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寇,典故名,寇,指漢朝寇恂,典出《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寇恂〉。光武帝南征,寇恂跟隨,直至潁川,盜賊見寇恂到來,全部投降,根本不用任寇恂為太守。光武所經之處,百姓們紛紛遮道請求,說:“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光武帝只好命寇恂暫駐長社縣,鎮撫吏民,受納余降。後遂以“借寇”表示地方上挽留官吏,含有對政績的稱美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借寇
- 拼音:jiè kòu
- 注音:ㄐㄧㄝ ˋ ㄎㄡˋ
- 解釋:指地方上挽留官吏。
- 同義詞:借寇恂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用典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借寇
拼音:jiè kòu
注音:ㄐㄧㄝ ˋ ㄎㄡˋ
解釋:指地方上挽留官吏。寇,指寇恂。
詳細釋義
典源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寇恂〉
恂歸潁川。三年,遣使者即拜為汝南太守,又使驃騎將軍杜茂將兵助恂討盜賊。盜賊清靜,郡中無事。恂素好學,乃修鄉校,教生徒,聘能為左氏春秋者,親受學焉。七年,代朱浮為執金吾。明 年,從車駕擊隗囂,而潁川盜賊群起,帝乃引軍還,謂恂曰:「潁川迫近京師,當以時定。惟念獨卿能平之耳,從九卿復出,以憂國可也。」恂對曰:「潁川剽輕,聞陛下遠逾阻險,有事隴、蜀,故狂狡乘閒相詿誤耳。如聞乘輿南向,賊必惶怖歸死,臣願執銳前驅。」即日車駕南征,恂從至潁川,盜賊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長社,鎮撫吏人,受納余降。
恂歸潁川。三年,遣使者即拜為汝南太守,又使驃騎將軍杜茂將兵助恂討盜賊。盜賊清靜,郡中無事。恂素好學,乃修鄉校,教生徒,聘能為左氏春秋者,親受學焉。七年,代朱浮為執金吾。明 年,從車駕擊隗囂,而潁川盜賊群起,帝乃引軍還,謂恂曰:「潁川迫近京師,當以時定。惟念獨卿能平之耳,從九卿復出,以憂國可也。」恂對曰:「潁川剽輕,聞陛下遠逾阻險,有事隴、蜀,故狂狡乘閒相詿誤耳。如聞乘輿南向,賊必惶怖歸死,臣願執銳前驅。」即日車駕南征,恂從至潁川,盜賊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長社,鎮撫吏人,受納余降。
譯文
建武三年(27),帝遣使者就拜寇恂為汝南太守,又使驃騎將軍杜茂率兵助寇恂討伐盜賊。盜賊被肅清,郡中安靜無事。寇恂向來好學,於是修建鄉校,教學生徒弟,聘請能講授《左氏春秋》的人,他自己也親聽老師講學。建武七年(31),代朱浮為執金吾。第二年,跟隨光武擊隗囂,而潁川盜賊群起,帝於是引軍退還,對寇恂說“:潁川迫近京師,當早日平定。想起來只有你能平定群賊哩,從九卿的高位上復出,以憂慮國家著想好了。”寇恂回答說“:潁川剽悍輕捷,聽說陛下遠征險阻,去對付隴、蜀,所以狂悖狡猾之徒乘機作亂罷了。如果聽說陛下南向,盜賊們必定惶懼歸降。我願率精銳以為前驅。”即日車駕南征,寇恂跟從到潁川,盜賊全部歸降,而竟沒有拜他為郡守。百姓群集夾道而說道“:希望從陛下那兒再借寇君一年。”於是把寇恂留在長社,以鎮撫官吏人民,接受其餘的歸降者。
釋義
光武帝南征,寇恂跟隨,直至潁川,盜賊見寇恂到來,全部投降,根本不用任寇恂為太守。光武所經之處,百姓們紛紛遮道請求,說:“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光武帝只好命寇恂暫駐長社縣,鎮撫吏民,受納余降。後遂以“借寇”表示地方上挽留官吏,含有對政績的稱美之意。
同源典故
借寇 借寇恂 借河內 借留 寇恂 寇恂留 遮道
用典示例
南朝 梁 何遜 《哭吳興柳惲》詩:“霞區兩借寇 , 貪泉一舉巵。”
明 張居正 《贈袁太守入覲奏績序》:“余不佞,謹述公治郡狀,並致其借寇之意,敢以告於銓衡。”
唐 白居易 《喬弁可巴州刺史制》:“ 巴州刺史喬弁前假竹符,俾臨巴郡 。一心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
《宋史·何承矩傳》:“﹝ 鹹平 ﹞三年,召還,拜引進使。州民百餘詣闕貢馬,乞借留承矩 。”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一:“﹝陳鎰 ﹞嘗以議事還朝、民訛傳得代,遮道借留者數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