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棘鯒

倒棘鯒

倒棘鯒,又稱松葉倒棘牛尾魚,Rogadius asper (Cuvier et Valenciennes, 1829) ,為輻鰭魚綱鮋形目牛尾魚科倒棘鯒屬的其中一。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狹小,頭平扁尖長,具顆粒狀和鋸齒狀突起,棘棱發達,頭側有1縱棱,眶下棱等具鋸齒,眼大,上側位,虹膜分2葉,邊緣光滑,口大,前位,下頜突出,兩頜、犁骨和齶骨具絨毛狀齒群,犁骨齒群分離。前鰓蓋骨4棘,下緣前端具一向前倒棘,鰓蓋骨2棘,體被櫛鱗,側線鱗約47-55,側線前方第一至第二或第三鱗具一小棘。背鰭2個,分離,具9鰭棘、11鰭條,臀鰭11鰭條,基底略長於第十背鰭基底胸鰭寬大,下側位,腹鰭亞胸位,伸越臀鰭起點,尾鰭圓截形。胸鰭21-23,鰓耙1+(6-7),犁骨、齶骨齒擴大,有些呈犬齒狀,齶齒2行。分布於日本本州的中部以南及菲律賓各近海內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等海域,屬於熱帶底層海魚。其常棲息於沙底地區。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倒棘鯒
  • 拉丁學名:Rogadius asper (Cuvier et Valenciennes, 1829)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鮋形目
  • 亞目:牛尾魚亞目
  • :鯒科
  • :倒棘鯒屬
  • :倒棘鯒
  • 定名人:Cuvier et Valenciennes
  • 年代: 1829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背鰭Ⅸ,11;臀鰭11;胸鰭23;腹鰭Ⅰ-5;尾鰭11(分枝)。側線有孔鱗52—56,4/21;鰓耙外行7+15,內行5+13。體長89一168毫米。體長形,稍平扁,後方較尖;體長為體高6.6一7.2倍,為頭長2.3—2.5倍。頭大,平扁,骨棱細鋸齒狀,棱後有尖棘;頭長為吻長3.3—3.5倍,為眼徑3.3—3.72倍。吻很平扁,卵圓形;鼻棱後段癒合;眶前骨有輻狀棱,下緣有小棘。眼大,側上位。眼間隔很窄,眼上棱有眼前棘。頂枕部略凹;頂枕棱與眼上棱及肩棱相連;肩棱有3棘。有眼後棱。眼下棱達眶前骨與前鰓蓋骨,有4棘,下端並有一向前大倒棘。鰓蓋骨有2棘。二鼻孔距眼近。口前位,達眼前緣下方。下頜較長。上頜骨後端達瞳孔下方。上下頜及犁、齶骨有絨狀牙,犁骨與齶骨牙群縱帶狀。舌薄,游離。鰓孔側位,達瞳孔下方。鰓蓋膜微連,不連峽部。除吻外,頭體被稍小櫛鱗。側線向前漸高。背鰭分離;第一背鰭始於鰓孔上方;第二背鰭始於肛門上方,不達尾鰭,與臀鰭相對。胸鰭側下位,不達第一背鰭後端。腹鰭胸位,略達臀鰭。尾鰭圓截形。背側黃褐,有6雲狀暗斑;腹側黃白。各鰭黃色,除臀鰭外均有黑色斑紋。

生活習性

海水魚類。其常棲息於沙底地區。

分布範圍

分布於日本本州的中部以南及菲律賓各近海內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等海域,屬於熱帶底層海魚。其常棲息於沙底地區。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