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羊角

流傳於高台新壩鄉周邊地區的倒羊角,屬儺祭風俗的孑遺。

三千年前,西周王朝統一中國的北方中原,一改殷商以前紛雜的祀鬼風氣,以禮樂來規範社會秩序。兩千多年來,《周禮》確定的典章始終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禮儀經典。

《周禮》明確規定要舉行兩種全國性的大典——蜡祭和儺祭以順應農業生產周期。

蠟是農作物收成以後報答神靈的慶典性儀式,也就是後世的“社火”。儺是在寒冬的年終舉行,準備迎接新的一年的春天,是驅鬼逐疫、除舊迎新的儀典。這兩種儀典通過祭祀神靈來確保國計民生,祈求安寧。呈現出周期性的律動,逐漸發展成為民俗。[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倒羊角
簡介,歷史淵源,

簡介

流傳於高台新壩鄉周邊地區的倒羊角,屬儺祭風俗的孑遺。
三千年前,西周王朝統一中國的北方中原,一改殷商以前紛雜的祀鬼風氣,以禮樂來規範社會秩序。兩千多年來,《周禮》確定的典章始終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禮儀經典。
《周禮》明確規定要舉行兩種全國性的大典——蜡祭和儺祭以順應農業生產周期。
蠟是農作物收成以後報答神靈的慶典性儀式,也就是後世的“社火”。儺是在寒冬的年終舉行,準備迎接新的一年的春天,是驅鬼逐疫、除舊迎新的儀典。這兩種儀典通過祭祀神靈來確保國計民生,祈求安寧。呈現出周期性的律動,逐漸發展成為民俗。

歷史淵源

文獻記載,“蠟”與“儺”既有祭,又有禮,又有樂、舞、戲。
民俗化的蠟儺在歡慶豐收的慶祝儀典(“蠟”)和祛邪納吉的迎春儀典(“儺”)里,娛神與娛人相通,神聖的祭禮與娛樂遊戲交融。
蠟、儺習俗綿延數千年,“戲”始終依附於“禮”,演化為民俗節令期間的社火百戲和儺舞、儺戲。
高台新壩鄉周圍地區的倒秧歌是由四個鼓子,四個花(旦)、兩個棒捶(又叫和尚娃),兩個侉(侉兒將)。
高台新壩鄉周圍地區的倒秧歌裝扮是:
鼓子:頭戴黑邊雲花,,帽左右及帽頂戴黃色表褶或紅花,有的用五色紙褶花,身穿黃馬褂,下穿紅色靠腿,雲轉雙臉牛鼻鞋,手執纓刷子,化淨水臉譜。
花(花旦):一般農家姑娘打扮,頭戴紅花,梳長單辮,身穿紅綠衲襖,腰系折花裙子,穿彩鞋,手執摺扇。
棒棰:花臉,頭戴和尚帽,有的戴五方佛,身穿黃色馬褂、紅色靠腿,手拿霸王鞭。
高台新壩鄉周圍地區的倒秧歌的花樣也很多,據統計約有十二種,跑跳起來長達兩三個小時,現在通用的花樣有:長蛇陣、龍擺尾、、四門彎子、鑽四門、遍地梅花、擰鑽子、黑虎掏心、太極圖、蒜辮子、串花等十二種。
高台新壩鄉周圍地區的倒秧歌有說有唱,其說唱形式可分為自唱、點唱,邊舞邊唱、邊說邊唱等。說唱的內容也極為豐富,有唱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對美好前景的嚮往,對神靈的祈求,對官府的奉承、希望;有唱通過辛勤勞動而獲得豐碩成果後人們愉快心情的表達;也有唱古詩詞的,大都即興賦詩,現編現唱。曲調有《小放牛》、《四景兒》等。
高台新壩鄉周圍地區的倒秧歌對其它形式的社火表演形式有借鑑,具有多源性特徵;他的表演形式有佛教和道教內容的世俗化表現,具有泛神崇拜的特徵;它的演出隊形變化借鑑軍事布陣,具有強烈的軍事攻防意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