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目而視

側目而視

側目而視是一個漢語成語,

拼音是cè mù ér shì,

意思是斜著眼睛看人,不敢正視。現也用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樣子。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或誤解為"尊敬”。含貶義,形容憤怒、不滿或畏懼的樣子。

基本介紹

成語,拼音,引證解釋,成語辨析,成語故事,錯誤示例,

成語

側目而視

拼音

cè mù ér shì

引證解釋

斜著眼睛看人,不敢正視。現也用來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樣子。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側耳而聽;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謝。”
《史記·汲鄭列傳》:“今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矣。”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二回:雖才幹優長,未免貪酷,且恃才侮上,那同寅皆側目而視。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三回:諸君記得當年常肅剝皮做袞州府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總是做得人人側目而視就完了。

成語辨析

側目而視和“怒目而視”;都有“憤怒或不滿地看人”的意思。但“怒目而視”的語義里;在較多場合偏重在“憤怒”;側目而視在較多場合偏重在“不滿”;並含有畏懼之意。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說客蘇秦遊說連橫之策沒有成功,窮困潦倒地回到家裡,妻子不理睬他,嫂子看不起他。他潛心學習,學問大增。後遊說趙王合縱抗秦,一舉成名,衣錦還鄉。妻子嚇得恭恭敬敬站在一邊,側目而視,嫂子跪拜謝罪。

錯誤示例

1. 即使得了冠軍,也不能對同伴側目而視,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側目而視,又恨又怕地看著。不能形容驕傲自滿。)
2. 在很短的時間內,張明老師就發表了幾篇頗有影響的論文,令人側目而視。(“側目而視”形容又怕又恨地看著。不合語境。)
3. 這一夥侵吞巨額財產、敗壞黨紀國法的“碩鼠”被押進法庭時,人人側目而視,嗤之以鼻。(側目而視,形容又怕又憤恨。但對“碩鼠”無須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