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的征程:中蘇關係曲折發展中的毛澤東

偉人的征程:中蘇關係曲折發展中的毛澤東

本書依據翔實的史料,以毛澤東革命的一生征程為軌跡,集通俗性、學術性於一體,闡述毛澤東處理同共產國際、蘇聯的曲折複雜關係的歷程。 毛澤東對於中國革命最傑出的貢獻,便是他正確和生動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解決了中國革命中的一系列問題。本書通過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蘇聯有機聯繫的各個側面,從更廣的範圍和更深的層次上,向讀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藉以研究毛澤東的政治活動和毛澤東思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同蘇聯的關係,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影響中國的外交關係,而中蘇兩國(共產)黨的關係又是其中的核心。兩國兩黨關係曲折發展、悲歡離合,成為研究社會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課題。 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本書把新中國成立後這一時期的中蘇關係,分為友好合作全面發展、從友好合作到關係嚴重惡化以及為消除蘇聯對中國安全的威脅而努力等階段,從意識形態、國家利益和對外戰略等方面入手,對其間發生的重要事件進行比較系統的考察和梳理。從中可以看到毛澤東作為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在十分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和形勢下,對中國革命、建設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一系列根本問題反覆不懈地思考、探索和解答。

基本介紹

  • 書名:偉人的征程:中蘇關係曲折發展中的毛澤東
  • 類型:體育
  • 出版日期:2006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1993168, 7801993160
  • 品牌:中共黨史出版社
  • 作者:周文琪
  •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 頁數:308頁
  • 開本:16開
  • 定價:30.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文摘,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翔實的史料,以毛澤東革命的一生征程為軌跡,集通俗性、學術性於一體,闡述毛澤東處理同共產國際、蘇聯的曲折複雜的關係歷程。本書通過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蘇聯有機聯繫的各個側面,從更廣的範圍和更深的層次上,向讀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藉以研究毛澤東的政治活動和毛澤東思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是一部珍貴的革命史資料。

作者簡介

周文琪,中共中央黨校教授,中國老教授協會中共中央黨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1980年10—11月曾先後在安徽省委黨校和湖北省委黨校作過《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專題報告;1981年6月黨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發表以後,原黨中央機關刊物《紅旗》即以《理論資料》(1982年1月)專刊全文發表了上述報告。
從1982年至2002年的20年間,在持續研究的基礎上,先後出版過《特殊而複雜的課題——共產國際、蘇聯與中國共產黨關係編年史(1919—1991)》(約50餘萬字)和《誰主沉浮……毛澤東與共產國際》等專善同時參與和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七五”課題《毛澤東思想發展史》的撰稿並任副主編在此基礎上與有關同志合作,為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編著《毛澤東思想發展史綱》等。
此外,圍繞上述課題自1982年至2002年還先後在中央和省一級刊物上發表有關文章數十篇。
近年來與有關同志合作,還著有《美國對華戰略演變史研究》和《20世紀共產黨執

文摘

書摘
蔡和森在信中提到的“木斯哥萬國共產黨”,就是1919年3月列寧在莫
斯科親手創建的共產國際(又稱第三國際)。在共產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上,
完全接受列寧提出的暴力革命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並以此作為共產國
際綱領的基本原則。大會通過的宣言明確規定共產國際的任務是“總結工人
階級的革命經驗,從運動中清除機會主義和社會愛國主義的腐蝕性的渣滓,
團結世界無產階級的一切真正革命政黨的力量,從而促進並加速共產主義革
命在世界的勝利”。
共產國際的組織原則是權力的高度集中。《共產國際章程》規定:“共
產國際事實上必須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性的共產黨。在各國進行工作的黨
只是它的獨立支部而已”。共產國際的檔案還規定,加入共產國際的黨應該
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但它著重強調的是“集中制”,規定這些黨“必須
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組織起來,在黨內實行像軍事紀律那樣的鐵的紀律,黨
的中央機關必須擁有廣泛的權力”。檔案還賦予共產國際的領導中心共產國
際執行委員會以廣泛的權力,規定“共產國際代表大會及執行委員會的一切
決議,所有加入共產國際的黨都必須執行”。另外,共產國際執委會可以向
各黨派遣代表,各支部之間最重要的政治來往都要經過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

共產國際從1919年3月成立到1943年6月正式宣告解散,歷時近1/4世紀
。它作為世界共產黨的聯合組織,領導了這一風雲變幻時期的國際共產主義
運動。它的理論思想、戰略策略、方針路線對各國共產黨,各國革命都產牛
過極其重大的影響。甚至在它解散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對整個國際政治
的格局仍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從1922年7月黨的二大通過參加共產國際的決議,直到1943
年共產國際宣布解散,始終是共產國際領導下的一個支部,黨的路線正確與
否,革命鬥爭的成功或挫折,和共產國際有著密切關係。
1920年8月,在共產國際代表的支持和幫助下,上海首先建立了中國共
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有陳獨秀等。上海黨的早期組織實際擔負了發起建黨的
任務,他們邀請北京的李大釗、長沙的毛澤東、武漢的董必武,以及濟南、
廣州、東京、巴黎各地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分別在各地發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
織。
1920年11月底至12月,中國共產黨長沙早期組織正式成立。毛澤東領導
的長沙黨的早期組織的活動,為湖南黨組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P10-11

圖書目錄

上 篇
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蘇共和蘇聯關係的主流與支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誕生
一、俄國十月革命對青年毛澤東的影響
(一)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
(二)毛澤東初識“木斯哥萬國共產黨”,在長沙建立中共早期組織
二、共產國際確認馬林提出的國共合作策略
(一)馬林來華,共產國際內部對國共合作方針的爭議
(二)毛譯東積極推進國共合作
三、“全部政策的中心問題乃是農民問題"
(一)毛澤東成為農民運動的領袖
(二)莫斯科讚揚毛澤東
四、在工農革命武裝問題上同莫斯科的分歧
(一)莫斯科把一切希望寄託於國民黨的將軍
(二)毛澤東:“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五、對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和形勢的不同論斷
(一)史達林關於中國革命的“三階段論”和對形勢的估計
(二)毛澤東對中國革命的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
六、中國革命道路的選擇
(一)“城市中心”與“農村中心”的分歧
(二)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七、“左”傾教條主義的統治與反對“本本主義"的抗爭
(一)中共臨時中央大力推行“國際路線”
(二)奧托布勞恩(李德)軍事教條主義的惡果
(三)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
八、在建立抗日統一戰線問題上的分歧
(一)蘇聯、共產國際從“反蔣抗日”並舉到“聯蔣抗日”統一戰線的提出
(二)毛澤東從反蔣、逼蔣到聯蔣的策略方針轉變
九、在如何抗日問題上的原則爭論
(一)共產國際、史達林以蔣介石、國民黨為抗戰主體的戰略方針
(二)季米特洛夫提出的法共“人民陣線”不適合中國
——毛澤東和王明右傾錯誤的根本分歧
(三)史達林派崔可夫來華的實質
十、《延安日記》與歷史真相
(一)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孫平)大國主義立場及其《延安日記》
(二)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支持共產國際、蘇聯的反法西斯鬥爭
十一、毛澤東對共產國際功過的評述
(一)共產國際宣布解散
(二)毛澤東論共產國際的功過
十二、共產國際解散後蘇聯、史達林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一)《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二)莫斯科電促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和中共中央制定挺進東北的方針
(三)史達林派米高揚到西柏坡
下 篇
中蘇關係由主流、支流發展為逆流直至破裂,毛澤東和中共堅決反對以蘇共為首的國際修正主義
十三、毛澤東首訪莫斯科——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前前後後
(一)劉少奇秘密訪蘇,為毛澤東出訪做必要的準備
(二)毛澤東晤談史達林
(三)締結《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十四、“抗美援朝”——史達林確認毛澤東不是半個狄托,是國際主義者
(一)韓戰爆發,美國武裝入侵
(二)史達林支持參戰,卻怕與美國直接衝突
(三)毛澤東的重大戰略決策——“抗美援朝”
十五、史達林逝世,赫魯雪夫在蘇聯最高領導層權力鬥爭中上台
(一)毛澤東發表署名文章《最偉大的友誼》
(二)赫魯雪夫上台初期,對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示好
十六、中蘇之間發生意識形態分歧
(一)分歧始於蘇共二十大
(二)蘇共二十大後的震盪一一波匈事件
(三)毛澤東參加1957年莫斯科會議及其影響
十七、中蘇分歧、裂縫逐步擴大
(一)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
(二)蘇聯撕毀《國防新技術協定》
十八、赫魯雪夫推銷“戴維營精神”,中蘇開始分道揚鑣
(一)蘇聯對中印邊界衝突的錯誤立場——赫魯雪夫訪美的前奏
(二)中國對赫魯雪夫推銷“戴維營精神”的抵制
十九、意識形態爭論不斷升級,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
(一)蘇共代表團在布加勒斯特會議上搞突然襲擊
(二)蘇聯撤走專家,撕毀協定和契約
(三)蘇共二十二大,爭論再次激化
二十、公開論戰
(一)論戰的由來
(二)空前的論戰高潮及其深遠影響
二十一、論戰形勢突變
(一)赫魯雪夫下台
(二)沒有赫魯雪夫的赫魯雪夫主義
(三)《評莫斯科三月會議》,中共拒絕派代表出席蘇共二十三大
二十二、全面破裂
(一)蘇方指名道姓地攻擊毛澤東
(二)蘇聯組織反華包圍圈,珍寶島兵戎相見
(三)毛澤東處理中蘇關係的尾聲:對蘇反包圍戰略的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