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

個性化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

《個性化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是201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霞。

基本介紹

  • 作者:李霞
  • ISBN:9787010100746
  • 頁數:228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人民
  • 出版時間:2011-9
  • 副標題:赫勒日常生活理論研究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個性化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赫勒日常生活理論研究》稿從理論淵源、日常生活的生存模式、個性化日常生活設計、與列菲伏爾和許茨的比較、當代價值等五個方面,對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論進行了深入的解析。赫勒個性化日常生活的設計,對我國當代的日常生活的重建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我國目前正處於由傳統到現代的轉型期,傳統社會的超穩定結構使得日常生活的文化模式侵入到非日常領域。社會變革為日常主體的個性化構建提供了現實的基礎,而人的個性發展則顯得日益重要。

作者介紹

李霞,女,1970-,德州學院社科部副教授,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原理課教研室主任,哲學博士,專業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化哲學。社會兼職:山東省“原理”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法學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山東省哲學學會理事,德州市社會科學工作者協會理事。
在《齊魯學刊》、《山東社會科學》、《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日常生活的主體性意義結構”、“馬克思主義生活哲學的多重意蘊”、“實踐批判:在康德和馬克思的視域中”等20餘篇文章,主持完成山東省教育廳課題“司法正義的道德和制度保障”,主持山東省社科聯社會科學普及重點項目“日常生活與哲學”,主持山東省德州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德州市社會各階層分析與和諧社會構建”,主持德州學院博士人才引進課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生活方式變遷研究”,等。

作品目錄

序導論 一、阿格妮絲·赫勒的生平和著述 二、赫勒日常生活理論研究的意義 三、國內外關於赫勒日常生活理論的研究現狀第一章 赫勒日常生活理論的理論淵源 第一節 馬克思的現實分析及批判向度 一、自由個性的實現是異化的消除 二、人是實踐中生成的存在 第二節 盧卡奇的日常生活異化和日常生活本體論 一、日常生活的異化與異化的反抗 二、日常生活的改變:態度是第一位的 第三節 人道主義的價值追求 一、赫勒理論的突出主題:人道主義的價值追求 二、赫勒眼中的日常生活與革命第二章 日常生活的生存模式 第一節 個體的再生產領域:日常生活在何種意義上存在 一、日常生活是個體的再生產領域 二、特性和個性統一的“個體” 三、從“自在”到“自為”的對象化形式 第二節 日常生活的組織架構與一般圖式 一、“自在的”對象化活動是“自為的”對象化活動的基礎 二、“自在的”類本質活動的功能性 三、“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的共同特徵 四、“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的特殊屬性 五、日常生活的一般圖式第三章 個性化的日常生活 第一節 日常知識的人本化和日常交往的異質化 一、日常知識的人本化 二、日常交往:個人的社會化渠道 第二節 走向個性化的日常生活 一、個體與日常生活的自由關係 二、“自為個性”是自由的確證和發展的可能性 三、日常生活的“為我們存在” 四、個性化日常生活的路徑 第三節 生活在現在與個體的選擇 一、“生活在現在”的歷史意義 二、生活空間的現實與虛擬 三、“家”是“擁有世界”的核心 四、幸福的主觀化、完美的多元化與本真性的選擇第四章 赫勒與列菲伏爾、許茨日常個性的三個維度 第一節 回歸與超越:列菲伏爾與赫勒日常生活異化消除的兩種路徑 一、列菲伏爾:現代社會日常生活的異化 二、兩種路徑:“遊戲城”的節日狂歡和“理性的烏托邦” 第二節 實用與批判:許茨與赫勒日常主體的兩種態度 一、日常生活世界是意義構成的世界 二、日常生活世界是最高的實在 三、日常生活的態度:實用與批判第五章 赫勒日常生活理論的當代價值 第一節 個性發展的無根性 一、個性發展的欠缺 二、個性發展的先天不足 第二節 個性化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 一、日常生活的超穩定結構 二、日常生活的平面化 三、個性化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參考文獻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