月入選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覽。
《春暖》作品2009年選送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快樂的紙鉛球》作品2009年選送第七屆全國體育美展。
《4·14記憶大愛》2011年“新玉樹·新家園”4.14玉樹地震一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
《2013·藏曆新歌》,《涅槃重生·家園》油畫2013年“涅槃重生-玉樹重建”展。
《源》1993年7月全省首屆工農兵書畫篆刻攝影優秀作品展覽一等獎。
《紅果熟了》1997年5月慶“五一”迎香港回歸西寧地區職工美術書法展覽優秀獎。
《日子》《卓瑪》油畫、《厚土》版畫入選西寧第十屆文化周第八屆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展。
《雪域城韻》1999年12月在99青海省美術創作評獎中,獲三等獎。
《小尼瑪》水彩畫入選青海省第十屆美術作品展。
《最後的老磨坊》2004年12月青海省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三等獎。
《衝刺》2005年6月入選“慶祝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5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唐卡展”。
《七月的公泊灘》2006年西寧地區首屆油畫作品展優秀獎。
《紅果熟了》作品1998年6月發表於《青海湖》文學月刊。
《衝刺》作品1999年2月發表於《中國美術教育》第二期。
《班瑪春曉》作品2003年9月入載第三屆中國油畫展《青海作品集》。
《班瑪春曉》作品2003年發表於《文壇瞭望》秋季號
《最後的老磨坊》作品2005年1月入載《風雅三江源》畫。
《小峽》《村口》《雨後》《悠悠文都川》油畫作品2006年《文壇瞭望》文藝理論季刊之“青海美術家畫廊”刊登。
《悠悠文都川》作品2007年10月入載《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覽集》。
《寂靜的莽原》《衝刺》《暖陽》作品2009年9月入載《丹青夏都優秀作品集》。
《悠悠文都川》作品2009年9月入載《大美青海》慶祝新中國成立暨青海解放6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作品選。
《衝刺》作品2009年11月入載《西寧優秀文藝作品叢書·美術卷》(1949—2009)。
《冬暖山鄉》《土鄉秋色》作品2010年7月入載《中韓美術作品交流展作品集》。

教育成果:

獲青海省第八、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屆青少年兒童及教師美術書法攝影大賽優秀輔導獎。
教學場景教學場景
獲青海省青少年兒童2008“迎奧運”、第二、三、四、五、六、七屆粉筆畫大賽優秀輔導獎。
獲1993青海省中國小(師範)藝術教師《教學技能技巧比賽》三等獎。
獲1997西寧地區師生書畫大賽優秀輔導獎。
獲2001紀念建黨80周年“西部耐特”中國小藝術節粉筆畫比賽優秀輔導獎。
獲1999江河源杯“迎國慶50周年,迎澳門回歸”少年兒童粉筆畫大賽優秀輔導獎。
獲2001全國手拉手“珠穆朗瑪杯”少兒書畫大賽特級園丁獎。
獲2003青海省青少年兒童藝術展演美術書法大賽優秀園丁獎。

先進事跡:

古人講“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付永華同志始終遵循立藝先要立德,人品決定藝品。因此本著德藝雙馨的高要求,堅守在偏遠學校一乾就是24個年頭。
該同志熱愛黨,政治立場堅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踏實工作,甘於奉獻,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認真履行教師的職責,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結合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利用多種有效途徑和方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從多方面提高育人水平,效果顯著。20多年的辛勤耕耘,他立足中學美術教育實際,堅持“以藝術啟迪智慧”,注重課堂的實效、開放、動作操作、動態生成,注重學科整合和孩子們的綜合實踐。利用各種鮮艷的色彩和生動的線條,讓孩子們感受繪畫藝術的美;以令人欽佩的業績和高尚的師德深得學生、同行的喜愛和尊敬。
美術教育教學中,他陶冶孩子們情操,啟發創新思維,讓孩子們感受美,鑑賞美,進而創造美。他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關心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善於蹲下身子,注重傾聽和融入學生中,讓學生在平等、隨和、親密的氛圍中,輕鬆快樂學習、交流。他利用自己的特長,犧牲了大量休息時間,輔導學校課外特色美術小組,指導小組師生開展活動,鑽研繪畫練習的基本技法。為了讓好學的學生們在短時間裡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和技巧,中午休息時間他常組織學生們在一起練習、探討、交流。
人們普遍認為藝術類的學生政治意識薄弱,做思想政治工作很難,但付永華卻有他的不同見解:藝術類學生往往情感細膩,生硬的理論灌輸對他們確實沒有實際效果,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他總結出了藝術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這些特點正是他開展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礎。他用心用情啟迪和感化學生,做學生人生的導航者,通過情感教育方式傳播理念,通過他對教育方式的執著探索,發現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載體,並且將這些實踐進行了理論提升。循循善誘,做學生成才的指導者他設立了年級QQ群,開通了輔導員部落格,建立了個人微博,家書寄語學生、卡片滿載期望等等。
作為學科帶頭人,他潛心鑽研課改理論,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帶頭上研究課、示範課,帶頭進行課題研究,帶領美術組教師積極進行課改實踐。他非常熱心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學校建設,還熱忱幫助其他老師開展教學工作,利用假期、雙休日、放學過後的休息時間為學校出策出力,精心設計和幫助教務處 “校園文化與素質教育” 特色中隊櫥窗、牆面文化、班級口號等工作的建設。他指導組內老師和其他學校的美術老師進行藝術實踐活動,在業內頗具影響力。經過付永華不懈的耕耘,輔導的學生參加國家、省、市級美術、書法,攝影大賽,屢屢獲獎,更有很多學生進入高等藝術院校就學,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
在美術教育生涯中執著追求,重視教育方法的研究,以感受練習對象的特定情感,以提高審美素養為基礎,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技能技巧的訓練。從教以來,潛心鑽研教育理論,注重互動式教學,並積極參加學校的小班化新課改,《中學美術互動式教學》課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數年的美育工作,讓他在付出心血的同時收穫了學生的感激與關愛,他經常從學生的感激中獲得感動,他始終堅信:愛與責任將伴隨他一起成長。他立足實際、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在制度建設、隊伍建設、校園學生品牌活動,校園文化定位等諸多方面開展了大量的探討和創新工作,以思想教育為核心,開展文明養成教育活動,以素質提升為目標,努力提升學生美育素養。他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美術作品大賽,教學工具製作、發表論文等賽事,屢獲殊榮,藝無止境,學無止境。在藝術的道路上,坎坷與希望並存,挑戰與機遇並存,在榮譽面前,他很平靜,也很坦然。他說:“老師最大的欣喜不是這些,而是學生的成才。”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教書是他一貫的人生信條。付永華的人生必將因美術而精彩,因學生而精彩。

媒體報導

藝術新生的歡躍
——訪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青年油畫家傅永華
一走進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青年油畫家傅永華的工作室,記者頓時被視覺特徵鮮明、極具色塊衝擊力的一幅幅畫作所包圍。且不說案頭數量巨大的寫生、速寫,一張張的資料圖片,單就占據了大半個工作室的繪畫作品,就已讓記者不由地感佩這位畢業於江漢大學藝術系,自1990年起就開始美術創作的一個畫家的創作激情。
傅永華歷時兩個多月創作了油畫《2013·藏曆新歌》及《涅槃重生·家園》。其創作素材是大年初一省美協組織的由十多名畫家組成的採風團,深入玉樹結古鎮進行實地素材收集後的結果。2013年的春節與藏曆新年恰好只相差一天的時間,在連夜趕到玉樹結古鎮的第二天,畫家們便拿著速寫本和畫夾,深入到當地民眾的新居里、帳篷中、震後廢墟紀念地進行寫生、收集資料,親身感受災區人民在重建後對新生活所展現的喜悅心情。畫家們不僅參加了當地藏族民眾的轉山活動,還與當地民眾一起,歡慶藏曆新年,載歌載舞的歡慶場面深深感染了傅永華。於是他便構思了畫作《2013·藏曆新歌》,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再現了重建後當地民眾歡度藏曆新年的喜慶場景。畫面中藏族民眾穿著節日的盛裝,有拉手風琴的,有引吭高歌的,還有一支演奏樂隊,整個畫面,稀薄處半透明,濃稠處則多層次覆蓋,形成了明暗、線條的具體而細緻的凸現,生動地再現了節慶盛典。另一幅畫作《涅槃重生·家園》則是藉助寫實的手法,通過三個相互貫通相連的畫面,展示了玉樹恢復重建偉大成就這一主題。左邊畫面是震後的廢墟,中間畫面是重建的過程,右邊畫面是基本建成的結古鎮。畫面上的塔吊,是作為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展示的。它象徵著黨和政府作為頂樑柱給予災區的支援和支持。畫面的下方有一群或疾飛或緩緩降落的小麻雀,它們則是作為一種旺盛生命力的象徵,告知人們飛回家園的喜悅與安寧。
傅永華在青海牧區生活了20多年,但此次去玉樹採風,卻是帶著感冒去的。原以為沒有多大問題,結果到了目的地,感冒開始加重。為了能如期完成採風任務,傅永華請求醫生加大藥劑量,以控制病情。因為他不想就此打道回府,放棄此番意義非同尋常的採風。在傅永華看來,作為一個畫家,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要有更多的感性認識。戶外採風於他來說是尋常的,“在高原上行走,天空很藍很近,你的心就只能在地平線上。”高原蜿蜒至天際的荒曠,賦予了他無限的想像力。他常常背著行囊,走遍於高原山地的溝溝峁峁,他悉心地搜尋著大自然隱秘的脈動,任憑思緒在這片沃土之上跳躍。隨之,一幅幅速寫就像一首首交響樂,每一個構思都會成為一個音符,在荒涼、空靈之間集結成一個點,或一處色彩,並最終成為他突破自我局限的突破點,讓無標題式的大自然感悟成為創作過程中的多種造型因素,成為他筆下從容的描繪。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