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譯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謬誤”而不是“偏差”)。指的是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在“沉默的數據”、“死人不會說話”等等日常表達中,涉及倖存者偏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倖存者偏差
  • 外文名:Survivorship bias
  • 也譯: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
  • 常見:財務金融領域之文章
簡介,常見謬誤,讀書無用論,商業與藝術對立,飛機問題,

簡介

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此規律也適用於金融和商業領域。存活下來的企業往往被視為“傳奇”,它們的做法被爭相效仿。而其實有些也許只是因為偶然原因倖存下來了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親戚吃這個藥好了”或者“我一個朋友去找了這個老中醫”等等。不管你的親戚和朋友和你關係如何好,如何值得信任和尊重,在客觀規律面前他們都是等同的。疾病和醫藥不會因為你的喜好而照顧或者偏袒你的親朋。
如何應對呢?最明顯的辦法當然是讓“死人”說話。雙盲實驗設計和詳細全面客觀的數據紀錄都是應對“倖存者偏差”的良方。所謂“兼聽則明”也是這個道理,拋掉對個案的迷信,全面系統的了解才能克服這個偏差。

常見謬誤

讀書無用論

如今很多人在說,誰誰誰當初沒好好上學如今照樣掙大錢,而好多用功讀書的人,畢業後反而不如那些沒好好學習的人混得好。並且因為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所以很多人得出“上學沒有用處”,“讀書無用”的結論。
這些其實只是個例,因為基數太大,所以看起來有很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官方口徑,可以算出來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8.7%左右可以看出學歷低的人數遠高於學歷高的人數,所以即便低學歷者成功率遠低於高學歷者,也照樣會導致低學歷者出現大批成功人士。
對於高學歷者,普通人既會關注成功的人,也會關注那些沒成功的人,並且高學歷卻落魄的人尤其受關注,容易被當做新聞報導;而對於低學歷者,普通人往往只關注成功者,忽視了廣大學歷低又沒成功的人。正是因為忽視了這些“沉默的數據”,才產生「讀書無用」這種錯誤結論。

商業與藝術對立

如今在影視、小說或ACG圈子中,很多人都持這樣一種觀點:冷門作品佳作多,好看,藝術高。熱門作品商業化,不好看,藝術低(或沒藝術)。商業與藝術是對立的。
先不說藝術是否有高下之分,這裡先假設有吧。其實這種人犯了一個錯誤,他們關注的冷門作品,通常只是大家口口相傳的少數優秀冷門作品,忽視了廣大不知名的冷門作品,而那些優秀冷門作品基本是在廣大冷門作品中篩選出來的。熱門作品則不同,不管好不好看,都會受到廣泛關注。
以電影為例,根據IMDB資料庫統計,如今的電影已經大約有40萬部(feature,不包括短片,紀錄片等),並且如今每年都有將近一萬部電影上映。在這幾十萬部電影中,票房高的只是一小部分。也就是說,很多人在拿這一小部分熱門電影和一大部分冷門電影比藝術,並且還不是比平均值,而是比數量。
再或者雖然是比平均值,但比較的是熱門作品與大家口口相傳的優秀冷門作品,這些口碑好的冷門作品其實只是廣大冷門作品中很小的一部分(也不太可能有人把將近40萬部電影全看過),至於那些口碑不好的冷門作品,因為自己沒聽說過也沒看過就這么被篩選掉了,拿來比平均必然熱門吃虧。由此得出冷門作品藝術高的結論明顯是不科學的,就好比「讀書無用論」一樣。
認為“商業與藝術對立”的人大都以為觀眾傻,容易盲從。其實觀眾並不是傻子,最起碼跟忽視“倖存者偏差”得出謬誤的人水平差不多。熱門作品通常會有其亮點,比如有的故事好看,有的各種大場面看得很爽,有的有明星或者名導,有的宣傳好等等。電影播出之後也會有觀眾(或者明星、網紅)免費作宣傳:“XXX好看,大家快去看”,“XXX不好看,大家別看(或謹慎觀看)”。觀眾口碑也會對銷量產生影響,在官方宣傳等因素差不多的情況下,其實熱門電影的水平要高於冷門。即是說,商業和藝術不僅不對立,還呈正相關關係
舉個例子,電影《教父》票房大約2.5億美元,有人可能會說這票房不算高,XXX不好看也排在他前面,可是排在《教父》後面的電影有幾十萬部,教父已經是票房中的佼佼者了,票房比《教父》低還不好看的電影更多。並且《教父》還是1972年票房冠軍,在考慮通貨膨脹的排名中排第23位。如果商業和藝術是對立,那么《教父》豈不是1972年最差電影了?
為什麼熱門中不少爛片呢?因為每年有近萬電影上映,也就是說:不是熱門作品藝術低,而是藝術低的作品中總能出現幾個熱門的。
這些藝術性低卻熱門的作品被人不斷拿出來黑熱門,而那些廣大藝術性低又冷門的“沉默數據”則被忽視了,導致很多人產生“商業和藝術對立”的錯誤觀點。

飛機問題

二戰期間,人們發現倖存的轟炸機中,機翼中彈的數量很多,而機身中彈的卻很少。因此人們認為我們應該加固飛機的機翼。其實不然,就是因為機翼中彈多還能飛回來,所以機翼中彈並沒有影響飛機返航;而機身中彈的少則說明了子彈打中機身對飛機的影響更大,導致飛機不能返航。
舉一個與之相同的例子,經過槍擊案而活下來的人當中,手部和腿部中彈的居多,而擊中頭部和心臟的少之又少,正說明了人的頭部和心臟對死亡率的影響更大而不是手和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