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學教程(第二版)》吸收當代修辭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別是作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系統闡述了漢語修辭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分析漢語修辭手段、修辭方法的結構和功能,概括了修辭交際的基本規律,行別是社會心理規律,揭示了話語建構和語語理解論和方法,簡要概括了漢語修辭學研究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
基本介紹
- 書名:修辭學教程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25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1245309
- 作者:陳汝東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532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修辭學教程(第二版)》吸收當代修辭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別是作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系統闡述了漢語修辭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分析漢語修辭手段、修辭方法的結構和功能,概括了修辭交際的基本規律,行別是社會心理規律,揭示了話語建構和語語理解論和方法,簡要概括了漢語修辭學研究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本書力求集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前沿性於一體,達到體系合理、觀點鮮明、語料豐富生動。對提高大學生的漢語修辭只是和理論水平,建構有效話語、提高學術素養等,具有積極作用。
《修辭學教程(第二版)》適合用作大學修辭學課教材,也可作為大學漢語修辭學通選課教材,同時適合修辭學愛好者、研究者閱讀。
《修辭學教程(第二版)》適合用作大學修辭學課教材,也可作為大學漢語修辭學通選課教材,同時適合修辭學愛好者、研究者閱讀。
作者簡介
陳汝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修辭學理論與套用、傳播學理論與套用。出版著作6部,代表作為《傳播倫理學》。
圖書目錄
修辭學教程(第二版)目錄
第一章修辭學概說
第一節修辭概說
一、修辭——古老的傳統
二、修辭的緣起和歷史沿革
三、修辭行為
四、修辭行為的屬性
五、修辭觀中的幾種偏頗
六、修辭行為的目的與功能
七、修辭行為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修辭學概說
一、修辭學
二、修辭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三、修辭學的學科屬性
第三節修辭學與當代社會
一、多維視野中的修辭學
二、修辭學的科學地位
三、修辭學與當代社會發展
第二章修辭手段
第一節修辭手段及其類別
一、修辭手段
二、語言手段和非語言手段
三、語音、語義及形式手段
四、平實手段和藝術手段
五、修辭手段的行為類別
第二節語音及其修辭功能
一、漢語語音的特點
二、諧音功能
三、韻律功能
四、節奏功能
五、語篇功能
六、風格功能
第三節詞語及其修辭功能
一、詞語的修辭功能類別
二、詞語的意義與功能
三、詞語的修辭功能
第四節詞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一、詞語的語體標示功能
二、詞語的風格標示功能
三、詞語的角色標示功能
四、詞語的態度標示功能
五、詞語的形象標示功能
六、詞語的行業標示功能
七、詞語的時代標示功能
八、詞語的地域標示功能
九、詞語的語域標示功能
十、詞語的文化標示功能
十一、詞語的各種附加功能之間的關係
第五節熟語及其修辭功能
一、慣用語及其修辭功能
二、成語及其修辭功能
三、諺語及其修辭功能
四、格言及其修辭功能
五、歇後語及其修辭功能
六、俗語及其修辭功能
七、熟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第六節句式及其修辭功能
一、句式的語氣變化
二、句式的主被差異
三、句式的肯否錯綜
四、句式的長短調整
五、句式的整散匹配
六、句式的鬆緊處理
七、句式的雅俗分化
八、句式的文白選擇
九、其他類型的句式
十、各種句式的雜糅
第三章修辭方法
第一節修辭方法及其分類
一、修辭方法的內涵
二、修辭方法的類別
第二節形式化修辭方法
一、兩兩相對法——對偶
二、一貫而下法——排比
三、一唱三嘆法——反覆
四、首尾蟬聯法——頂真
五、迴環往返法——回文
第三節意義化修辭方法
一、形象生動法——比喻
二、簡潔幽默法——借代
三、生動活潑法——比擬
四、虛張聲勢法——誇張
五、含蓄委婉法——雙關
六、新異感受法——移就
第四章修辭規律
第一節修辭規律及其研究
一、修辭規律的性質
二、修辭規律的作用
三、修辭規律研究概述
四、修辭規律
第二節修辭應符合漢語的結構規律
一、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音和文字規範
二、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法規範
三、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義規範
第三節修辭應符合語體規範
一、語體及其成因
二、語體研究溯源
三、漢語的語體規範體系
四、修辭應切合語體規範
五、語體的滲透與交叉
第四節修辭應切合風格要求
一、語言風格
二、語言風格的類型
三、語言風格與修辭的關係
四、修辭應切合風格要求
第五節修辭應切合言語動機
—、言語動機
二、言語動機和目的在修辭過程中的作用
三、修辭應切合言語動機、言語目的
第六節修辭應切合語境
一、語境及其構成
二、修辭與語境的辯證關係
三、修辭應切合社會文化背景
四、修辭應切合民族心理
五、修辭應切合社會政治背景
六、修辭應切合社會心理
七、修辭應切合社會角色
第五章話語建構
第一節修辭原則研究
一、修辭原則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二、修辭原則研究的局限性
三、修辭原則研究分析
第二節話語建構的原則
一、正確
二、準確
三、適切
四、恰切
五、四項原則劃分的理據
六、四項原則的辯證關係
第三節詞語選擇
一、區分詞語的理性意義
二、注意詞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三、尋常詞語的藝術化
第四節句際組合
一、句子建構
二、句際組合的原則
三、句式匹配的方法
第五節修辭格運用
一、修辭格運用的原則
二、修辭格運用的方法
三、修辭格的創新
第六章話語理解
第一節話語理解及其修辭價值
一、話語理解
二、話語理解的修辭價值
三、話語理解研究的修辭學意義
第二節話語理解的內容
一、話語意義
二、言語動機
三、社會角色
四、個性心理
五、社會心理
第三節話語理解的原則
一、言境統一
二、言實統一
三、言人統一
四、言行統一
五、言德統一
第七章修辭學史
一、中國的古典修辭學傳統
二、現代修辭學的基本理論成就
三、現代修辭學事業的發展成就
四、現代修辭學發展的經驗教訓
五、未來中國修辭學理論展望
六、世界學術舞台上的中國修辭學
七、中國修辭學事業的發展前景
第一章修辭學概說
第一節修辭概說
一、修辭——古老的傳統
二、修辭的緣起和歷史沿革
三、修辭行為
四、修辭行為的屬性
五、修辭觀中的幾種偏頗
六、修辭行為的目的與功能
七、修辭行為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修辭學概說
一、修辭學
二、修辭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三、修辭學的學科屬性
第三節修辭學與當代社會
一、多維視野中的修辭學
二、修辭學的科學地位
三、修辭學與當代社會發展
第二章修辭手段
第一節修辭手段及其類別
一、修辭手段
二、語言手段和非語言手段
三、語音、語義及形式手段
四、平實手段和藝術手段
五、修辭手段的行為類別
第二節語音及其修辭功能
一、漢語語音的特點
二、諧音功能
三、韻律功能
四、節奏功能
五、語篇功能
六、風格功能
第三節詞語及其修辭功能
一、詞語的修辭功能類別
二、詞語的意義與功能
三、詞語的修辭功能
第四節詞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一、詞語的語體標示功能
二、詞語的風格標示功能
三、詞語的角色標示功能
四、詞語的態度標示功能
五、詞語的形象標示功能
六、詞語的行業標示功能
七、詞語的時代標示功能
八、詞語的地域標示功能
九、詞語的語域標示功能
十、詞語的文化標示功能
十一、詞語的各種附加功能之間的關係
第五節熟語及其修辭功能
一、慣用語及其修辭功能
二、成語及其修辭功能
三、諺語及其修辭功能
四、格言及其修辭功能
五、歇後語及其修辭功能
六、俗語及其修辭功能
七、熟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第六節句式及其修辭功能
一、句式的語氣變化
二、句式的主被差異
三、句式的肯否錯綜
四、句式的長短調整
五、句式的整散匹配
六、句式的鬆緊處理
七、句式的雅俗分化
八、句式的文白選擇
九、其他類型的句式
十、各種句式的雜糅
第三章修辭方法
第一節修辭方法及其分類
一、修辭方法的內涵
二、修辭方法的類別
第二節形式化修辭方法
一、兩兩相對法——對偶
二、一貫而下法——排比
三、一唱三嘆法——反覆
四、首尾蟬聯法——頂真
五、迴環往返法——回文
第三節意義化修辭方法
一、形象生動法——比喻
二、簡潔幽默法——借代
三、生動活潑法——比擬
四、虛張聲勢法——誇張
五、含蓄委婉法——雙關
六、新異感受法——移就
第四章修辭規律
第一節修辭規律及其研究
一、修辭規律的性質
二、修辭規律的作用
三、修辭規律研究概述
四、修辭規律
第二節修辭應符合漢語的結構規律
一、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音和文字規範
二、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法規範
三、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義規範
第三節修辭應符合語體規範
一、語體及其成因
二、語體研究溯源
三、漢語的語體規範體系
四、修辭應切合語體規範
五、語體的滲透與交叉
第四節修辭應切合風格要求
一、語言風格
二、語言風格的類型
三、語言風格與修辭的關係
四、修辭應切合風格要求
第五節修辭應切合言語動機
—、言語動機
二、言語動機和目的在修辭過程中的作用
三、修辭應切合言語動機、言語目的
第六節修辭應切合語境
一、語境及其構成
二、修辭與語境的辯證關係
三、修辭應切合社會文化背景
四、修辭應切合民族心理
五、修辭應切合社會政治背景
六、修辭應切合社會心理
七、修辭應切合社會角色
第五章話語建構
第一節修辭原則研究
一、修辭原則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二、修辭原則研究的局限性
三、修辭原則研究分析
第二節話語建構的原則
一、正確
二、準確
三、適切
四、恰切
五、四項原則劃分的理據
六、四項原則的辯證關係
第三節詞語選擇
一、區分詞語的理性意義
二、注意詞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三、尋常詞語的藝術化
第四節句際組合
一、句子建構
二、句際組合的原則
三、句式匹配的方法
第五節修辭格運用
一、修辭格運用的原則
二、修辭格運用的方法
三、修辭格的創新
第六章話語理解
第一節話語理解及其修辭價值
一、話語理解
二、話語理解的修辭價值
三、話語理解研究的修辭學意義
第二節話語理解的內容
一、話語意義
二、言語動機
三、社會角色
四、個性心理
五、社會心理
第三節話語理解的原則
一、言境統一
二、言實統一
三、言人統一
四、言行統一
五、言德統一
第七章修辭學史
一、中國的古典修辭學傳統
二、現代修辭學的基本理論成就
三、現代修辭學事業的發展成就
四、現代修辭學發展的經驗教訓
五、未來中國修辭學理論展望
六、世界學術舞台上的中國修辭學
七、中國修辭學事業的發展前景
第一章修辭學概說
第一節修辭概說
一、修辭——古老的傳統
二、修辭的緣起和歷史沿革
三、修辭行為
四、修辭行為的屬性
五、修辭觀中的幾種偏頗
六、修辭行為的目的與功能
七、修辭行為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修辭學概說
一、修辭學
二、修辭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三、修辭學的學科屬性
第三節修辭學與當代社會
一、多維視野中的修辭學
二、修辭學的科學地位
三、修辭學與當代社會發展
第二章修辭手段
第一節修辭手段及其類別
一、修辭手段
二、語言手段和非語言手段
三、語音、語義及形式手段
四、平實手段和藝術手段
五、修辭手段的行為類別
第二節語音及其修辭功能
一、漢語語音的特點
二、諧音功能
三、韻律功能
四、節奏功能
五、語篇功能
六、風格功能
第三節詞語及其修辭功能
一、詞語的修辭功能類別
二、詞語的意義與功能
三、詞語的修辭功能
第四節詞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一、詞語的語體標示功能
二、詞語的風格標示功能
三、詞語的角色標示功能
四、詞語的態度標示功能
五、詞語的形象標示功能
六、詞語的行業標示功能
七、詞語的時代標示功能
八、詞語的地域標示功能
九、詞語的語域標示功能
十、詞語的文化標示功能
十一、詞語的各種附加功能之間的關係
第五節熟語及其修辭功能
一、慣用語及其修辭功能
二、成語及其修辭功能
三、諺語及其修辭功能
四、格言及其修辭功能
五、歇後語及其修辭功能
六、俗語及其修辭功能
七、熟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第六節句式及其修辭功能
一、句式的語氣變化
二、句式的主被差異
三、句式的肯否錯綜
四、句式的長短調整
五、句式的整散匹配
六、句式的鬆緊處理
七、句式的雅俗分化
八、句式的文白選擇
九、其他類型的句式
十、各種句式的雜糅
第三章修辭方法
第一節修辭方法及其分類
一、修辭方法的內涵
二、修辭方法的類別
第二節形式化修辭方法
一、兩兩相對法——對偶
二、一貫而下法——排比
三、一唱三嘆法——反覆
四、首尾蟬聯法——頂真
五、迴環往返法——回文
第三節意義化修辭方法
一、形象生動法——比喻
二、簡潔幽默法——借代
三、生動活潑法——比擬
四、虛張聲勢法——誇張
五、含蓄委婉法——雙關
六、新異感受法——移就
第四章修辭規律
第一節修辭規律及其研究
一、修辭規律的性質
二、修辭規律的作用
三、修辭規律研究概述
四、修辭規律
第二節修辭應符合漢語的結構規律
一、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音和文字規範
二、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法規範
三、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義規範
第三節修辭應符合語體規範
一、語體及其成因
二、語體研究溯源
三、漢語的語體規範體系
四、修辭應切合語體規範
五、語體的滲透與交叉
第四節修辭應切合風格要求
一、語言風格
二、語言風格的類型
三、語言風格與修辭的關係
四、修辭應切合風格要求
第五節修辭應切合言語動機
—、言語動機
二、言語動機和目的在修辭過程中的作用
三、修辭應切合言語動機、言語目的
第六節修辭應切合語境
一、語境及其構成
二、修辭與語境的辯證關係
三、修辭應切合社會文化背景
四、修辭應切合民族心理
五、修辭應切合社會政治背景
六、修辭應切合社會心理
七、修辭應切合社會角色
第五章話語建構
第一節修辭原則研究
一、修辭原則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二、修辭原則研究的局限性
三、修辭原則研究分析
第二節話語建構的原則
一、正確
二、準確
三、適切
四、恰切
五、四項原則劃分的理據
六、四項原則的辯證關係
第三節詞語選擇
一、區分詞語的理性意義
二、注意詞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三、尋常詞語的藝術化
第四節句際組合
一、句子建構
二、句際組合的原則
三、句式匹配的方法
第五節修辭格運用
一、修辭格運用的原則
二、修辭格運用的方法
三、修辭格的創新
第六章話語理解
第一節話語理解及其修辭價值
一、話語理解
二、話語理解的修辭價值
三、話語理解研究的修辭學意義
第二節話語理解的內容
一、話語意義
二、言語動機
三、社會角色
四、個性心理
五、社會心理
第三節話語理解的原則
一、言境統一
二、言實統一
三、言人統一
四、言行統一
五、言德統一
第七章修辭學史
一、中國的古典修辭學傳統
二、現代修辭學的基本理論成就
三、現代修辭學事業的發展成就
四、現代修辭學發展的經驗教訓
五、未來中國修辭學理論展望
六、世界學術舞台上的中國修辭學
七、中國修辭學事業的發展前景
第一章修辭學概說
第一節修辭概說
一、修辭——古老的傳統
二、修辭的緣起和歷史沿革
三、修辭行為
四、修辭行為的屬性
五、修辭觀中的幾種偏頗
六、修辭行為的目的與功能
七、修辭行為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修辭學概說
一、修辭學
二、修辭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三、修辭學的學科屬性
第三節修辭學與當代社會
一、多維視野中的修辭學
二、修辭學的科學地位
三、修辭學與當代社會發展
第二章修辭手段
第一節修辭手段及其類別
一、修辭手段
二、語言手段和非語言手段
三、語音、語義及形式手段
四、平實手段和藝術手段
五、修辭手段的行為類別
第二節語音及其修辭功能
一、漢語語音的特點
二、諧音功能
三、韻律功能
四、節奏功能
五、語篇功能
六、風格功能
第三節詞語及其修辭功能
一、詞語的修辭功能類別
二、詞語的意義與功能
三、詞語的修辭功能
第四節詞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一、詞語的語體標示功能
二、詞語的風格標示功能
三、詞語的角色標示功能
四、詞語的態度標示功能
五、詞語的形象標示功能
六、詞語的行業標示功能
七、詞語的時代標示功能
八、詞語的地域標示功能
九、詞語的語域標示功能
十、詞語的文化標示功能
十一、詞語的各種附加功能之間的關係
第五節熟語及其修辭功能
一、慣用語及其修辭功能
二、成語及其修辭功能
三、諺語及其修辭功能
四、格言及其修辭功能
五、歇後語及其修辭功能
六、俗語及其修辭功能
七、熟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第六節句式及其修辭功能
一、句式的語氣變化
二、句式的主被差異
三、句式的肯否錯綜
四、句式的長短調整
五、句式的整散匹配
六、句式的鬆緊處理
七、句式的雅俗分化
八、句式的文白選擇
九、其他類型的句式
十、各種句式的雜糅
第三章修辭方法
第一節修辭方法及其分類
一、修辭方法的內涵
二、修辭方法的類別
第二節形式化修辭方法
一、兩兩相對法——對偶
二、一貫而下法——排比
三、一唱三嘆法——反覆
四、首尾蟬聯法——頂真
五、迴環往返法——回文
第三節意義化修辭方法
一、形象生動法——比喻
二、簡潔幽默法——借代
三、生動活潑法——比擬
四、虛張聲勢法——誇張
五、含蓄委婉法——雙關
六、新異感受法——移就
第四章修辭規律
第一節修辭規律及其研究
一、修辭規律的性質
二、修辭規律的作用
三、修辭規律研究概述
四、修辭規律
第二節修辭應符合漢語的結構規律
一、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音和文字規範
二、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法規範
三、話語應符合漢語的語義規範
第三節修辭應符合語體規範
一、語體及其成因
二、語體研究溯源
三、漢語的語體規範體系
四、修辭應切合語體規範
五、語體的滲透與交叉
第四節修辭應切合風格要求
一、語言風格
二、語言風格的類型
三、語言風格與修辭的關係
四、修辭應切合風格要求
第五節修辭應切合言語動機
—、言語動機
二、言語動機和目的在修辭過程中的作用
三、修辭應切合言語動機、言語目的
第六節修辭應切合語境
一、語境及其構成
二、修辭與語境的辯證關係
三、修辭應切合社會文化背景
四、修辭應切合民族心理
五、修辭應切合社會政治背景
六、修辭應切合社會心理
七、修辭應切合社會角色
第五章話語建構
第一節修辭原則研究
一、修辭原則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二、修辭原則研究的局限性
三、修辭原則研究分析
第二節話語建構的原則
一、正確
二、準確
三、適切
四、恰切
五、四項原則劃分的理據
六、四項原則的辯證關係
第三節詞語選擇
一、區分詞語的理性意義
二、注意詞語的附加修辭功能
三、尋常詞語的藝術化
第四節句際組合
一、句子建構
二、句際組合的原則
三、句式匹配的方法
第五節修辭格運用
一、修辭格運用的原則
二、修辭格運用的方法
三、修辭格的創新
第六章話語理解
第一節話語理解及其修辭價值
一、話語理解
二、話語理解的修辭價值
三、話語理解研究的修辭學意義
第二節話語理解的內容
一、話語意義
二、言語動機
三、社會角色
四、個性心理
五、社會心理
第三節話語理解的原則
一、言境統一
二、言實統一
三、言人統一
四、言行統一
五、言德統一
第七章修辭學史
一、中國的古典修辭學傳統
二、現代修辭學的基本理論成就
三、現代修辭學事業的發展成就
四、現代修辭學發展的經驗教訓
五、未來中國修辭學理論展望
六、世界學術舞台上的中國修辭學
七、中國修辭學事業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