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行孝

倒行孝,顧名思義,是應該行孝的目標顛倒了,不是小的孝敬老的,而成了老的孝敬小的。2010年12月6日下午4點左右,濟南市民李先生去接女兒放學,看到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只顧擺弄玩具,一旁的爺爺提醒他說:“鞋帶開了。”可男孩把腳往外一伸說:“給我繫上。”老人雖然遲疑,但還是彎下腰給男孩繫上了鞋帶。有人覺得老人這是“倒行孝”,同為爺爺的劉先生則非常理解:“我相信一半以上的爺爺奶奶願意為自己的孩子繫鞋帶等孩子能力所能及的事。”然而,小時候就對長輩頤指氣使,長大了對別人還了得?一看就是被慣壞了。這首先怨孩子,更怨家長。孩子可以疼愛,但不能溺愛。爸爸媽媽也好,爺爺奶奶也好,都是孩子為人處世的啟蒙老師,而不是只負責吃喝拉撒的保姆,更不該放縱嬌慣。教會孩子尊老愛幼等美德,是對孩子負責、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我們的未來負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倒行孝
  • 時間:2010年12月6日
  • 媒體調查:孩子太自我,市民稱很可怕
  • 專家建言:孩子教育,要防微杜漸
事情經過,媒體調查,專家建言,網友說法,相關評論,

事情經過

2010年12月6日下午4點左右,濟南市民李先生我去學校接女兒放學,在學校門口等孩子出來時,一個穿紅衣服的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從學校里蹦蹦跳跳地跑出來。男孩邊跑邊玩著手裡的遊戲卡片。在學校門口接小男孩的是一位六七十歲的大爺,這位老人應該是小男孩的爺爺或姥爺。孩子一邊走一邊玩,老人看孩子玩的投入,怕他走到機動車道上,就不時得拽拽他的衣服。
倒行孝
沒走出幾米遠,老人拽住孩子告訴他說:“鞋帶開了,繫上再玩。”可男孩不但沒有彎腰去繫鞋帶,竟然連看都不看老人一眼,把腳往外一伸,說了句:“給我繫上”。老人先是一愣,遲疑的看了看男孩,男孩還是沒有停下手中的遊戲卡片,還有些不耐煩,又催促說:“繫上。”老人沒再說話,彎下腰,給男孩繫鞋帶兒。孩子就這樣坦然的伸著腳讓老人繫鞋帶,他的眼睛一刻也沒有從手中的玩具中離開過……

媒體調查

孩子太自我,市民稱很可怕
接到李先生的報導之後,記者就此事採訪了部分市民。對於此事,市民們還是做了冷靜分析和客觀評價。
有部分受訪的市民為孩子的將來擔心,“孩子這樣過於自我的做法太可怕了。眼前是他的親人,孩子都能這樣冷漠,如果是別人,孩子又會怎么想呢,他會照顧別人的感受么,他的將來又會怎么樣?”市民穆先生說。柴女士想得更深入一些,不應該對孩子做過多的批評,反而家長們應該好好反省,“也許孩子是無意的,也許他只是玩心太重,這一點可以理解。但也許這就是個苗頭,教育就是要防微杜漸,家長不能縱容孩子養成自我的性格,等孩子成年後對父母做出同樣的舉動,那時後悔就晚了。”
市民劉大爺說,同樣作為老年人,他非常理解這件事另外一個角色的心理,“現在大家都是站在旁觀者的位置去看這件事情。我相信一半以上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願意為自己的孩子繫鞋帶或者做其他孩子能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也是一種天性吧,尤其上了年紀,就更喜歡兒孫了,我本身不提倡這種行為,只是客觀地去評價一下。”

專家建言

孩子教育,要防微杜漸
隨後,記者就此事諮詢了部分教育和心理專家。幼兒教育心理諮詢師高女士說,單從這一事件來說,不宜對孩子妄加評論。但是,做父母的都有責任對孩子的教育負責,凡事都應該本著防微杜漸的原則,尤其是孩子年幼時期,要有如履薄凍的危機感,不能讓孩子滋生不良苗頭。
高女士說,圖片中男孩的表現,是自我意識過強的外在表現,這種心理狀態的孩子,“在潛意識裡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一切都以他自己為中心。如果孩子從小就這么不懂得體諒別人,對孩子的性格養成來說,並非一件好事。”“孩子生下來就如同一張白紙,孩子的表現,都是受家人的影響,家長們一定要謹慎。”高女士分析。
高女士還講到了隔代教育問題,“總體來講,目前五六十歲的爺爺奶奶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很多,對隔代教育更加理性,但是‘隔代親問題’仍然沒有緩解。這個階段的老人社會功能逐漸喪失,會進入一次情感再分配期,從工作上轉移出來的精力會加注到下一代人身上,這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因此高女士認為,年輕人不應該把溺愛孩子的巴掌打在老人身上,而應該選擇合理的方式,去干預這種溺愛的隔代教育。

網友說法

老人被迫“倒行孝”讓網友不能接受 。
“我會給他一記耳光”
記者也把此事通過商報熱線網上聊(QQ100899181)和商報微博與網友們分享。沒想到小男孩對老人的舉動激怒了部分網友,有網友留言說要給孩子一耳光。
山東商報: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放學後只顧擺弄手中的玩具,沒有發現自己的鞋帶開了,一旁的爺爺提醒孫子將鞋帶繫上,孩子卻一伸腳說,“你給我繫上”。爺爺蹲下,替孫子繫上了鞋帶……如果這事發生在您身邊,您的看法或做法是什麼?如果您是這孩子的家長,看到孩子如此您的感受又是怎樣,您會對這位孩子說什麼?
棋樂融融:“我會給他一記耳光……”
姚立峰:“孫子的家庭地位不僅超過爺爺,都趕上祖宗了!”
3458013:“用‘為了孩子著想’,把孩子捧在手心裡,關在溫室里培養,現在的孩子很少有夢想,我認為九成九都是家長過於溺愛造成的。”
貝殼裡的魚:“孩子沒錯,找家長吧……子不教,父之過……”
金絲雀:“孩子自己的事情應該讓他自己解決,不應該按他的要求去做。這樣的嬌慣,使他永遠走不出依靠他人的習慣,對他的成長不利。”
愛上你愛上西藏:“現在愛孩子,越來越難了,想愛多點又怕是溺愛,可又不能不愛。”

相關評論

一個10歲左右的孩子放學後只顧擺弄手中的玩具,沒有看到自己的鞋帶開了,一旁的爺爺提醒他把鞋帶繫上,孩子卻一伸腳說:“你給我繫上”。爺爺沒有二話,立馬蹲下替孫子繫上了鞋帶。
晚輩孝敬長輩,天經地義。如果爺爺的鞋帶鬆了,孫子給繫上,這是“孝”,但現在爺爺為孫子繫鞋帶,這種“倒行孝”讓我們感覺很心痛。
“倒行孝”的始作俑者當然不是孩子,孩子本就是一張白紙,大人怎么教,他們就怎么學。具體到這個孩子身上,如果平時大人嚴格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還會“命令”爺爺給自己繫鞋帶嗎?孩子之所以如此冷漠地對待爺爺,皆因為平時家人的教育所致。
任何人都明白,過分的溺愛就是對孩子的傷害。可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卻恨不得將孩子所有的事情全都包下來,自然也包括了孩子的鞋帶。如今我們對孩子的所有要求都變成了學習成績,只要學習好,其他方面都無所謂。這是親職教育的誤區。
晚輩孝敬長輩,這是“孝”的本來含義。可現實中卻充滿了太多的“倒行孝”,這就是大人的過錯。有多少為孩子繫鞋帶的“爺爺”,就會有多少讓爺爺繫鞋帶的孩子。久而久之,尊重老人、孝敬長輩的傳統美德也會日見式微,這是關乎社會風氣和倫理道德的大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