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卵葉紫麻

倒卵葉紫麻

倒卵葉紫麻(學名:Oreocnide obovata (C. H. Wright) Merr.)是蕁麻目、蕁麻科、紫麻屬的一種植物。直立灌木或攀援狀灌木,高1.5-3米;枝灰褐色,被粗毛和短柔毛,後漸脫落。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廣西西南至廣東西部與湖南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生長於海拔200-1400米的山谷水旁林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倒卵葉紫麻
  • 拉丁學名:Oreocnide obovata (C. H. Wright) Merr.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蕁麻目
  • :蕁麻科
  • :苧麻族
  • :紫麻屬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東南部、廣西西南至廣東西部與湖南南部。越南
  • :三出脈組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主要變種,

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或攀援狀灌木,高1.5-3米;枝灰褐色,被粗毛和短柔毛,後漸脫落。葉倒卵形或狹倒卵形,稀倒披針形,長7-17厘米,寬3-9厘米,先端驟凸或短尾狀,基部鈍圓形、寬楔或微缺,邊緣自下部以上有牙齒或鈍鋸齒,上面粗糙,有時有泡狀隆起,下面被一層淺的灰色氈毛,有的以後變無毛,脈上有短粗毛,基出脈3,其側生一對伸達上部近邊緣處與最下一對倒脈環結,側脈2-3(-4)對,最下一對自葉中下部伸出,其餘各對在近邊緣處彼此環結;葉柄長1-7厘米,被短粗毛和短柔毛;托葉條形,長7-10毫米,下面中肋上疏生短粗毛。
花序生當年生枝和老枝上,長0.8-1.5厘米,2-3回二歧分枝,花序梗上被短粗毛,團傘花簇徑3-4毫米。雄花在芽時徑約1毫米;花被片3,稀2,卵形,長約0.7毫米,外面生微毛;雄蕊3,稀2;退化雌蕊棒狀,長0.4毫米,被綿毛;小苞片卵形,長0.5毫米、中肋疏生微毛。雌花卵形,長約1毫米。
瘦果卵形,稍壓扁,長1-1.2毫米,外面生微毛,肉質“花托”盤狀,生於果的基部。花期12月至翌年2月,果期5-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1400米山谷水旁林下。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廣西西南至廣東西部與湖南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莖皮纖維可制繩索或代麻原料。
藥用價值:
【來 源】:為蕁麻科植物倒卵葉紫麻的根,全株。
【功效】:祛風除濕、祛瘀止痛、接骨。
【主治】:治小兒麻疹、水痘、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性味歸經】:苦,平。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克。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

主要變種

凸尖紫麻植物分類學報)(變種)
這一變種的不同,在於小枝、葉柄與葉下面脈上密生粗毛;葉寬倒卵形,先端凸尖,基部微缺,最下一對側脈自葉中部伸出,側脈2對;花序長5-8毫米。
分布於廣西南部。生長於海拔280-790米山谷溪旁灌叢中。
凹尖紫麻(變種)
小枝、葉柄和葉下面脈上疏生粗毛和較密的短柔毛;葉先端有較深的凹缺或倒心形,其中央有凸尖,基部鈍圓,稀寬楔形,最下一對側脈自葉上部伸出;花序長0.5-1.2厘米。
葉先端微凹缺,有不等的3凸尖(其側生的一對是最下一對側脈伸出至齒尖擴大而形成),這顯然仍屬本變種的形態。
分布於廣西。生長於500-1000米山谷陰坡或陽坡林下。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