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伏棶木

偃伏棶木

偃伏棶木(Cornus stolonifera Michx.),灌木。

葉灰綠色,但在臨近秋季時會變色,高達90~120cm。花黃白色,常於晚春或早夏季節開放。花期 5-6月,核果白色,9月。

喜光,耐旱,生長快,抗性強,喜光照或半遮蔭條件,十分耐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偃伏棶木
  • 拉丁學名: Cornus stolonifera Michx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傘形目
  • :山茱萸科
  • :山茱萸屬 
  • 開花季節:晚春或早夏季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繁殖方法,栽培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偃伏棶木為落葉灌木,高2~3m,枝條血紅色或鮮紅紫色。單葉對生,葉片披針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12cm,寬1.5~2.0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葉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側脈5對,脈腋簇生小乳頭、長柔毛。聚傘形花序,直徑3~6cm,有小花50-70朵;花白色,花瓣4,長3mm。核果白色,球形,直徑約8mm;種子暗灰色,表面光滑,呈扁球形。

生長環境

偃伏株木是較喜光的,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苗木生長旺盛,高生長是庇陰下的1.5倍,並提早1a開花。根系發達,抗旱、耐寒性強,無病蟲害,偃伏株木1年生播種苗無凍害(未採取防寒措施),翌春適時抽芽展葉。

分布範圍

原產美國內華達山脈至錫斯基尤、特里尼蒂、新墨西哥、阿拉斯加及加拿大的紐芬蘭。常見於海拔2700m以下的針葉林山地、沿河兩岸、山溝旁及開曠濕潤的地方生長,此種分布地區廣,但生境較窄小、較潮濕的環境是其引種成功的關鍵。1982年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首次從加拿大引進偃伏株木,經7a試驗研究,證明該種確是一個可四季觀賞的優良樹種。1989年長春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又從黑龍江省再次引種,經過17a觀察研究,在吉林省長春市引種獲得成功。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秋播:採種後於當年9月播種;
偃伏棶木
春播:種子經室內常溫下貯藏8個月後,於翌春採用不同處理進行播種。播種方式均為條播,播後按正常管理,種子經低溫處理後的幼苗高生長明顯高於不經低溫處理的幼苗;在低溫處理前,用冷水浸種的效果優於用40"C溫水浸種,其成苗率高、生長量大。
扦插繁殖
扦插試驗採用蔭棚插床,扦插基質為細河砂啪,砂厚6cm,砂下為10cm厚腐殖土。扦穗分上、中、下部3種。硬枝扦插於4月末至5月上旬進行,嫩枝扦插6月末至7月中旬進行。試驗結果表明:硬枝扦插生根力比嫩枝扦插強,扦插成活率高,移栽成活率及高生長量均高於嫩枝扦插苗。不論是硬枝扦插還是嫩枝扦插,均以由枝條中、上部取的插穗生根成活率高;而以枝條中、上部位的硬枝扦插成活率最高,達84.3%。偃伏株木是較易生根的樹種,扦插後10~20d即可生根,生根部位為皮部生根。

栽培方法

播種苗當年留床,翌春移栽。硬枝扦插苗扦插在當年雨季進行移栽,移栽前揭開塑膠膜晾床5~7d;嫩枝扦插苗在原插床內越冬,翌春移栽,栽前揭膜晾床7~10d。移栽採用床作或壟作,株距60~70cm,栽時留足水,待緩苗後,中耕除草2~3次,移栽當年苗高達1.2m左右,經1~2a的培育播種苗及扦插苗均可用於綠化。

主要價值

本種的觀賞要點不在於它的花,而在於它冬季鮮亮的枝幹色彩,可在水邊濕地形成較為豐富的景觀效果。枝條是編織業的優良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