俧

,拼音為zhì,意思是錯誤,謬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俧
  • 漢語拼音:zhì
  • 釋義:錯誤,謬誤。
  • 出處《太平廣記》引《獨異志》
基本信息,字形結構,字義解釋,示例,民俗參考,

基本信息

『俧』
拼音:zhi
簡體部首:亻 部首筆畫:2 總筆畫:9
繁體部首:人 部首筆畫:2 總筆畫:9
五筆86&98:WFNY
倉頡:XOGP
鄭碼:NBWZ
四角號碼:24231
UniCode:U+4FE7

字形結構

[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 首尾分解查字 ]:亻志(renzhi)
[ 筆順編號 ]:321214544
[ 筆順讀寫 ]:撇豎橫豎橫捺折捺捺

字義解釋

錯誤,謬誤。

示例

《太平廣記》引《獨異志》:“魏華佗善醫。嘗有郡守病甚,佗過之。郡守令佗診候,佗退,謂其子曰:"使君病有異於常,積淤血在腹中。當極怒嘔血,即能去疾。不爾無生矣。子能盡言家君平昔之~,吾疏而責之。"其子曰:"若獲愈,何謂不言?"於是具以父從來所為乖誤者,盡示佗。佗留書責罵之。父大怒,發吏捕佗。佗不至,遂嘔黑血升余,其疾乃平。又有女子極美麗,過時不嫁。以右膝常患一瘡,膿水不絕。華佗過。其父問之,佗曰:"使人乘馬,牽一栗色狗走三十里,歸而熱截右足,柱瘡上。"俄有一赤蛇從瘡出,而入犬足中,其疾遂平。”

民俗參考

是否為常用字:否
姓名學:非姓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