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教育規劃師實務概論

個人教育規劃師實務概論

《個人教育規劃師實務概論》闡述個人教育規劃師的營運實務,包括角色定位、服務平台的建立以及具體實務工作的開展:尋找客戶-分析和評估-建立教育投資框架和投資風險規劃——制定和解說個人教育規劃書——個人教育規劃的執行和持續教育規劃服務。

基本介紹

  • 書名:個人教育規劃師實務概論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頁數:249頁
  • 開本:32
  • 品牌: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作者:馬文 吳鵬宇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976877, 756097687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個人教育規劃師實務概論》編輯推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教育要“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為了能達到這一目標,一方面,要求不同教育階段的教育工作者們要依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相應的教育,也就是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所倡導的“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要求各教育階段的學生必須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後續的發展方向,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達成教學目標。而從目前各高等院校、各中國小校以及廣大社會辦學機構的現狀來看,以上兩方面恰恰是目前教學實踐中的空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個人教育規劃師”教師職業培訓項目應運而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在教育上的投入也越來越大,但由於目前國內缺乏個人教育規劃方面的指導,大部分的投入都是盲目的、功利性極強並且缺乏目標與規劃的,結果導致持續增長的個人教育投資與盲目選擇間的矛盾日益顯現,不僅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還有許多家庭因為投入巨大效果微弱而對教育狀況產生不滿情緒。合理地規劃個人教育,可以大大的減少教育投入,讓學生健康成長。

圖書目錄

第一章個人教育規劃師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1)
第一節人教育規劃師服務模式簡析(4)
第二節個人教育規劃師的社會功能(8)
第三節個人教育規劃師的作用和服務內容(11)
第二章個人教育規劃服務平台的建立(17)
第一節個人教育規劃服務的贏利模式和規劃師的收入模式(19)
第二節培養中國第一代個人教育規劃師(23)
第三節個人教育規劃的服務流程(29)
第四節個人教育規劃師工具庫(33)
第五節個人教育規劃服務團隊的規章制度建設(37)
第三章個人教育規劃師必備的實務勝任能力(43)
第一節PEP認證勝任能力標準(44)
第二節知識結構(47)
第三節個人教育規劃師的溝通能力(51)
第四節實務技能(59)
第四章尋找並影響你的客戶(63)
第一節誰是你的客戶(64)
第二節客戶需求解析(67)
第三節如何尋找有專業個人教育規劃需求的客戶(72)
第四節與客戶的初次面談(78)
第五章教育投資的財務匹配與子女教育金規劃(87)
第一節客戶教育投資信息的收集(88)
第二節客戶的個人教育規劃目標和願望(97)
第三節客戶教育價值觀的建立(99)
第四節信息收集下的系統分析與教育金規劃(103)
第五節其他注意事項(111)
第六章分析和評估客戶的教育投資狀況(115)
第一節家庭或個人教育投資矩陣分析(116)
第二節投資人家庭基本信息SWOT分析(122)
第三節客戶的目標SMART分析(126)
第四節投資項目活動進程管理WBS分解(130)
第七章個人教育投資風險管理(133)
第一節個人教育投資風險管理簡述(134)
第二節如何幫助客戶識別風險(141)
第三節個人教育投資風險評估(146)
第四節個人教育投資風險規劃(154)
第五節風險管理效果評估(158)
第八章如何為客戶建立教育投資架構(161)
第一節個人教育規劃師要有正確的教育投資理念(162)
第二節現代投資理念對個人教育規劃的啟示(165)
第三節個性化的個人教育規劃(167)
第四節建立教育投資構架(169)
第五節教育投資配置(173)
第九章個人教育規劃方案中的其他專業性問題(177)
第一節個人教育規劃結構上的問題(178)
第二節個人教育準備金中的一些專業性問題(183)
第十章制定和解說個人教育規劃書(191)
第一節制定個人教育規劃書的一些基本原則(192)
第二節個人教育規劃書的主要內容(196)
第三節解讀個人教育規劃書(203)
第十一章個人教育規劃的執行(205)
第一節教育產品的選擇和購買(206)
第二節簽署《持續教育規劃服務協定》(211)
第三節完成客戶的檔案建設(217)
第四節總結性面談(222)
第十二章持續教育規劃服務(225)
第一節持續教育規劃服務的內容(226)
第二節教育規划過程中的結果評價(233)
第三節針對變化所提供的分析和建議(236)
主要參考文獻(246)
後記(248)

序言

進入新經濟時代後,世界各國均認識到人才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是最重要的驅動力,也成為國家核心的戰略之一。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同樣將人作為最重要的因素,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滿足社會多方面的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國家人才戰略的根本在於教育,2010年7月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著重強調了“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發展最根本的事業”。
創新是新經濟時代的特點,面對不斷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變得更加多樣化、複合化,繼而對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和方式提出了極大的挑戰。為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的變化,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公布更加有力地推進了這一變革過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教育要“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為了能達到這一目標,一方面,要求不同教育階段的教育工作者們要依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相應的教育,也就是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所倡導的“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要求各教育階段的學生必須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後續的發展方向,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達成教學目標。而從目前各高等院校、各中國小校以及廣大社會辦學機構的現狀來看,以上兩方面恰恰是目前教學實踐中的空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個人教育規劃師”教師職業培訓項目應運而生。
一、項目起因與意義
一個國家的教育規划起源於何時?各國學者都有不同的見解。教育規劃的現代形式首先出現在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傳到西方,隨後又傳到了第三世界國家。20世紀50年代以後,各國教育部門才冠名以“規劃”並配備規劃人員,制定教育規劃才成為各國普遍的做法。
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育規劃特點,以行政指令為導向,特別注意對課程的意識形態控制,強調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相結合,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兒童教育與成人教育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與生活相結合,教育與實踐相結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60—1962年召開了一系列的相關會議,為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制定跨國的地區性教育規劃,因此各國全國性的教育規劃機構紛紛建立,各種形式的教育規劃也相繼出台。
·前言·教育規劃在整個社會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使國家的資源利用者、開發者、管理者的技能不斷更新,使整個社會的技術含量、智慧型含量和精神價值的含量不斷提高,使一個國家整體的民族素質從中不斷獲益和增強。
對於個人而言,教育規劃是終生教育的組成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諸多檔案中多次強調指出: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不斷接受不同層面、不同程度的教育培訓。21世紀是終生教育的世紀,知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更新,靠經驗、靠資歷、靠一勞永逸的文憑能勝任工作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對於我國現階段而言,個人教育規劃工作更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情。一方面,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完善,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提高,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重點強調的“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在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另一方面,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緻,職業方向的選擇越來越豐富,同時對人的整體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人民需要更加多樣化的知識內容和學習方式,終生學習的理念已為絕大部分人所接受,為了提高個人的生活水平與質量,個人需要為自己制定一個良好的教育規劃。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在教育上的投入也越來越大,但由於目前國內缺乏個人教育規劃方面的指導,大部分的投入都是盲目的、功利性極強並且缺乏目標與規劃的,結果導致持續增長的個人教育投資與盲目選擇間的矛盾日益顯現,不僅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還有許多家庭因為投入巨大效果微弱而對教育狀況產生不滿情緒,造成了許多令人痛惜的悲劇。
為回響胡錦濤總書記“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號召,為上述矛盾尋求解決方案,我們認為需要在教師中發展“個人教育規劃師”隊伍,並開展相關培訓。“個人教育規劃師”教師職業培訓項目將指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長與發展方向來制定合適的教學內容與計畫,提高教學質量。制定教育規劃後,學生有了明確的方向與計畫,能減少許多盲目的、功利性的學習投入,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減輕了親職教育的經費壓力,讓學生能夠健康地成長。
另外,隨著“個人教育規劃師”——教師職業培訓項目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群體認識到個人教育規劃對人的一生髮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能帶動更多的人員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推廣,並參與到實踐之中,這樣不僅能提供眾多的就業崗位,也能真正地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個人教育規劃問題,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項目背景資料
背景一:中國家庭目前教育投入的現狀
【文摘1】教育投入占家庭收入比例不斷上升
在2007年度城鄉居民生活質量調查中,零點研究諮詢集團對3355名城鄉居民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四成(41.8%)居民認為“與所受到的教育質量相比,當前的教育花費是不值得的”,認為教育花費物有所值者僅占16%,學歷越高認為“不值得”的比例越高。
首先是教育花費的絕對金額太高,尤其對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從國小、中學教育到大學專科、本科、研究生教育,每一個階段都可能耗盡家庭的全部積蓄,甚至還可能要舉家負債。在這方面,政府雖然連年加大教育投入——統計顯示,全國財政用於教育支出,2003—2007年累計達2.43萬億元,比上一個五年增長1.26倍,但相比需求而言,仍是遠遠不夠的。據調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教育成本僅低於飲食營養費,占子女費用的平均比重為21%。但是自子女讀高中起,教育費用在子女總支出中的比重超過飲食營養費的比重,這一比重在高中階段為34%,大學階段則為41%。
2006年,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親職教育花費已接近家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農村家庭每年用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花費連續兩年增長率超過20%。城鄉貧困人群中有40%~50%的人說“家裡窮,是因為有孩子要讀書”。
隨著就業難的加劇,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也一降再降。北京大學相關課題組對200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大學畢業生月起薪平均值為1798元,50%的畢業生月起薪為1000~2000元,80%的畢業生月起薪為800~3000元,90%的畢業生月起薪為700~4500元。
這正是人們認為教育花費不值得的另一個原因:日漸降低的職場起薪,相對不斷攀升的學習費用,讓家長們感覺高等教育的回報明顯變低了。為上大學不惜血本甚至傾家蕩產,最終的收益可能還不夠一個家庭恢復元氣,更別說給家裡帶來收益了。畢業即失業,或只能拿1000多元工資的現實,越來越打擊著眾多農村貧困家庭。
期望和現實的反差增大,這很可能使得一些農村和城市弱勢群體家庭放棄或降低教育投資,而這會對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刺激,使得人們對教育調節社會貧富分化的功能失去信心,這不僅會使一大批“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優秀青年喪失深造機會,進而造成國家人才的直接損失,最終也勢必影響到我國的國家綜合競爭力和社會的和諧。
【文摘2】盲目的功利性教育推動課外培訓市場序發展
中國自古以來重教興學的熱情,對於學歷和功名的重視,形成了獨特的社會文化氛圍,成為推動應試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長期以來,公眾對子女升入名校抱有的狂熱期待催生了蓬勃興旺的中小學生課外培訓市場,它發展迅猛,備受爭議,也成為一個不可迴避、必須面對的現實。
據一些機構統計,目前國內每年參加少兒培訓的規模超過300億人次,並且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每年參加各類培訓的少年兒童超過1億人次。IT培訓、英語培訓、管理培訓和少兒教育已成為目前培訓教育業的支柱。
激烈的競爭和國家的人才選拔機制激發了家長讓孩子參加課外培訓的需求。杭州市城調隊對市區1000戶市民家庭開展的有關校外教育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6.6%的家庭認為校外教育很有必要,有43.2%的家庭認為有必要,兩項比例相加高達79.8%。
在巨大市場利益的誘惑下,沒有一家著名培訓機構能夠置身事外,它們紛紛在公開或者內部場合強調青少年發展戰略的重要性,實際上就是千方百計地把青少年從學校課堂拉入培訓機構課堂並且讓家長承擔更多的費用。背景二:學校教師人才結構需要從單一向多元轉化
【文摘3】應試教育下教師角色的工具化
隨著社會的轉型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生產中盛行的“工具化”思想被套用到教育活動中,甚至成為日常教育活動的原則。這種“工具化”使教育工作失去了靈活性、多樣性,同時也使教師的角色在逐步工具化。
本來,教師面對著生動活潑的學生,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促進學生重視個性發展。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變成應付考試的僵化機構,現代教師的目標主要定位於要想盡辦法提升學生考試能力,師生交往關注的焦點是如何提高學生考試能力,考出好成績。為社會培養合格公民與優秀人才的公共意識淡化,這樣教師角色也被工具化了。
在追求考試分數、幫助學生考上名牌大學的目標的驅使下,教師的重要角色是監督學生不斷地做作業與做試卷,學生的日常生活時間都被教師所占據,教師來安排學生的學習、生活、休息。學生為了考上理想大學,也不敢怠慢、鬆散,也不去想與考試關的事情。在這種情形下,教師是在扮演“考試警察”的角色,教師成了為社會製造學習機器的工具。在追求學生理想的考試成績的目標下,教師關注的興奮點不斷發生著變化,教師逐漸缺少了教育活動的自主性。
在這樣的應試教育環境下,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單一,越來越工具化,被“千篇一律”了,從而缺乏鮮明的個性色彩。經過各種外在強加的“工具化”培訓,教師像被洗腦一樣,思想變得都一樣,失去了個人特點和個人風格,失去了主體性,變成一個個被工具化的教育“模板”。
【文摘4】現代教師的角色需要多元化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對傳統教師角色的最好概括: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單純的傳遞和接受關係;學生很少能夠從其他渠道獲得知識;教師在知識、技能、道德等多方面是權威;師生關係單一;教師的角色也單一。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社會急劇變革,計算機及信息技術也廣泛地被套用到教學中來,師生之間已經不完全是單純的傳遞和接受關係了;學生可以從其他渠道獲取知識,有時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師知道的還要多;教師的權威地位也受到了威脅;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不那么單一了;教師的角色也多元化了。
在現代社會,教師作為文化傳承的執行者的基本職能並沒有變,他們卻不再像以往那樣直接以權威的身份向學生傳遞知識和經驗了,而是通過間接的方式實現文化傳遞,他們以各種方式調動和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環境中進行探索,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傳遞者,而有可能同時作為學生的同伴、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和幫助者等,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向多重化方向發展。如美國教師教育協會提出教師應該具備的十種角色:組織者角色、交流者角色、激發者角色、管理者角色、革新者角色、諮詢者角色、倫理者角色、職業角色、政治角色和法律角色。
現代教師的角色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 設計者。
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教材和教具,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生和教材之間的相互作用。作為設計者,教師要考慮三個問題:教學目標是什麼?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來實現這一目標?選擇什麼樣的測驗手段來檢驗教學效果?
(2) 指導者。
這裡所謂的指導者包括兩種:一種是教師按照自己的活動方案主動向學生提供一些信息,這一過程類似於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職能;另一種是學生在對一定的問題情境進行探索的時候可能會碰到一些問題,出現信息缺乏的情況,這時候學生主動向教師尋求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更為主動。
(3) 促進者。
教師要通過激發學生動機、為學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輔導、支持和示範等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學習更深入。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的支持逐漸減少。
(4) 組織者和管理者。
教師要進行教學環境的控制和管理,組織課堂教學,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5) 夥伴。
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友好融洽的關係,了解學生的需要、學習特點、興趣愛好等,以保證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討論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6) 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師要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方案。另外,教師還要從事一些與自己的教學有關的科學研究,從理論上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我國的學校中,目前教師所承擔的角色還很欠缺,教育行業人才結構單一。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更是要求教師除了“教書”,更要“育人”,要擔任學生的“教育心理諮詢師”,擔任家長的“親職教育指導師”,然而在目前,大多數教師只承擔了知識灌輸也就是“授業”的角色,其他角色大都處於缺失狀態。
“個人教育規劃師”教師職業培訓項目的推出,正是對教師角色多元化的補充,改變教育行業人才結構單一的現狀,解決現在大部分教師所難以承擔的新時期的個人教育規劃問題。
三、項目培訓對象
“個人教育規劃師”教師職業培訓項目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就業指導教師、輔導員,中國小政教教師、班主任,幼稚園教師,社會辦學機構的從業人員,高等學校學生,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且欲從事個人教育規劃工作的人員。
四、項目培訓內容
關於個人教育規劃的許多問題其實我們早已經司空見慣,比如,“孩子要上特長班了,上舞蹈班還是美術班?上哪裡的?如何選擇?”“孩子高考結束了,上什麼大學?報什麼專業?”“孩子過兩年就要高考了,哪種升學途徑最適合我的孩子?如何選擇?”“高考不理想,招生廣告一大堆,何去何從?如何選擇?”“我想讓我的孩子出國留學,現在怎樣進行教育投資,到時候才會湊齊留學費用?”“我想改變我目前的生活,我對目前的職業不滿意,選擇什麼樣的教育項目最適合我?”另外還有教育保險等方面的問題。
要解決以上問題,就需要個人教育規劃師運用所掌握的教育學、心理學、投資學、保險學的專業知識,對受教育者的教育目標、教育手段、教育途徑、教育投資等方面進行個性化規劃,其主要課程內容注重系統性和實踐性。
“個人教育規劃師”教師職業培訓項目分為個人教育規劃師崗位專業通用知識、崗位操作實務和崗位案例分析三個部分。個人教育規劃師培訓實質上是一種“新職業、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的職業培訓”,同時也是一種“創業培訓”。在知識要求方面包括但不限於教育學、心理學、投資學、保險學、公共關係學和教育政策與法律法規。
1. 崗位專業通用知識
崗位專業通用知識著重於個人教育規劃的價值認知及個人教育規劃師的崗位職責認知。
2. 崗位操作實務
崗位操作實務著重於個人教育規劃的各環節訓練,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如何與受教育者本人進行充分溝通,確定受教育者對教育目標、教育手段、教育途徑、教育投資的期望。
(2) 如何根據受教育者本人需要,確定教育規劃的方向。
(3) 如何在熟悉國家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對受教育者本人進行專業諮詢。
(4) 如何運用專業知識調研各地區不同層級的國家教育和業餘培訓機構,從而確定對受教育者有幫助的機構。
(5) 如何運用專業知識對受教育者本人進行相關專業測試,並出具測試報告。
(6) 如何依據測試報告和受教育者本人需要對受教育者的教育目標、手段、途徑進行個性化規劃。
(7) 如何幫助受教育者以未來教育為目的進行教育投資組合規劃。
(8)如何幫助受教育者以未來教育為目的進行教育保險規劃。
(9) 如何列定個案工作進度,以保證按期完成個人教育規劃建議書(文本)。
(10) 如何根據個人教育規劃建議書(文本)所列項目內容,幫助受教育者選擇不同層級國家教育和業餘培訓機構參加相關學習。
(11) 如何指導和協調個人教育規劃建議書(文本)的呈現過程及以建議書為基礎的實施過程的相關人員的工作。
(12) 如何定期了解接受諮詢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要。
3. 崗位案例分析
崗位案例分析著重於具體案例的實際運作。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能夠掌握個人教育規劃的基本方法、流程以及實際的運作方式,以達到基本崗位要求。
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委託編著了這本《個人教育規劃師實務概論》,感謝教育部領導和專家們的信任!希望這本書成為拋磚引玉之作,讓大家共同關注我國第一代個人教育規劃師群體的誕生!
是為前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