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化歷史想像力的生成》是201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超。
基本介紹
- 書名:個人化歷史想像力的生成
- 作者:陳超
- ISBN:978-7-301-24898-0
- 頁數:420
- 定價:¥58.00
- 出版時間:2014-10-22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 書號:24898
- 版次:1
- 字數:378 千字
- 叢書名:新詩研究叢書
內容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的論述中心是先鋒詩歌的"個人化歷史想像力"如何生成以及進一步自覺深化的可能性。個人化"歷史想像力",是指詩人從個體主體性出發,以獨立的精神姿態和個人話語修辭方式,去處理生存、歷史、文化、語言和個體生命中的問題,使詩歌得以在文學話語與歷史話語,個人化的形式探險與宏闊的人文關懷之間,建立起一種更富於異質包容力的、彼此激活的能動關係。著者以"個人化歷史想像力"作為一種寫作向度和闡釋策略,對先鋒詩的現狀、歷史發展脈絡、某些詩人的創造特性,做了深入的探尋和理解,為當代詩的寫作和讀者的知覺,提供出某種理論力量。
目錄
先鋒詩歌20年:想像力維度的轉換
——以詩歌的“個人化歷史想像力”為中心
先鋒詩的困境和可能前景
傳媒話語膨脹時代的詩歌寫作問題
烏托邦和聖詞的消解
——兼論如何解讀、傳釋“消解聖詞”的詩歌
近年詩歌批評的處境與可能前景
——以探求“歷史一修辭學的綜合批評”為中心
從“純於一”到“雜於一”
——西川論
“反詩”與“返詩”
——于堅論
女性意識及個人的心靈詞源
——翟永明論
大地哀歌和精神重力
——海子論
敲響的火在倒下來
——駱一禾詩歌簡論
“X小組”和“太陽縱隊”:三位前驅詩人
——郭世英、張鶴慈、張郎郎詩歌論
讓詩與真互贈沉重的尊嚴
——北島詩歌論
論現代詩的結構意識
論元詩寫作中的“語言言說”
危險而美妙的平衡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詩歌的啟示
話語斜坡
詩藝清話
——意味和聲音
回望80年代:詩歌精神的來路和去向
——陳超訪談錄
擊空明兮溯流光
——外國文學與我的青少年時代
——以詩歌的“個人化歷史想像力”為中心
先鋒詩的困境和可能前景
傳媒話語膨脹時代的詩歌寫作問題
烏托邦和聖詞的消解
——兼論如何解讀、傳釋“消解聖詞”的詩歌
近年詩歌批評的處境與可能前景
——以探求“歷史一修辭學的綜合批評”為中心
從“純於一”到“雜於一”
——西川論
“反詩”與“返詩”
——于堅論
女性意識及個人的心靈詞源
——翟永明論
大地哀歌和精神重力
——海子論
敲響的火在倒下來
——駱一禾詩歌簡論
“X小組”和“太陽縱隊”:三位前驅詩人
——郭世英、張鶴慈、張郎郎詩歌論
讓詩與真互贈沉重的尊嚴
——北島詩歌論
論現代詩的結構意識
論元詩寫作中的“語言言說”
危險而美妙的平衡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詩歌的啟示
話語斜坡
詩藝清話
——意味和聲音
回望80年代:詩歌精神的來路和去向
——陳超訪談錄
擊空明兮溯流光
——外國文學與我的青少年時代
後記
· · · · · ·
· · · · · ·
叢書信息
新詩研究叢書 (共24冊), 這套叢書還有 《中國現代解詩學的理論與實踐》,《為鳳凰找尋棲所》,《詩歌在解構的日子裡》,《變形詩學》,《為新詩賦形》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