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圓天(傅元天)

傅圓天

傅元天一般指本詞條

傅圓天(1925年-1997年7月3日),四川省簡陽市九龍場人。 1946年到成都灌縣黃龍觀出家修道,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龍門派道士,1956年主持青城山上清宮事務,積極組織道眾勞動自養。1980年開始任青城山道教協會會長,後任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成都道教協會會長、灌縣政協副主席、成都市政協常委、四川省政協常委,1992年3月被推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第五任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圓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簡陽縣(現為簡陽市)九龍鄉人
  • 出生日期:1925年
  • 逝世日期:1997年7月3日
  • 職業道士
  • 信仰道教
  • 師承:張永平
生平簡介,弱冠家貧入道門,巧計保護道教文物,和諧自然治青城,老而彌篤研義理,主要成就,人物評價,

生平簡介

自古有“言道者不可不知蜀,言蜀者尤不可不知道”之謂,自道教創立以來,四川道林人才輩出,群星璀璨,著名者如嚴君平、張道陵、范長生、李榮、王玄覽、杜光庭、彭曉、陳清覺、張清夜、易心瑩等人,均為卓越之傑。本文所敘述的傅圓天大師,也是當今一位出類拔萃的道教人物。
傅圓天
傅圓天大師俗名傅長林,生於民國十四年(1925)5月26日,四川省簡陽縣(現為簡陽市)九龍鄉人,卒於1997年7月3日。生前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中國道教學院院長、四川省政協常委、四川省道教協會會長、道教全真派第二十三代方丈大律師。

弱冠家貧入道門

大師幼年體弱多病,家境貧苦,只上過短期國小,其父母均信奉道教。民國三十四年(1945),二十歲的傅長林因家中衣食艱難,乃遵從母命,投奔四川省灌縣水磨鄉(今屬汶川縣)黃龍觀出家,拜張永平道長為師。黃龍觀始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地處青城山北的大面山壽溪河畔,依山傍水,環境清幽,清代曾是著名的“青城十八景”之一。張永平道長青年時代曾在清末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1845-1911)所統率的巡防軍當兵。他目睹清廷上下腐敗,百姓水深火熱,毅然脫離軍界,來此遠離塵囂的道觀靜修,成為全真道丹台碧洞宗第十八代傳人。他在誦經修煉之餘,帶領道眾務農習醫。年青的傅圓天就在這裡,清修與勞作並重,伴著黃卷青燈,刻苦學習文化知識,精勤鑽研教理教義,度過了十年時光。這期間,他曾擔任黃龍觀飯頭八年。
1955年,鑒於青城山道士太少,政府乃從各地抽集一批道士來此充實,三十歲的傅圓天於是年秋辭別黃龍觀,來到青城山常道觀拜謁易心瑩大師(1896--1976年,四川省遂寧市老池鄉雙河口人)。當時易心瑩是全真道龍門派丹台碧洞宗第二十二代掌教師,作為四川道教領袖的他,見傅圓天淳樸忠厚,遂分派傅去上清宮任住持。
1959年9月,青城山實現人民公社化,灌縣(今為都江堰市)政府劃撥土地五十畝歸青城山道眾,將天師洞、上清宮等六個道觀組合成一個生產隊,由時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的易心瑩擔任隊長,傅圓天為副隊長兼會計。他積極回響政府鼓勵道教徒參加經濟建設的號召,白天勞動,夜晚記帳,公正無私,克盡職守,深孚眾望。
1962年,學識淵博的易心瑩大師應邀去北京白雲觀為中國道教協會主辦的“道教徒進修班”講學,並擔任《中國道教史》教研組組長,遂由傅圓天接任道教生產隊隊長。
1964年,三十九歲的傅圓天被推選為上清宮當家。

巧計保護道教文物

1966年,“文化大革命”浩劫聿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被粗暴踐踏,各級道教協會均被迫停止活動,宮觀受到衝擊。傅圓天面對當時混亂複雜的局面,毅然將易心瑩大師接到上清宮,親自奉養。每日仍率道眾參加生產勞動,並在易心瑩大師的指導下,帶領道眾將宮觀內名人楹聯、匾額碑刻等,全部用紙糊上,再用“最高指示”或“革命口號”覆蓋,使這些珍貴文物得以保存下來,功不可沒!事隔三十年後,1996年10月,傅圓天大師在回憶這段往事時說:“中國道教精神純正,經得起風浪。那段時期宗教活動被迫停頓了,但我們心中的信仰仍然存在。人民不能公開信奉道教,但不少人暗地裡仍然信奉,父傳子,子傳孫,不公開舉行儀式,只對天朝拜。中國道教在歷史上也經歷過多次浩劫,但道統延續不絕。這一方面說明道教文化有其頑強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強則道興,國家昌明則大道興行……1978年,全國只有二十多處道觀較為完整。到1996年,全國已開放道教宮觀近千處,住觀道士近萬人,另有散居各處的正一道士三萬餘人……度過劫波,道教走向興旺了。”
1979年12月12日,青城山道教協會成立,五十四歲的傅圓天被選為理事長(後改稱會長)。當時全山只有二十二名道士,平均年齡近七十歲,人才匱乏,青黃不接。傅圓天決定禮請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住在外地的老道長如江至霖高功等,來青城山協理教務;並在中青年道士中選拔人才,大膽委以重任。到1985年底,全山道士已達四十八人,1993年更增至一百二十三人。人員結構趨於年輕化,中青年道士擔任了道教協會和宮觀管理委員會的部分領導職務。傅圓天還率先突破歷史上道士閉囿於宮觀內部的遁世狀態,大膽解放思想,走向社會,興辦實業,開拓進取。1982年,他用道家秘方開發山區獼猴桃資源,籌辦道家乳酒廠。1983年,“洞天乳酒”試製成功,榮獲“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1985年,他又創辦了青龍崗茶廠,生產"青城貢茶"和"青城苦丁茶";其後又開發了“道家礦泉水”等新的生產項目,為青城山道教的"自養"事業創出了新路,也為當地經濟建設和旅遊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它顯示了道教自身的巨大活力,令世人刮目相看。

和諧自然治青城

1984年4月,政府將青城山常道觀、上清宮等七處宮觀歸還給道教協會管理,作為四川省首批對外開放的道教宮觀。傅圓天會長賡即主持制定了《青城山道教宮觀管理試行辦法》,成立了“青城山道教宮觀管理委員會”。稍後,又補充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分廟核算,責任到人的管理辦法》,為新時期道眾民主管理宮觀率先垂範,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要求道眾在興辦企業時始終體現高尚的教義和有道之士的良好風範,堅決抵制“金錢至上”、“享樂主義”、“弄虛作假”等不良陋習;同時希望各級政府妥善考慮全真道士“以廟為家”的特點,為他們創造必要的生活條件。後來,他經過深思熟慮,寫成了《社會主義條件下宗教要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一文,被“中國改革叢書”收入《當代中國領導幹部文集》。他在文中說:“我們要解放思想,有開拓精神,有經濟觀念。我們的教祖漢天師張道陵就曾開鑿鹽井,解決當時的民生問題。歷代高道大德的智慧,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今天我們要學習前人的智慧,發揚道教‘清修與勞作並重’的優良傳統,用修道為善的思想,組織道眾,在政府宗教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充分發揮道教名山勝景的地理優勢,搞好國內外的聯誼活動,管好宮觀,發展經濟,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同時抓住時機,培養跨世紀的道教人才,責任重大。”“當今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社會經濟觀念,好與壞、善與惡的道德觀念,在各人的心目中標準各異。我們道教界就是要提倡大道,根本宗旨在於濟世度人,我們要用道的標準來服務國家,服務社會。”
傅圓天(傅元天)
傅圓天大師待人誠懇,尊重人才,在擔任青城山道教協會會長期間,勤儉節約,多方籌集資金,帶領道眾維修、擴建宮觀殿堂,構築山路橋亭,植樹造林,保護自然環境,使青城山成為享譽海內外的道教聖地和旅遊勝地。
1984年3月,在成都市道教協會第二屆代表會議上,傅圓天當選為會長。
1986年,在中國道教協會第四屆代表會議上,傅圓天被選為副會長。
1988年7月,傅圓天創辦了“青城山道教學校”。
傅圓天恪守全真清規和清初高道王常月(?--1680),所傳之“三壇大戒”(即“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重振戒綱是王常月為中興道教龍門派而採取的關鍵措施。“初真戒”的第一條便是“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1989年11月12日至12月2日,全真道龍門派在北京白雲觀祖庭舉行隆重的傳戒大典。作為此次活動的主持者之一,傅圓天被授予大師稱號,並在法會上作了《傳戒之目的和我們受戒後的努力方向》的演講。他說:“從古至今,沒有不愛國,不愛父母,不敬師長,不講社會道德的神仙……得戒弟子,回到各地宮觀後,每做一件事,都要用太上之律條來很好地衡量,要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自覺負責,多做有益於社會民眾的好事。”同年,傅圓天大師被選為中國道教學院副院長、道教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
1992年3月,在中國道教協會第五屆代表會議上,傅圓天大師當選為會長,併兼任中國道教學院院長。同時,他還擔任全國政協常委。
1993年3月,在四川省道教協會第二屆代表會議上,傅圓天大師當選為會長。6月,“中華道學文化研究中心”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成立,他被選為理事長。9月,北京白雲觀、香港青松觀、台北指南宮聯合在白雲觀舉辦祈禱世界和平、護國佑民的“羅天大醮”法會,傅圓天大師被推舉為主席,率領青城山道教經團參加了這一歷史性的盛會。法會期間(9月18日),他和另兩位主持人一起,在人民大會堂向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損獻“青少年發展基金”100萬元,用於“希望工程”,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傅圓天(傅元天)
傅圓天大師是一位不尚空談,勤勤懇懇的實幹家。他在擔任領導職務期間,深深體會到“道由人弘”、“培養跨世紀的道教人才乃當務之急”的道理,大辦道教院校,弘揚道教文化。並刻苦鑽研教理,經常在海內外講經說法。他不顧年老多病,不時深入全國各名山宮觀調查研究,鞠躬盡瘁地做好本職工作。1991年初春,他為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簡明道教辭典》題詞:“開展道教文化研究、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以貢獻於今天的人類。”可謂語重心長!1992年和1996年,他兩次應邀前往香港訪問參觀。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他又發表了《大道興行歌盛世》的紀念文章。從1994年到1996年,他先後三次與台灣道教界人士聯合舉辦“兩岸道教科範交流會”。他堅持按照自主自辦教會和“相互尊重,互不干涉,互不隸屬”的原則,發展內地道教界與台、港、澳道教界的友好交流。並曾以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的名義,發表了《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貢獻力量》的文章,呼籲“兩岸道教徒要以太上立教的宗旨為追求,本著維護民族傳統精神,弘揚道教,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文化,為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貢獻力量。”

老而彌篤研義理

從1981年至1997年的十六年內,傅圓天大師先後接待了瑞典國王和王后以及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瑞士等十多個國家的外賓,向他們介紹中國道教的精深教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他曾說:“道教在國際上的友好交流活動日益增多,表明了當今世界人們對它的重視。我們道教保存有豐富的經籍和文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惜現在國內有學識的道教知識分子太少了,老一輩道長已經年邁,年輕一代尚在成長中,培養道教人才是當務之急。”1995年3月15日,在中國道教學院第三期專修班(坤道班)開學典禮上,傅圓天院長又語重心長地說:“當前我們道教界面臨著加強自身建設,培養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辦好道教事業的艱巨任務。”
1995年11月1日至21日,中國道教協會在青城山常道觀舉行全真派第二次傳戒法會。傅圓天會長被推舉為"全真律壇嗣天仙正宗第二十三代傅宗天大律師",率領八大師講經論法。他主講《道德經》、教理教義和修持。在講到“道教修持”時,他重申要“先學會做人,然後才能學做神仙”,“人道未修,仙道遠矣”,“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為道要飽含愛心,慈憫萬物,與人為善,於國於教都有大益。正直剛強,也是修道之士必須具備的品質。歷代高功大德、前輩祖師剛正不阿,正氣直令鬼神欽。大家既來律壇受戒,就當戒除自身散漫不拘的自私心性,遵守國家法紀和祖師戒律,身體力行,立功立德,為社會服務,為祖師道場服務。以人道為基,以仙道修命,堅持道教的正道宗旨,勸人向善,克制私慾,排除妄念。只有使思想純淨,心胸坦蕩,才能修真養性,益壽延年,這才是道教學說的精義要旨。”他不僅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始終自奉儉樸,嚴以律己,艱苦奮鬥。
1996年6月29日,傅圓天大師在“兩岸道教科範交流學術會”上,發表了《略論我國道教》的論文。10月,又應香港飛雁洞佛道社之邀,在蓬瀛仙館作了《道教與中華民族同根同源》、《道的涵義》等學術講演。
1997年4月12日,為祝賀中國道教協會成立四十周年,香港《文匯報》記者專程前往青城山採訪傅圓天會長(後根據這次談話內容整理成《繼往開來的中國道教》一文發表)。傅圓天大師還是世界宗教和平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政協常委、都江堰市政協副主席。他愈到晚年,愈精勤研究教理教義,大力弘揚道教文化,學而不倦,老而彌篤,令人敬佩!1997年6月,筆者去醫院拜望他時,見大師雖面帶病容,仍強支病軀,倚床寫著自己對教理的體會。他對《道德經》有許多生動樸素的見解,深諳教義真諦。
1997年6月23日至25日,四川省道教協會第三屆代表會議在成都青羊宮舉行,傅圓天大師在這次會議上繼續當選為會長。然而,會議閉幕後僅僅八天,就傳來了大師因患嚴重肝硬化等綜合症,經醫治無效,於7月3日13時45分在青城山飛仙觀羽化的噩耗。綜觀傅圓天大師七十三年的人生歷程,1979年至1997年這十八年是他一生最輝煌的時期。可惜天不假年,當其事業達到巔峰階段的時候,竟溘然長逝,令人悽愴!揮淚成文,用誌哀思。
傅圓天傅圓天
1946年因家庭衣食艱難,且體弱多病,年及弱冠的傅圓天便投奔成都灌縣水磨鄉黃龍觀出家,師傅張永平道長,從此成為全真龍門派道長。在家時曾上過幾天私塾,不過略識文字,入觀學道後,始因習經而刻苦學習文化。對道教聖典《道德經》有較深研究,不僅能背誦,且能用道教義理詳解全文,依旨修持。凡與他討論《道德經》者,莫不讚佩他的宏論博識及弘揚道教之卓絕精神。
1955年到青城山常道觀參拜易心瑩大師,見易大師道德高尚、學識淵博,乃留居常道觀,聆教於易大師。不久因青城山上清宮缺人管理,易大師派傅前往。他到上清宮後,回響人民政府鼓勵道教界參加祖國建設的號召,組織道眾在山上種茶、種莊稼,積極從事勞動生產。他為人勤奮質樸,公正無私,工作和勞動總是事事帶頭苦幹,而且是遇事都要想辦法辦好。因此他在上清宮聲譽日著,1964年被道眾推舉成了上清宮的當家。青城山實行人民公社化,他被選為青城山道教大隊副隊長兼會計,白天做農活,夜晚理賬目,還要管理上清宮的廟務。他任勞任怨,從不挑輕棄重,上侍奉老道長,下教育年輕道徒,重任一身,辛勤奮鬥。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道教受衝擊,雖位於青城山頂峰之上清宮,亦未能夠避免打砸搶抄。傅圓天對此混亂局面,大惑不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道德經》第七十四章句),他將生死置之度外,接易心瑩大師居上清宮,親自奉養,每日仍率道眾勞動,盡心維護古道觀。在動亂年月,他將道家秘傳之獼猴酒配方,反覆勾兌實驗,終於掌握了製作“道家洞天乳酒”的方法與技能。為謀道眾生計,他開始設廠製作。豈知剛有經濟效益,便引起某些人眼紅,悍然以公社名義平調歸“公”,將傅圓天排擠出廠。傅圓天亦一笑置之,依然率道眾務農。乳酒廠終因強占者不知製作秘方,且不善經營,不久虧損倒閉。
1975年,灌縣文物管理所竟然接管青城山全部道教宮觀,沒收廟產及道士私人錢財(如易心瑩大師私人儲蓄亦被沒收),經書、法器等等皆一概被沒收,還要住廟道眾向他們交房租,要道眾用高價向他們購買信徒所上之神燈油,道眾敢怒不敢言。造成經堂沉寂、鐘鼓無聲,青城山道教儼然是已被消滅了。易心瑩大師悲憤而死。傅圓天心情鬱悶,但他仍以堅強的毅力,忍辱負重,帶著道眾砍樵謀生。1978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撥亂反正,認真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青城山道教界才得以重見天日。傅圓天從頭開始奮力為恢復青城山道教宮觀之原貌而奔忙。他帶領全山道眾下山挑糧,開辦為香客、旅遊服務的餐館,營薄利以解決全山一百多道眾的最低生活問題,進而又多方籌募資金,維修危舊廟宇殿堂,還重新籌辦道家洞天乳酒廠。在宗教政策尚未能全面落實和廟宇耕地等沒有收回之前,他就使全山常住道眾安定下來。
傅圓天傅圓天
1980年,青城山道教協會成立,眾望所歸,傅圓天當選為會長,併兼任常道觀監院。接著,他又當選為中國道協常務理事、成都市道協會長、灌縣政協副主席、成都市政協常委、四川省政協常委。他既要負責青城山七座宮觀(即建福宮、常道觀、祖師殿、朝陽洞、上清宮、圓明宮、玉清宮)、兩個工廠(洞天乳酒廠和茶廠)的經營管理事務,還要兼顧新津老君山、大邑鶴鳴山、彭縣葛仙山、彭縣丹鼎山、成都青羊宮、灌縣二王廟等地的道教教務,又要定期出席中國道協的會務會議及縣、市、省政協的參政議政會議。1985年,青城山青龍崗洞天貢茶廠和響水洞洞天乳酒廠正式投產(乳酒廠於1982年籌建,1983年試產,傅圓天試製成功,四川省政府授予重大科技成果獎)。在整個興建過程中,傅圓天都是同道眾一起勞動,同甘共苦。
1985年夏,青城山丈人峰頂岩石崩塌,砸碎了通往上清宮的半山亭,打傷了遊客,而峰頂岩石更是時時有下墜的危險。傅圓天為過往行人擔心,他主動與當地生產隊協商立即改道,新修一道以避過危險的坡坎。他向道眾說明,修橋鋪路,多做善事,是出家人的本分。道眾一致贊同他的意見,節衣縮食擔負起了修路所需的人力和財力。修好了新路,保證了行人的安全,大家都感謝青城山道眾熱心公益事業的慈善心腸,而傅圓天一向都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事。隨著青城山道教界所經營的勞動生產事業的迅速發展,經濟條件逐漸好轉,在傅圓天的倡議和領導下,分期分片維修青城山宮觀、山道、路亭;開辦為旅遊服務的商業網點;開辦礦泉汽水廠;開辦以愛國愛教為宗旨的道教學校,培養青年道教徒。他還東奔西走,積極協助政府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成立地方道協組織,加強宮觀管理,恢復正常宗教活動,維護道教界合法權益等等,他無不盡力而為,任勞任怨。
他自從出家以來,嚴守規戒,被全真道徒奉為楷模。自1980年以後,儘管他地位高了,宮觀經濟也寬裕了,但他卻依然生活儉樸,睡在他那個小寮房,一日三餐素食,保持換洗兩身道袍而已。雖年逾花甲,仍然操勞於教務,奔走于山上山下。生病了,躺在床上也在考慮安排教務,生活儘量自理,不拖累別人,也不許廟裡和徒弟們為他破費。由於愛國愛教,道德高尚,在全國道教界中受到崇敬,在1986年中國道協第四屆代表會上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1989年他又被推選為中國道協道教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和中國道教學院副院長。
1989年11月12日至12月2日(即農曆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道教全真派在祖庭北京白雲觀舉行隆重傳戒受戒活動,傅圓天是這次傳戒活動的主持者之一,並被授予“大師”稱號。1992年3月,中國道協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會議,改選領導成員,眾望所歸,傅圓天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併兼任中國道教學院院長。同時榮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參政議政。
1995年11月全真派在四川青城山舉行傳戒儀典,傅圓天大師被推舉為方丈、全真第二十三代大律師。1997年7月3日在四川青城山羽化。

主要成就

1982年,他用道家秘方開發山區獼猴桃資源,籌辦道家乳酒廠。
1983年,“洞天乳酒”試製成功,榮獲“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
1985年,他又創辦了青龍崗茶廠,生產"青城貢茶"和"青城苦丁茶";其後又開發了“道家礦泉水”等新的生產項目,為青城山道教的"自養"事業創出了新路,也為當地經濟建設和旅遊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993年,在人民大會堂向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損獻“青少年發展基金”100萬元,用於“希望工程”。
1996年6月29日,傅圓天大師在“兩岸道教科範交流學術會”上,發表了《略論我國道教》的論文。10月,又應香港飛雁洞佛道社之邀,在蓬瀛仙館作了《道教與中華民族同根同源》、《道的涵義》等學術講演。
1995年11月1日至21日,中國道教協會在青城山常道觀舉行全真派第二次傳戒法會。傅圓天會長被推舉為"全真律壇嗣天仙正宗第二十三代傅宗天大律師",率領八大師講經論法。他主講《道德經》、教理教義和修持。

人物評價

傅圓天大師是中國道教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中國道教學院院長、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傅大師一生愛國愛教,積極協助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帶領廣大道教徒走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道路。他長期帶病工作,經常奔波於全國各地考察指導道教工作。並多次赴香港,同港台道教界廣泛接觸聯繫,為道教事業的振興和發展,為香港順利回歸,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為增進國際間宗教團體的交流和友好往來,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對自己信仰的道教事業真可謂嘔心瀝血,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傅圓天傅圓天
傅大師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改革開放的政策,他長期與黨和政府肝膽相照,真誠合作,風雨同舟。他多次在講話和文章中說道:"從古至今,沒有不愛國,不愛父母,不敬師長,不講社會道德的神仙。"他一再強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祖國繁榮富強,社會也不可能這樣安定團結。對道教界來說,也就沒有新中國的道教。因此我們應更加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嚴格遵守黨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努力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模範公民。"他羽化前還諄諄教導身邊的道士,要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做愛國愛教的好道士。他愛國愛教的赤誠真情,將永遠是後學者學習的榜樣,尤其在積極引導道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上,更有著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傅大師一生勤勞樸素,從不搞特殊化。他待人誠懇,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從不以會長之職而居高傲下,甚至不以長者的身份自居,他的一言一行,無不體現出一代宗師的風範。
傅大師一生虛心好學,知識淵博,在修持中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他一心為道教奉獻。在他的積極倡議、奔走呼籲下,道教有了自己的學院。並親自兼任院長。他十分重視道教文化的研究,尊重知識,愛護人才。在他的關心和培養下,一大批中青年道教徒成長為各級道教組織和宮觀的骨幹力量,為推動道教的健康發展增加了活力。 在傅大師言傳身教之下,四川省道教更是以愛國愛教,道場莊嚴,弘道奉獻而著稱,這正是傅大師精神風範永存的一種體現。
傅大師雖羽化歸仙,但他愛國愛教的精神,勤儉樸實的道風,高尚的道德品質,將永留人間,永遠是全國道教徒學習的榜樣,必將為後人敬仰。我們紀念傅圓天大師,就是高揚大師愛國愛教、德高望重、樸素謙讓的高道風範。繼承和學習他愛國愛教的精神和高尚品德。在二十一世紀到來之際,踏實地把道教的事情辦好,更好地為社會、為國家、為人類的和平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