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餉是漢語辭彙,拼音是fèng xiǎng,舊指官兵的俸祿和糧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俸餉
- 拼音:fèng xiǎng
- 注音:ㄈㄥˋ ㄒㄧㄤˇ
- 文獻記載:《廣陽雜記》
俸餉是漢語辭彙,拼音是fèng xiǎng,舊指官兵的俸祿和糧餉。
俸餉是漢語辭彙,拼音是fèng xiǎng,舊指官兵的俸祿和糧餉。...... 俸餉編輯 鎖定 俸餉是漢語辭彙,拼音是fèng xiǎng,舊指官兵的俸祿和糧餉。...
機構名。八旗都統衙門內部機構之一。掌本旗領支俸餉事宜。...... 乾隆六年(1741)定製,額設俸餉房參領(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旗各一人)、章京(旗各二人)、驍...
清官署名。屬戶部,科稱俸餉處。乾隆十三年(1748年)置。掌八旗官兵俸餉及賞恤,並管八旗戶籍檔冊。...
清朝八旗中掌支俸餉之機構。設參領,滿洲、蒙古、漢軍八旗每旗各一人,共二十四人。章京,每旗各二人,共四十八人。驍騎校,每參領下一人,即滿洲四十人,蒙古...
俸通奉,《史記·蕭相國世家》:“吏皆送奉錢三。”奉即俸,俸祿,俸錢之意。...... 又如:厚俸;俸錢(官吏所得的薪金);俸餉(官兵的俸祿和糧餉);俸薪(年俸...
奉餉,讀音為fènɡ xiǎnɡ,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俸餉。奉,通“ 俸”。...... 奉餉,讀音為fènɡ xiǎnɡ,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俸餉。奉,通“ 俸”...
八旗俸餉處,清官署名。屬戶部,科稱俸餉處。乾隆十三年(1748年)置。掌八旗官兵俸餉及賞恤,並管八旗戶籍檔冊。...
兵餉,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bīng xiǎng,釋義為軍人的薪俸。......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在京每歲需用兵餉列後: 盛京 俸餉銀八十五萬二千六百...
廉俸司,機構名。清末度支部所屬機構之一。...... 光緒三十二年(1906) 置,掌稽核京內外王公百官與駐防官兵之俸餉、養廉及養贍、紅白事賞項,以及各衙門之經費...
fèng duàn ㄈㄥˋㄉㄨㄢˋ 俸緞(俸緞) 作為俸祿支付的緞匹。《清會典事例·戶部·俸餉》:“ 杜爾伯特 等部落汗、親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
俸冊是漢語辭彙,讀音為fèng cè ,意思是記載官吏薪俸的簿書。...... 俸冊記載官吏薪俸的簿書。《清會典事例·戶部·俸餉》:“ 盛京 等處旗員,於俸冊過部...
財政名。即官俸及役食銀兩。清代戶部每年額定支出之銀有十五大項,此為其中之一。清制,京城各衙門俸工役食,歸戶部陝西清吏司八旗俸餉處專核;外省文官,均按品...
薪俸,基本解釋, 薪水,俸給的合稱,詳細解釋,薪金。...... 又如:厚俸;俸錢(官吏所得的薪金);俸餉(官兵的俸祿和糧餉);俸薪(年俸和月薪)舊指官吏任職的年資...
財政名。凡某項收入之銀兩留於某處,歸入他項應發放之款內,如發放官兵俸餉,或支給吏役工食銀兩等等, 即為搭放銀。參見“搭放”。1 ...
領催 佐領下皆有設定,由馬甲、閒散內優秀者禮之 暫缺 撥什庫 專司登記檔案及支領俸餉諸務 [29] 驍騎校 佐領之下 正六品 分得撥什庫 暫缺 馬甲 騎兵,又...
根據史書記載:清朝官員的薪俸非常微薄,一品官(相當於現代的正部級以上官員)的俸銀每年不過一百八十兩,每月只到十幾兩銀子(京官有所謂“恩俸”,即照原俸餉另給...
福建司兼稽直隸民賦,天津海稅,東西陵、熱河、密雲駐防俸餉,司乳牛牧馬政令,文武鄉會試支供,五城賑粟。湖廣司兼稽奉省廠課,荊州駐防俸餉,各省地丁耗羨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