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石渡

涇河修石渡在鹹陽莽塬北腳涇陽縣南約5公里處。西漢時稱睦城渡,“漢武帝劉徹經此渡幸甘泉宮”。相傳為漢武帝遇長乳星處。唐武則天為其母修建陵園,從耀州採集石料運至此處加工成毛坯後再渡河上原。遂改名“修石渡”。民國17年(1928)鹹陽至三原公路修通後成為公路渡口。鹹榆公路修通後,修石渡成為西安通陝北公路的咽喉。

民國時期,渡口多為民用小船。解放後於1949年8月涇陽縣成立船隻管理委員會,由縣政府四科管理,私人經營,當時有船工20人,載重10噸渡船1隻。1955年交當地農業合作社管理,1958年10月轉為“地方國營”,1963年1月收歸省交通廳交由公路部門管理。1965年建造載重30噸的渡船1隻,用機輪拖帶。由於渡口水位一年四季差異較大,一般枯水季節或架木便橋或車輛涉水而過,中水位時搭浮橋,洪水位時用輪渡。1976年1月在此動工修建公路橋,1977年因資金未落實中途停工,1978年6月開始續建,1979年4月30日大橋竣工通車,渡口停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