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鏈學說,P.Ehrlich(1900)為說明抗毒素生成而提出的免疫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側鏈學說
- 提出者:P.Ehrlich
- 提出時間:1900年
- 套用學科:免疫學
側鏈學說,P.Ehrlich(1900)為說明抗毒素生成而提出的免疫理論。
側鏈學說,P.Ehrlich(1900)為說明抗毒素生成而提出的免疫理論。即在細胞膜表面為了攝取營養而存在著各種受體(receptor),毒素一旦與這些受體中的某一個偶然結合,則成為刺激,此時細胞過多複製並向體液中釋放的...
埃利希側鏈學說 埃利希側鏈學說(Ehrlich side chain theory)是1995年發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5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三分冊》第一版。
兩點連線學說是一種化學術語。兩點連線學說 theory of two-point atta-chment 為說明生長素作用機制的假說之一。根據這種假說,即作為具有生長素活性的化學結構必需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能與其他基因結合的不飽和環;二是具有能與其他基因結合的羧基的側鏈,具備這樣兩種作用的基因正如圖A 那樣,與其它物質(例如...
指令學說認為一種抗原進入體內後作為模板誘導球蛋白分子形成互補構型而成為某一種抗體;選擇學說則強調抗原只是刺激事先已經形成的某些結構,使之產生與此結構相同的抗體。德國醫學家和細菌學家P.埃爾利希於1900年提出的側鏈理論便屬於一種選擇學說。他認為動物體本來就能產生各種抗體,進入體內的某一種抗原只是選擇性地...
從化學結構來解釋生長素作用機理的假說之一,是由R.L.Wain等(1952)提出。認為生長素表現活性需要在分子內有不飽和的環、羧基及側鏈上有α-氫原子,這三個結構單位具有一定的立體位置關係,與細胞的受體在三個點有特殊的結合。與二點接觸說基本原理相同,但此說強調側鏈上α-氫原子的重要性。可以解釋只有二點與...
1958 年,澳大利亞免疫學家 Burnet 在 Ehrlich 側鏈學說影響下,提出細胞系選擇學說。該學說闡明了抗體產生的機制,並對諸如抗原識別、免疫記憶及自身耐受與自身免疫等許多重要免疫生物學現象作了解釋,大大促進了現代免疫學的發展。該學說基本觀點為① 認為機體記憶體在識別不同抗原的多種細胞系,每一細胞系的細胞表面...
在免疫學方面,他創立了“側鏈學說”。這一學說為診斷、治療和預防傳染病提供理論基礎。榮譽 主要榮譽 保羅·埃爾利希在組織學、血液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及腫瘤學方面也很有研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組織染色治療與實驗》、《化學治療錐蟲研究》、《螺旋菌實驗化學療法》、《免疫力研究論文集》等。弗勞·黑德維希·...
1897年Ehrlich提出側鏈學說 1930s Haurowitz, Pauling 先後提出直接、間接模板學說 1959年 Burnet克隆選擇學說 7、免疫病理和免疫耐受 1902年, Portier Richet 提出過敏反應 1903年,發現Arthus現象 1906年, Pirguet 提出變態反應 8、在20世紀得到了快速發展 免疫細胞 抗體與細胞因子 免疫遺傳學——...
Ehrlich在Behring工作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關於抗體產生的學說。在1897年他首先提出了抗體生成的側鏈學說,也是受體學說的首創者。他認為抗毒素分子存在於細胞表面上,當外毒素進入體內後與之特異結合,並刺激細胞產生更多的抗毒素分子,自細胞表面脫落入血流即是抗毒素。他的學說在當時未能得到大多數免疫學家的支持,並...
澳大利亞免疫學家Burnet以生物學及分子遺傳學的發展為基礎,在Ehrlich側鏈學說和Jerne等天然抗體選擇學說的影響下,以及人工耐受誘導成功的啟發下,於1958年提出了關於抗體生成的克隆選擇學說。這一學說的基本觀點是把機體的免疫現象建立在生物學的基礎上,他的基本觀點如下:①認為機體記憶體在有識別多種抗原的細胞系,在其...
1883 種質學說 1883 優生學 1884 革蘭氏染色 1885 負反饋 1890 細菌致病論 1890 動物色彩 1891 神經元學說 1892 內毒素 1896 全球變暖 1897 適應性免疫 1897 聯想學習 1897 埃爾利希的側鏈學說 1898 導致瘧疾的原生寄生蟲 1898 病毒 1899 生態演替 1899 動物的行進能力 1900 重新發現遺傳學 1900 卵巢與雌性生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