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墓與廟,位於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史官鎮楊武村。廟平面呈方形,占地11340平方米。廟始建年代無考,傳說漢代建冢,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年)曾對墓及廟進行維修。
倉頡墓與廟前部為祠祀建築,後部為墓冢。廟門向南,中軸線上有照壁、山門、前殿、報廳、中殿、後殿(寢殿),以及倉頡墓,兩側配列鐘樓、鼓樓、社房、廂房等。倉頡墓墓冢四周用八角牆垣,東、西設出入口。廟內有碑石18通。在戲樓後台的牆上有多幅人物寫意畫和清代戲班留下的題記,成為戲劇史研究的寶貴資料。
2001年6月25日,倉頡墓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倉頡墓與廟
- 地理位置: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史官鎮楊武村
- 所處時代:明、清
- 占地面積:11340 m
- 保護級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5-0416-3-222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照壁,山門,戲樓,前殿,正殿,墓園,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據廟碑記載:東漢延熹五年(162年)已具相當規模。
宋明兩代各有修繕擴建。
明正德七年(1512年),建照壁、山門。
據《白水縣誌》記載,民國八年(1919年)重修照壁。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朱慶瀾將軍增修墓周磚砌圍牆及東西磚雕門。
1991年,白水縣人民民眾捐資修造一尊倉頡泥塑造像。
建築格局
倉頡廟北屏黃龍山,南望洛水河。現存廟宇為清代重修,占地17畝。倉頡廟平面呈梯形,前寬後窄、主體建築由南向北現有照壁、山門、東西戲樓、獻殿(前殿)、報廳、正殿(中殿)、寢殿(後殿)及倉頡墓園。附屬建築有東西戲樓、左右耳房、鐘鼓樓、東西廂房和更衣、造餐二室。整休均勻對稱布局,北高南低。
主要建築
照壁
照壁位於倉頡廟大門口平台上。據史料記載創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年),後歷經風雨滄桑,在清末時已破敗不堪,民國八年(1919年),白水縣民眾自發集資又重修了照壁。照壁也稱影壁,古代用以計時。照壁在有些地方還很多,基本上是用來保護風水的。照壁修好後,廟前面的史官村的村民認為照壁將倉頡廟流向他們村的靈氣、神氣全擋住了,堅決要求拆掉照壁,後來經商議後決定,在照壁下面開個小洞,目的是讓風水透過照壁流向史官村,因此,便形成了這一風格。照壁中間的磚雕為一獨角猛獸,稱之為獨角獸,又名“廌”音制,倉頡造“法”字便是根據獨角獸而造的,意為“廌”頂去不平使其呈水平狀謂之為法。
山門
山門是一座高台建築,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年),是廟內較為宏偉醒目的建築,承台下開三門,兩小一大。台上有5間門樓,門樓兩側為雕木花木製隔扇。山門設有台階,可拾階而上直達頂樓,也是每年廟會期間,人們登高覽勝的場所。
戲樓
戲樓緊鄰山門左右,為清代所建。在戲樓後台的牆上有多幅人物寫意畫,也有清代不少戲班留下的題記。
前殿
前殿與兩戲樓相對,硬山屋面。殿內曾懸掛著于右任先生書寫的一幅“文化之祖”匾額,毀於“文革”時期。通過此殿,進人謁拜祭祀區域,前有報廳,顧名思義,報廳為倉頡廟的祭拜者報到的地方。拱頂代替大梁,建築結構較為特殊。報廳左有青龍柏,右有白虎柏。在前殿和報廳內牆繪以壁畫,大都表現“織女牛郎”“神州三俠”“丹友八士”等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及耕樵漁讀、琴棋書畫等內容。
正殿
正殿五開間,與寢殿以面道相連,硬山頂帶前廊。殿內正北開門,寢殿緊貼蔡園而建,也是倉頡廟院內的主體建築,從建築形式和梁架結構來看,為倉頡廟內現存建築中最早的座。外觀立面明三暗五,檐柱為八棱石柱,側角極大。前檐採用大闌額,不設普柏枋,呈元代建築風格。殿內正中端塑一尊倉頡泥塑造像,神態安詳。據《論衡》載“倉頡四目,為黃帝史”,因此,倉頡神像額上比常人多出兩目,寓意倉頡的聰靈、敏銳的觀察力及首創文字的艱辛。原塑像毀於“文革”時期,現存為1991年當地的民眾捐資修造。寢殿內牆壁畫保存情況較其它建築為好,從風格上看,繪於明末清初,主要反映黃帝降炎帝,破蚩尤,屈軼指佞,龍鱗相鬥等黃帝統一華夏的創業歷程,也有頌揚黃帝賜衣,隸首造律呂,西陵製衣,權衡度量等開創華夏文明豐功偉績的內容,同時也反映了石樓造字、鬼哭龍藏、天雨粟等關於倉頡造字的民間傳說故事。
墓園
倉頡墓“延熹五年”所立。倉頡冢碑今尚保存完好,明以後,曾多次維修,現墓周磚砌圍牆及東西磚雕門系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朱慶瀾將軍增修。墓冢為一圓錐形,周長18米,高4.5米,外設六角形磚砌花牆,東西開門。倉頡墓東西兩門上的雕刻,更是風騷獨領。特別是東門門楣和柱側的飾物,一行行,一疊疊,瓜果花卉,飛禽走獸,形體玲瓏。
文物遺存
倉頡廟曾保存有大量碑刻,東漢延嘉五年的《蒼頡廟碑》是關於倉頡廟歷史最早的碑石記載。原立於倉頡墓道旁,宋仁宗時(1023年),移至寢殿東側,1972年,又遷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內。廟內原還藏有的前秦建元四年(368年)《光武將軍碑》(又名《立界山石祠碑》)《關中金石記》等數通名碑石,現均收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內。
倉頡廟內現存碑石16通,其中立於前殿的乾隆十九年(1754年)《倉頡聖鳥跡書碑》上書528個字,由當時白水知縣梁善長摹寫。相傳此28個字為倉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之本形。字形若圖若畫,難以辨認。據上海書店1984年翻印宋代王著《淳化閣帖》中將這28個字譯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義家,受赤水尊,戈矛斧吊”。
歷史文化
- 相關傳說
倉頡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個歷史人物,生卒年月不詳。相傳倉頡死後葬於武莊村,據廟東1里有餘。上古之時,軒轅皇帝創姓氏、作甲子、制曆法、創算術、制音律、養蠶、製衣,開創華夏文明,其中最重要一項是創造文字。當時人們蒙昧未開,結繩記事,甚為不便,年久月深,難以辨識,黃帝遂令史官倉頡造字,倉頡出遊天下,遍訪智者,歷時3年,於是“窮天下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府察龜文烏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綱鑑易知錄》載:“帝命倉題為左史,詛誦為右史。倉頡見鳥曾之跡,依類象形面制字。”
隨著歷史的推移,軒轅黃帝的逐漸神化,倉頡也被形容為“生面能書”“四目靈光"“造字聖人”等。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倉頡應是始創文字的收集和整理者,正如《辭源》中解釋的,“文字是在社會長期生活逐漸產生、形成的,不可能由一人獨創。倉頡可能是整理文字的一個著名人物”。
- 古柏
古柏眾多是倉頡廟的一大特點,也是倉頡廟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院內生長的古柏中,樹齡千年以上的就有40餘棵,形成了倉頡廟除廟院建築群外的又有一景觀。長期以來,人們將千百年來有關黃帝、倉頡的神奇傳說賦予了這些千年古柏,頌揚倉頡的睿德和開創中華文明的功績,抒發懷古之情。當地的人們根據各個柏樹的位置、枝體造型、規模大小,寄寓不同的民間故事和內涵。根據方位的有“青龍”“白虎”;以傳說故事而命名的有“驚賊”“蓮燈”“不進”;以造型得名的更是為數眾多,有“垂枝柏”“飛檐走壁柏”“二龍戲珠柏”“風凰柏”“喜鵲柏”“孔屏柏”“獅子柏”“猴頭柏”“靈芝柏”等;從植物共生的角度命名的有“柏抱槐”“柏抱桑”“枝梅”“單龍戲牡丹”等。“魁星點元”柏,高17米,樹圍6.8米,為蒼頡廟柏樹之冠,相傳為倉頡手植柏。倉頡廟古建群及柏樹群構成了一個整體,共同傳承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
- 穀雨廟會
在白水縣,相傳,農曆24節氣中的穀雨節也由於倉頡堅韌不拔的毅力感動了玉帝,特下穀子雨以示酬謝,每年蒼頡廟舉行穀雨廟會,祭祀倉頡,為期7—10天。
- 西北野戰軍指揮部舊址
西北野戰軍指揮部舊址位於倉頡墓與廟景區內,建成於2018年12月,現建有中共西北野戰軍第一次黨代會紀念展廳、警衛室、指揮部舊址、通訊室、紅色教育報告廳等多個展室,共占地300餘平方米。2020年12月,被市紀委監委命名為第三批市級廉政教育基地。
1949年1月11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西北野戰軍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白水縣武莊村倉頡廟召開。參加會議的有,西北軍區司令員賀龍,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副政委習仲勛,副司令員張宗遜、趙壽山,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等代表共113人。會議期間,全體代表經過討論,一致擁護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決策,並於23日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第一次黨代表會議總決議》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第一次黨代表會議關於提高自覺紀律的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第一次黨代表會議關於地方民眾工作的決議》等重要檔案。
白水縣紀委監委挖掘西北野戰軍在白水大地上的廉政紀律、廉潔故事建成了白水縣黨員幹部廉政教育基地。全面展示了《西北野戰軍第一次黨代表會議關於提高自覺紀律的決定》、廉政故事“掛像”、“倉頡廟告示”、《入城紀律守則》等從嚴治軍的廉政故事。基地共接待黨員幹部民眾1萬餘人次。
文物價值
倉頡墓與廟的戲樓後台的牆上有多幅人物寫意畫,也有清代不少戲班留下的題記,成為戲劇史研究的寶貴資料。
文物保護
1992年4月20日,倉頡墓與廟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倉頡墓與廟的保護範圍為:重點保護區:墓冢和廟內建築、古柏。一般保護區:廟院牆內。建設控制地帶:同一般保護區。
2001年,陝西省撥文物保護專款,對倉頡墓與廟的前、中。後三座殿進行了維修,同時對其彩繪和殿內壁畫進行了化學加固。
2001年6月25日,倉頡墓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8月29日,渭南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渭南市倉頡墓與廟保護條例》,並於2020年5月1日起正式開始施行。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倉頡墓與廟位於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史官鎮楊武村。
倉頡墓與廟
- 交通信息
西安至白水長途車,轉乘白水縣城乘開往史官鎮的中巴車,在史官中學下車可達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