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不能太軟弱:在愛中管教的藝術

做父母不能太軟弱:在愛中管教的藝術

《做父母不能太軟弱:在愛中管教的藝術》內容簡介:這本關於建立父母信心的經典之作,主旨是幫助家長們(即使是那些有難纏孩子的家長們)重新找到為人父母應該擁有的喜悅和滿足——或許,那是一種你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成就感。

基本介紹

  • 書名:做父母不能太軟弱:在愛中管教的藝術
  • 作者:詹姆士·杜布森(Dr.James Dobson)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234頁
  • 開本:32
  • 品牌:成都每日更新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 外文名:Parenting isn't For Cowards
  • 譯者:張麗雪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0048756, 721004875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做父母不能太軟弱:在愛中管教的藝術》編輯推薦:美國最受歡迎的親子專家為你提供教養孩子的信心良方。教養子女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出生時,並沒有附帶說明書;而有些孩子溫順,有些孩子倔強,原因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杜博士既是心理學家也是成功的家長,他根據對3500位家長的調查研究結果,幫助你了解:當某些孩子確實比其他孩子難帶時,父母如何摒棄罪惡感:當家中有幼兒時,父母如何避免麻煩:當家中有青春期孩子時,父母如何保持清醒;當為教養問題手足無措、疲憊不堪時,父母如何恢復能量;當適當時候來臨,父母如何強化親子關係,放孩子單飛。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詹姆士·杜布森(Dr.James Dobson) 譯者:張麗雪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Dr. James Dobson),被譽為美國頭號心理學家和家庭問題的最高顧問。他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兒童發展學博士學位,在南加州大學醫學院任教14年,在洛杉磯兒童醫院擔任常駐醫生。杜博士參與政府有關家庭問題的各項事務,他是白宮家庭問題會議的特別工作組成員,受過卡特總統的特別嘉獎,被裡根總統任命為青少年司法與預防犯罪國家顧問委員會成員。他還擔任過法務部“失蹤及受虐待兒童”問題的顧問、衛生部青少年懷孕預防,小組的顧問以、及兒童和家庭福利委員會的顧問。杜博士是聯合國批准的非營利組織美國“愛家協會”(Focus on the Family)的創建人和董事長,全球每天有近3億人通過7500家電台收聽杜博士的廣播節目。杜博士同時也是一位深受歡迎的多產作家,他在中國已經出版的書籍包括《如何培養有個性的孩子》《讓孩子自信過一生》《破繭期》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為人父母的挑戰
第二章 倔強的孩子與溫順的孩子
第三章 35000位家長眼中的孩子
第四章 35000位家長眼中的自己
第五章 關懷傷了心的父母
第六章 給幼童家長的幾點建議
第七章 權力遊戲
第八章 累得不知如何當父母
第九章 給青春期孩子家長的建議
第十章 答問篇
第十一章 放孩子單飛
第十二章 最後省思
附錄 父母問卷調查表
導讀篇 問題討論

序言

如果讓你列舉,在如今軍個高壓力的時代,哪些工作是最易讓人沮喪的?你會想到什麼?不管你想到了什麼,只要這工作不是終身制,沮喪大都不會伴隨一生。但有一種工作,就任前沒有培訓,只讓人充滿激動的盼望,滿懷期待有所成就。但接手之後才發現很多掙扎,失敗感揮之不去,甚至常伴隨自責內疚的罪惡感;身心疲憊,卻不能辭職,因為是終身制的。你猜到了嗎?那就是為人父母。特別是當你的孩子不是那種人見人愛的溫順的乖乖兒女時。家有倔強寶貝的父母們,你們是不是很熟悉這些負面的感受呢?這些父母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教養孩童的難題,還有成人世界無辜加諸的批評和嘲諷。
這些傷了心的父母,絕不是少數人。只是大多覺得家醜不可外揚,眼淚只好往肚子裡咽。但他們心裡的問題卻沒有消失: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那么乖,我的孩子卻這么犟?為什麼別人做父母那么快樂,我卻這么辛苦?如果你也有這些壓在心頭說不出口的問題,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你將會在書里找到答案,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書中不僅有大量詳細的問卷調查,還有對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類型孩子的教養指南,最後的“問題討論”,更可能問出了你將來會遇見和關心的問題。
作者杜布森博士被譽為美國的頭號心理學家和家庭問題的最高顧問,他創辦了著名的“愛家協會”。對家庭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可能也看過溫馨的“愛家”雜誌,或聽過杜博士的廣播節目。杜博士在中國已經出過多本關於教養孩童的書,深得讀者信賴和好評。這本《做父母不能太軟弱》,特別獻給那些累得不知如何當父母的家長,尤其是默默操勞的母親們。因為她們花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擔負養育孩子的重任,承受其中難言的艱辛。這本書旨在幫助父母們學習管教孩子的藝術,更輕鬆地勝任家長職責。
在編輯過程中,我們驚喜地發現,儘管東西方文化有所差異,但在教養兒女時遇到難題卻非常相似,我們都期望培育出優秀的下一代。在這個父母權威受到空前挑戰的後現代時期,本書的出版將會祝福許多沮喪的父母重拾信心,享受為人父母和家有兒女的天倫之樂。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作者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習慣用《聖經》的觀念來探討問題,字裡行間也會自然地提及上帝,這在有著深厚基督教信仰底蘊的美國,實際上是人們最高理想和生活準則的代名詞,和我們的文化背景有所不同。為尊重原作者,體現原書內容的整全性,我們原則上予以保留,相信聰明的讀者自會分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