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凌雲(原濬縣縣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傅凌雲(1908—1963),又名凌、崇山。河南湯陰縣東東江窯村人。幼年在家讀私塾,14歲進縣城上國中。15歲入汲縣第四農校讀書,和同鄉、省立五師學生任鴻勛(又名伴竹、銘閣)、牧野中學學生蘇仰之等結識,常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並積極參加由“五卅”大慘案引起的反帝愛國學生運動。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八年,因遭國民黨政府通緝,傅和中共湯陰支部其他成員均聞訊自行隱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凌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不詳
一九三三年,考入安陽省立第二高中讀書。雖未能和中共上級黨組織取得聯繫,但其追求革命的思想並未稍減,每利用一切機會,宣傳抗日救國革命道理。一九三五年,因肺病咳血回家休養,在本村青年中開展宣傳活動,並四處散發印有“日本鬼子真可恨,占我東三省,殘害我國民……”和“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團結起來打日本……”內容的傳單。受其影響較深的有傅學恕、傅德平、張永祥、張永安、傅明禮、高花、傅維等。一日,忽傳縣裡派警察來村抓共產黨傅凌。傅聞訊走脫,其父傅學詩被逮去。直至一九三七年底,國民黨湯陰縣黨政機關畏懼日軍入侵,逃至縣西山區後,傅凌雲始返回鄉里,獲得抗日活動的自由。由於傅的宣傳活動極富成效,火龍崗一帶村莊以東江窯為中心,廣大民眾特別是廣大青年,抗日愛國覺悟普遍高漲。一九三九年農曆三月二十七日,東江窯村,在數名青年帶動下,以16支步槍、1支手槍和少量手榴彈的劣勢裝備,取得擊退數百名日偽軍在20餘門大炮、40挺機槍配合下的6次進攻,斃傷其30餘名的重大勝利,這是傅凌雲組織發動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東江窯一帶的抗日鬥爭,引起了衛河東中共直南地委(後為冀魯豫四地委)的注意。先後派中共黨員馬冠群、黃友若與傅凌雲取得聯繫。一九四○年,傅到衛河東任濬縣民主政府秘書。旋被派進浚湯交界處之天門會,開展地下工作。天門會是帶有迷信色彩的地方武裝團體。冀魯豫軍區政治部,為建立冀魯豫平原地區與太行山區的交通聯繫,發展黨的組織,蒐集敵人情報,決定進入天門會內部,爭取團結會長楊貫一,達到開展各項工作的目的。和傅凌雲同時在天門會開展工作的還有胡紫青。他們分別和會長楊貫一、副會長常仙甫有親戚關係。傅、胡通過幫助整頓會務,取得楊的信任。正式建立浚滑湯天門會總辦事處後,胡任參謀長、傅任秘書。為擴大工作地區範圍,在邶城建立天門會二處,傅兼理二處工作。
一九四二年和一九四三年,中共黨組織在江窯、大寒泉、龍虎、馮村、小元等村發展第一批黨員,九月,成立以中共黨員為骨幹的天門會第十八中隊。一九四二年七月,傅凌雲重新加入中共黨組織。十二月任中共衛西工委武裝委員。
一九四三年,死心投靠日軍的漢奸扈全祿所部,經常到天門會轄區催糧逼款,給地下交通聯繫帶來威脅。傅根據組織決定,六月一天,發動二處隊長李子彬(國民黨員)帶領50名武裝,趕往扈轄區區長郭春芳率人催款地點,打死其20餘人,將其趕出境外。此次事件,加之前不久,兩名日偽便衣憲兵被十八中隊處決,引起了駐湯日軍惱恨,聲言天門會有共產黨分子,直接點出傅凌雲的名字,要查辦會長楊貫一。中共黨組織,為進一步爭取楊貫一,保存天門會,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決定由楊貫一以“嚴整會務”名義,將傅“清除”,使傅轉入外線活動。日偽當局雖由此鬆懈了對天門會的追究,但卻加緊了對傅凌雲的迫害。一次,日偽武裝,到東江窯捕傅不果,將其父逮去,幾乎折磨致死。次年,又抓走其妻,並將其家洗劫一空。傅在縣城機智地捉獲偽軍長劉月亭一名親屬,實行互換,救出了妻子。之後,其家庭人口全部逃至河東,直至日寇投降才得回家。
從一九四二年起,中共冀魯豫軍區黨委,陸續派黃友若、姜俠夫、田啟明、鮑世清、李家明、楊敬齋、宋再明、李志儒、孫自省等中共黨員進入天門會開展地下工作,以致會長楊貫一、副會長常仙甫以下官佐多數被爭取到統一戰線中來,天門會的武裝大部分被掌握。
天門會借受轄日偽之名,行革命活動之實,勝利完成了包括鄧小平、楊勇、肖華、呂正操、舒同等領導人在內的大批幹部戰士於太行區和冀魯豫區之間的通行護送和發展組織、蒐集情報的任務。傅凌雲在完成這些任務中,做出了應有貢獻。
一九四五年,日軍投降前夕,“天門會”完成了歷史任務,在中共黨組織領導下,宣布起義。其武裝除少數頑固分子外,正式組成中共領導下的浚湯支隊,胡紫青任隊長,傅任政治部主任。原會長楊貫一,改任濬縣首屆人民政府縣長。
是年九月,在首次解放湯陰縣城戰鬥中,傅任副指揮長。此後,任濬縣人民政府民政科長。一九四七年,繼楊貫一後任濬縣縣長。
一九四九年,由於長期戰鬥生涯的極度耗損,傅的肺病嚴重發作,被迫離開工作崗位,住院就醫,且病情一直未有轉機,至一九六三年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