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倮姑寨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
- 地理位置:屏邊苗族自治縣新華鄉
- 面積:6平方公里
- 人口:219人
自然資源,人口衛生,農村經濟,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20畝(其中:田130畝,地390畝),人均耕地1.9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39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5畝,主要種植八角、草果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7090畝。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8戶,共鄉村人口2120人,其中男性103人,女性117人。其中農業人口220人,勞動力146人。該村以漢族、苗族為主(是漢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27人,苗族93人。
到2009年底,全村享受農村低保人數32人,占總人口數的14.5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4人,參合率7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8.3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7.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42.11%;畜牧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31.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86頭,肉牛4頭),林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8.42%;第二、三產業收入2.5萬元,占經濟總收入的5.26%。2009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73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1人(占勞動力的21.23%),在省內務工17人,到省外務工14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8戶通自來水,有6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戶(分別占總數的32.35%和30.88%)。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車1輛,機車13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0畝,有效灌溉率為2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9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倮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徐屏友誼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4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4人,其中小學生26人,中學生8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0人。
村務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5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中公益事業支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交通條件差,公路僅僅挖到寨頭而未貫穿村中,鐵路又停止客運;2、村中基礎設施建設落後;3、農民增收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挖通公路;2、把村中主幹道硬化;3、發展生豬養殖,年出欄350頭;4、發展杉木、榿木種植各1000畝,並在林下套種草果或藥材;5、根據鐵路的優勢,發展勞務經濟,積極向鐵路部門輸出本村富餘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