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戰死了

《假如我戰死了》是現代詩人柳倩於1940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當時正值抗戰期間。這首詩表現了一個詩人,一個戰士祟高的心愿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全詩以構想的形式來表現主題。第一節,詩人構想自己如果戰死了,希望能埋在險峻的高山上,要象高山那樣莊嚴、雄渾、不屈。而且希望能繼續聽到民族的怒吼,聽到戰友們的凱歌。第二節則展現詩人的渴望勝利的崇高理想,構想了勝利之後,子孫過上的幸福日子。詩歌雄渾粗獷,既有視死如歸的悲壯,也有理想主義的樂觀,令人頗受鼓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假如我戰死了
  • 作者:柳倩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春草集》
  • 作品體裁:新詩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假如我戰死了
假如我戰死了,
請把我埋在那險峻的高山,
山下蜿蜒著寬敞的道路,
白雲悠閒地繞過那座嚴關。
讓我聽江風呼嘯,挾著民族的怒吼,
讓戰友們唱著凱歌回來,踐踏過我的白骨。
我像高山,像高山一樣莊嚴、雄渾。
我像大星瞪著國土,再不許敵寇侵入。
讓我這無名者永遠是一個哨兵,民族的歌人,
整日在山崗上瞭望,
看著我們年輕的後代
在歡笑中過活,在自由中生長,
臉上銷盡了從前千百代的恥辱。\
讓日子消泯了仇恨,我依然偃息在那座高山,
山上山下開闢的是自己的土地,
集體的耕作、疏浚,安居在自己的農莊。
讓我聽農場上的歡歌讚揚著人類的進步,
他們瞅著埋葬我的這座高山有千年的懷古。
我像江潮,像江潮應和著他們的歌聲,
我像太陽般歡笑,怡然地將他們愛撫。
讓我這無名者永遠是一個鬥士,歷史的證人;
長久在山崗上瞭望:
俯視著我們年輕的子孫,
管理自己的國家,建立新的社會,
臉上燃燒著的是我們這一代從未有的幸福。
——1940年五月在廣西武鳴舊思恩府

創作背景

詩作寫於1940年,當時正是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中華大地到處燃燒著戰火,成千上萬的人民和戰士每天都在流血,愛國的熱情與青春的詩情融為一體,表現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懷,構成了當時詩歌創作的主旋律。柳倩的這首《假如我戰死了》也是如此。

文學賞析

中國自古以來有一種“遊仙詩”,或寫自我夢魂飛升天界靈山,或寫故人羽化仙遊,或寫神話中的仙宮冥府等。詩人借傳奇的題材,馳騁豐富的想像,反襯人生的污濁黑暗,表達出強烈的情思。柳倩的《假如我戰死了》,取材略近於“遊仙詩”,在手法上也吸取了“遊仙詩”的某些特點。所不同的是,《假如我戰死了》只是對“死”的假設,是抒情主體關於“戰死”後的暢想曲;詩中的形象不是神化,而是靈化,借之表達英勇壯烈的情懷,歌詠為國捐軀的犧牲精神和崇高的社會理想。
詩一開頭就扣題明志:“假如我戰死了請把我埋在那險峻的高山”。“我”是作者自己,全句也可看作是愛國戰士的生前留言。“戰死”二字,突出了抗戰年頭的時代氣氛,同時也肯定了“死”的價值,這不是無謂的死,而是為了保衛祖國和民族犧牲在疆場上。
第一節詩可分為兩層:第一層寫“我”即使戰死了,也不願離開戰場和戰友,“我”的戰鬥意氣和精神永不泯滅。當“我”埋在那險峻的高山之後,猶如回歸大自然,仍能聽江風呼嘯、民族怒吼,並將變得“像高山一樣莊嚴、雄渾”,“像大星瞪著國土,再不許敵寇入侵”。這裡的“‘戰死”並非真的死了,而是一種升華,又靈化為更加機警勇武的新“我”。這無疑是藝術幻想和藝術誇張,但又是有現實依據的。“死”。對於個人來說,當然意味著肉體的消滅;然而從整個民族來說,部分英烈的犧牲,往往有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前驅者的理想會成為後來者的火炬。所以說,英雄的精神不死,偉大的思想意識能夠長期轉化為民眾性的物質力量。同理,第二層寫靈化的“我”,將“永遠是一個哨兵,民族的歌人”,關注著抗戰勝利的到來,喜看後代“在歡笑中過活,在自由中生長”,徹底結束中華民族受侵略,受恥辱的歷史。這其實是作者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期待和嚮往。
詩的第二節,承接上文,將時空向未來又推進一大步。“讓日子消泯了仇恨”,預示著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聳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各國人民之間消泯了仇恨,建立起和平友好關係。這在抗戰救亡的當年,純屬崇高的理想,是作者的天才預見。這一節詩的形象特徵和結構與上一節相似,寫“我依然偃息在那座高山”,靈化的“我”分享著人們和平勞動的幸福,應和著他們的歌聲,將他們愛撫;還永遠充當“歷史的證人”,長久俯視著子孫後代“管理自己的國家,建立新的社會”。作者著重抒發了對未來社會的憧憬之情,而他所嚮往的新社會新生活,顯然是理想中的社會主義社會和歡快自由的集體勞動生活。
綜觀全詩,作者就“死”所作的暢想,不啻是和盤托出一顆拳拳愛國的赤子之心。這顆心應和著時代的脈動,表達了廣大愛國戰士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表達了廣大人民對民族獨立解放的追求,對未來新社會新生活的嚮往。

名家點評

《文學評論》雜誌編輯張曉萃《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愛國作品現代篇》:“這首詩構思新穎,語言流暢,表現了作者的誓願——即使為祖國戰死,死後也要埋葬在高山上,做一名永遠守衛祖國的哨兵。並凝視後代在自由中生長,而像太陽一般歡笑。詩中充滿對祖國的一片赤忱和對光明未來的信心。”
教育家公木《新詩鑑賞辭典》:“《假如我戰死了》作為一首寫於戰爭年代的詩歌,表現了一種特有的風格:不假雕琢、直抒胸臆,體現了雄渾粗獷之美。”
杭州市中學語文教研會會長王祖勛《語文采英 第4冊》:“這首詩直抒感情,格調高昂、悲壯,感情豪邁;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震動著讀者的心,很有鼓舞的力量。”

作者簡介

柳倩(1911—2004),原劉智明,又名劉延祖,筆名天雋、蔣嘉等。四川榮縣人。早年就讀於四川成都大學。30年代初到上海從事新文藝運動,參加左翼作家聯盟,與穆木天、楊騷、蒲風等發起成立“中國詩歌會”,創辦《新詩歌》。“九一八”事變後到上海從事新文藝工作。曾加入“左聯”和參與成立中國詩歌會。抗戰期間,積極參與抗日救亡的文藝活動,因發表反映“一·二八”淞滬抗戰的長詩《震撼大地的一月間》而聞名。解放後,長期從事戲曲改革。詩集有《生命的微痕》《自己的歌》《無花的春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