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角蠟蚧

偽角蠟蚧

偽角蠟蚧(Ceroplastes pseudoceriferus Green)是同翅目蠟蚧科蠟蚧屬的一種昆蟲。分布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江西、江蘇、湖北、湖南、貴州等省。為害植株枝條,葉片乾枯而陸續脫落,影響進行光合作用,妨礙植株生長和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偽角蠟蚧
  • 拉丁學名:Ceroplastes pseudoceriferus Green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同翅目
  • :蠟蚧科
  • :蠟蚧屬
  • :偽角蠟蚧
  • 分布區域:浙江、福建、廣西、四川、雲南、江西、江蘇、湖北、貴州等
  • 總科:蚧總科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雌成蟲:蟲體外被蠟殼白色,尾端有長筒狀突出。蟲體長約3—6mm,寬約2—3mm。蟲體多為卵圓形,頭端稍狹窄,尾端鈍圓。觸角6節,其中第3節最長。觸角各節著生細毛一般基節3根,第2節2根,第3節上端有3根,第4節有1根,第5節上有2根,第6節上一般可見有10根著生在頂端。胸足正常發育。胸氣門比較發達,氣門開口寬圓呈喇叭狀。氣門腺路由五孔腺組成,在腺路接近體緣凹時顯著變寬,腺體比較密集。著生氣門刺之體緣凹陷不甚著,氣門刺大約30—40個,甚至更多緊密集聚成群。氣門刺大小不一,氣門刺群中部外緣的氣門刺中有若干較大者。肛板略呈三角形。肛板周圍體壁高度硬化,且向外延伸成長筒狀之尾突,肛板位於尾突之頂。蟲體腹面分布有方形、三角形和小橢圓形之盤狀腺。背面小體刺多為棒狀。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上海、江蘇、浙江 湖北、湖南 福建、台灣、廣東 廣西、四川、雲南
:國外分布:朝鮮,日本,印度

發生規律

1年發生代數不詳,以雌蟲越冬。翌年5月中旬雌蟲開始產卵、孵化,每雌平均產卵250-500粒,初孵幼蟲,絕大多數遷移至當年生新梢上,成、若蟲吸食汁液,在排水多的情況下,濕度大,兼其排泄物有糖液引起誘螞蟻前來取食,誘發煤污病發生,以至樹冠葉片變黑,影響生長不良。

防治方法

1、植物檢疫 新建果園時,要仔細檢查調運的苗木,嚴防蚧蟲進入新區,否則無澳洲瓢蟲控制時,常會猖獗成災,為害嚴重。
2、桔園技術防治 在吹綿蚧零星發現,僅在個別枝梢上為害時,可及時剪除被害枝並燒毀。
3、保護利用瓢蟲防治吹綿蚧 我國已發現有澳洲瓢蟲大紅瓢蟲小紅瓢蟲等防治吹棉蚧效果好,有效期長,且不污染環境,果實無殘毒。例如四川合川縣1963年從北方引進澳洲瓢蟲防治吹綿蚧以後,40餘年,每年3-5月引放在本地過冬的瓢蟲數千頭,有效地控制全縣橘園不遭受吹綿蚧的嚴重危害,每年節省了防治費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