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縣第四中學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縣直初級中學,現有學生4000多人,62個班級,擁有多媒體教學系統、圖書室、閱覽室、電子備課室、語音室、微機室、物理實驗室和生化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教職工200多人,中高級職稱100多人,市、縣學科帶頭人8人、骨幹教師15人。前身為信豐縣桃江中學,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自1968年建校以來,為國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豐縣第四中學
- 簡稱:信豐四中
- 校訓:弘德明志,勵學成才
- 創辦時間:1968
- 類別:初級中學
- 現任校長:熊良峰
- 知名校友:郭晨、鐘鵬
- 所屬地區: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
- 主要獎項:市文明單位,市德育示範學校
- 黨支部書記:陳錦順
- 優秀教師代表:李國芳,唐雪花等
- 公交線路:2,3,5,7,9信豐中學站
學校簡介,發展歷程,所授榮譽,關於校刊,
學校簡介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辦一流學校、創一流質量、育一流人才”為辦學宗旨,創建了“文明、和諧、安全”的現代化校園環境,著力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嚴抓學校管理,狠抓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從2000年至今,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全縣前茅。學校先後評為“市文明單位”、“市德育示範學校”、“市文明衛生校園”,連續七年被評為“縣教學質量先進單位”、 “縣目標管理綜合評估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得到了領導、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2004-2005學年有128位學生在縣級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其中國家級6名、省級11名、市級30名;有32位教師在各類競賽中獲獎、80多篇教研論文獲獎或發表交流,15個教研課題在縣級以上立項,其中省級3個,市級6個。2004年被列為贛州市分層教學實驗學校。
如今,信豐四中正朝著“質量做優,規模做大,設施做強,打造信豐四中的品牌優勢、師資優勢及環境優勢”的奮鬥目標而努力,成為教師教書育人、莘莘學子求學的樂園,把四中辦成信豐教苑中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以後將會不斷改善!
發展歷程
信豐四中象信豐母親河桃江那樣,源遠流長,她的前身叫桃江中學,歷經四十一年。我們校史編輯室在校領導和廣大師生及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拜訪了教育局老領導和相關負責人,尋訪了曾在學校工作過的老教師,走訪了歷屆畢業生中的部分代表,查閱檔案、蒐集資料,並對所有書面資料和口碑資料進行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工作。現先將學校的變遷情況以簡史的形式公布以眾。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材料缺乏、時間倉促、錯誤和遺漏在所難免,敬請各界有識之士不吝批評指正,以使我們的校史編輯更符合歷史事實(其它史料另行發表)。 “文革”期間的1968年,信豐一中、二中分別被化肥廠和223煤炭堪探隊徵用,兩校停辦,師生解體,學生分別到油山共大和金盆山共大就讀。9月由二中因農村戶口留下的學生組建信豐桃江“五七”中學,二中的全部校產轉移給桃江‘五七’中學。當時有初一、初二各一個班學生,教職工7人。他們是施先文、陳子民、肖承桃、潘長壽、蔡寧、曾明珠、龍華江。校址仍借用在原二中內。
1969年初,原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升入高一(僅一個班),又招了初一、初二各一個班,學生總人數130人左右。學制為二二制。同年4月,縣裡也開始籌劃建新校舍(現在學校所在地)。下半年因223隊要求學校遷出,學校就暫遷到南山寺(現南山公園處)上課,同時也加大了建設新校舍的步伐,僅在該年冬就初步建好兩棟共8間磚木結構的教室和食堂。
1970年初,新學期開學,學校由南山寺搬入新校區,學校又招收了新生,這時有高二、高一各一個班,初二、初一各兩個班。同年9月,因考慮到學校要走“五·七”道路,必須要有學農基地,縣裡就決定把桃江農中併入桃江“五七”中學,當時農中的兩個高中班的學生,於10月併入該校上課,學校發展到8個教學班,原桃江農中則為桃江“五七”中學農場。70年底學期結束時,桃江“五七”中學有了首屆畢業生:兩個高中班、兩個國中班(當時的學制為二二制,春季招生)。
1972年底,全國決定恢復秋季招生,因此,72年的畢業生都延期到1973年7月畢業。
1973—1976年,學校又蓋了兩棟磚木結構的教室,並在校園西端利用勤工儉學資金蓋了一棟磚石土木結構的禮堂。
“文革”期間的1970年始,貧下中農代表進駐學校,學校體制改為校革委會為核心領導,設正、副主任,下設政工組、教改組和後勤組;學生組織是仿學軍事建制,一個年級為一個連,一個教學班為一個排,一個小組為一個班。勞動課占了大部分學習時間,文化課的學習沒有保障。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以後,十年“文革”結束。1977年10月全國恢復高考,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過拔亂反正,治理整碩,學校進入了改革、前進的正常軌道。1978年,貧下中農代表撤離學校,學校開始實行校長負責制,校務委員會為學校最高行政領導機構,該年該校校名由桃江“五七”中學改為桃江中學,學生組織由軍事建制改為學生會,並成立團總支。1982年團總支升格為團委。學校體制逐步走上正規化,文化課的學習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和保障。
為了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經過全校教師一年多的艱辛勞動,於1978年在學校西北面的黃土石子嶺上,人工開闢了一塊面積為9800平方米的操場,解決了體育無操場的問題。同年,學校在茶葉山上蓋了第一棟磚木結構的學生宿舍。
1979年高考。該校在高一升高二時被重點中學選拔抽走10名成績優秀學生的情況下,仍有3人考取大學,二十多人考取中專,名列全縣同類學校前茅。
同年秋季始,國中兩年學制改為三年。
1980年,學校在東側籃球場旁蓋了一棟磚木結構的平房辦公室(兼宿舍),同時在茶葉山上蓋了第二棟學生宿舍。
1981年中考,該校兩個國中畢業班中,有42人考取重點中學,占當時重點中學錄取人數的七分之一。
1982年中考續寫佳績,有9人考取小中專,30人考取重點中學。從此,該校國中的教學質量在全縣“小有名氣”。
1984年,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在縣自來水廠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安裝了自來水,從而解決了靠飲用該校井水造成水荒的問題。同年秋季,高中學制改為三年,該校高中生源來自同益、龍舌、星村、西牛、正平、九渡、小河、萬隆等鄉鎮。
1987年7月,縣政府拔款新建的磚混結構實驗樓落成,三層九間,解決了理化無實驗室和無圖書室的問題。至此,該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初具規模的農村完全中學,其時,該校基本上穩定在18個左右的教學班,其中高中每個年級2個班,國中每個年級4個班左右,全校學生人數約1200人,教職工70多人。
1991年,學校食堂搬遷到學校禮堂,建起了鍋爐房,大橋煤礦將一台極少使用的高壓鍋爐以十分優惠的價格轉讓給該校,從此,解決了吃夾生飯、開水、熱水供給緊張的問題,由於工人師傅操作規範,又善於保養,加上鍋爐質量好,那台鍋爐一直使用到2009年暑假才更換新鍋爐。
1992年高考,該校考取大學15人,列全縣普通高中之首,從此該校高考走出低谷。在此後幾屆高考中,均名列全縣普通高中之首。
1992年9月28日,香港愛國人士沈炳麟先生捐資興建的“慶同樓”動工,這是他在信豐縣捐建的第二個項目,大樓設計高4層、24間教室,建築面積2150平方米,總造價46萬多元,其中沈先生捐資15萬多元,縣、鄉相應拔給30多萬元。大樓籌建過程中,地區和縣領導十分重視,行署副專員陳本瑋、副縣長劉和秀等領導親自與沈先生代表一起制訂建設方案,對建築面積、造價、質量等提出了嚴格要求,縣內有關單位從人力、物資、規費等方面大力支持。大樓於1993年7月30日勝利竣工,9月1日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縣委書記鐘祖恩題寫樓名,地、縣、鄉領導為大樓剪彩,全校師生參加了盛典。
隨著“慶同樓”的落成和使用,該校規模繼續擴大,國中每個年級為6個班,高中共6個班。同時,校領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充分利用該校的教育資源,與廣東友好職校聯合辦學,先後開設了電子班、電腦班、幼師班、彩印班等,每屆學制二年,第一年在該校,以學基礎知識為主,第二年在廣東就讀,以學習專業技術及實踐操作為主,畢業後由廣東方負責推薦就業。從93年秋季始,先後辦了六屆計10個職高班,此舉獲得了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的讚賞。為信豐向廣東等沿海地區輸送了大批中職人才。
93年冬,一棟四層48間磚混結構的學生宿舍在茶葉山上落成,在信豐化肥廠的大力支持下,該宿舍配置了雙層單人鐵架子床,可安排576個床位,基本上解決了當時的學生住宿問題。同時,學校組織教師集資建教工樓,從93年冬至95年冬,先後兩棟教師集資樓落成,有32戶教工住進了自己的房子。
1994年至95年期間,學樣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新建了一個標準的籃球場,硬化了主幹道,校園花壇四季有花,教學區上綠草如茵,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樹、柏楊樹、香樟樹遙相掩影,環境幽靜。
1996年秋,縣調整高中的教育布局,該校停辦高中,94.95級180多名高中生併入信豐中學和信豐二中。從此,學校全力貫徹九年制“義務教育法”,傾心抓好國中教育。當年,學校又招了嘉定鎮城區4個班的初一新生。
1997年秋,縣裡組建同益中學,校址在原游州國小校區,設初一、初二各4個教學班,每屆初三學生均升入桃江中學家就讀。從此,同益鄉就徹底撤消了五所國小的附設國中班。至此,該校規模達28個教學班,學生人數1400多人,教職工近百人。
1999年開始,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進入快車道。
1999年秋,由“慶同樓”延伸的教學樓竣工並交付使用。
2000年,學樣電腦更新換代,並裝配了語言室一間。
2001年8月,教師集資的五層20套住宅樓竣工並交付使用。
2002年8月,引進社會資金新建的4層48間的學生宿舍竣工並交付使用,從此,學生住上了寬敞、明亮、生活便利的宿舍,宿舍的管理也達到全縣乃到全市一流水平,深受家長的好評,並博得市校長培訓班的校長們的一致稱道。同年9月,同益中學併入挑江中學,校名改為:信豐縣第四中學,舉行了隆重的掛牌儀式,縣委、縣政府、縣直單位,以及兄弟學校領導到校慶賀,全校師生參加了慶典。至此,該校規模達33年教學班,學生人數1600多人,教職工130人。
2003年7月,引進社會資金新建3層2000多平方米的學生食堂竣工並使用,解決了學生吃飯無膳廳、無餐桌,洗澡無浴室的問題。同年10月,縣城“名忠車行”老闆徐名忠先生贈給學校行政辦公桌20套,學生單人課桌120套。
2004年8月,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造價84萬元集辦公室、教室為一體的綜合樓竣工並交付使用。同時學校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間進行綠化美化,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新建了具有新時代氣息的校門,園林式的花圃躍然在校門口空坪上,教學區空坪鋪上了彩磚和植草磚,新栽種的大葉榕、小葉榕、天竹桂、香樟錯落有致,吐翠鋪蔭。漫步在四中校園內,呈現眼帘的是綠草如茵,樹木蔥蘢,四季有綠,鳥語花香,好一個培養人材的搖籃。同年秋,信豐二中停辦國中,該校開始按片區招收縣城學生,同時,外鄉鎮慕名而來該校借讀的學業生應接不睱,此時,學校已達42個教學班,學生3000多人,教職工156人。
2005年5月,校園文學《百草香》創刊,她的面世,獲得了校內外文學愛好者及文學名家的稱讚,著名作家郭晨欣然為其題寫刊名,並題詞:《百草香》是信豐的《醜小鴨》,相信不久的將來,會從這裡飛出許多美麗的白天鵝。同年9月,5層10套的教師集資樓竣工,10戶教師喜遷新居。該年,又在教室、寢室、辦公室裝配了飲用水供應系統,解決了人多飲水難的問題。
2006年8月,第二棟綜合樓落成,從此,該校原來的磚木結構的平房已全部拆除,徹底消除了危房。
2007年,按現行標準裝備了理化實驗室,從此,學生的實驗操作有了保障。同年8月,一座有80個蹲位的水沖式廁所竣工並交付使用。
2008年著手籌備建多功能綜合樓,2009年4月,建築面積6113平方米,高5層,造價四百多萬元的大型綜合樓破土動工,第一期工程已封頂。同時,征地新建築面積1348平方米,造價120萬元的學生公寓也在興建中……
所授榮譽
進入21世紀,該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大大提升,連年的中考、學科競賽捷報頻傳,邁入了全縣乃至全市名校行列:
2000年,中考成績列農村全縣中學第3名,開始躍入先行列;
2001年,中考成績列全縣農村中學第2名;
2002年,中考成績列全縣農村第2名;
2003年,中考列全縣農村中學第3名;
2004年,中考列全縣農村中學第1名,教學達標先進單位;
2005年—2008年中考成績均列全縣第1名,均評為:辦學水平綜合評估教學質量達標先進單位;
2004—2005贛州市年度文明單位;
2004年全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國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2005年被縣委、縣政府授於: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在省公安廳、省文明辦、省安監局、聯辦的2005—2006年度“文明交通”創建活動中評為:先進集體;
2006年市教育局授予:師德師風,先進集體;
2006年市綠化委員會授予:贛州市綠化模範單位;
2006年縣委授予:先進黨支部;
2007年市教育局授予:人民滿意學校;
2007年市教育局授予:中國小遠程教師培訓先進集體;2006—2007年度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
省教工委省教育廳授予:2008年全省教育新員規範管理年“活動先進集體;
2008年第四屆全省農村中國小工會工作四個一活動評為:先進基礎工會;
2008年縣政法委授予:和諧、平安、文明學校;
縣教育局授予:2008年度電教和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先進單位;
2008年七月“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組委會授予:十佳文學校園。
2009年學校百草香文學社授予:十佳文學社
2003年—2008年均被團縣委評為:先進團委。
2013年,信豐四中有55個教學班,學生4175人,教職人196人,其中高級教師46人,中級教師87人。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為創建和諧平安文明校園,為樹立“弘德明志,勵學成才”的校風,為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全校師生正同心同德,努力奮鬥,闊步前進!
信豐縣第四中學近五年來所獲主要榮譽稱號:
(2008-2011年)
2008—2011年“縣教育質量達標先進單位”(信豐縣教育局)
2008—2011年“縣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綜合評估達標先進單位”(信豐縣教育局)
2008年“省先進基層工會”(江西省教育工會)
2008年“市人民民眾滿意學校”(贛州市教育局)
2008年“縣紅旗黨支部”(信豐縣教育局委員會)
2009年省規範管理活動年“先進集體”(江西省教育廳)
2009年贛州市第六屆文明單位(贛州市委、市政府)
2009年贛州市衛生單位(贛州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2009年全國國中學生化學素質與能力競賽市團體二等獎(贛州市教育局)
2010年全國十佳校園文學示範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學生》雜誌社)
2010年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西省綜治辦、教育廳、公安廳)
2010年先進基層黨組織(信豐教育局委員會)
2011年迎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先進集體(信豐縣人民政府)
2011年全國校園文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實驗學校(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
2011年“暑假讀一本好書”優秀組織獎(江西省教育廳)
2011年參加市第三屆運動會競技後備人才輸送先進單位(信豐縣人民政府)
關於校刊
2009年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全國中國小優秀校內報刊評選活動中,信豐四中報送的校刊《百草香》從2000多份參評校內報刊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學組最佳社團刊類一等獎。 日前,第四屆全國中國小優秀校內報刊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北京四中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機制研究分會和教育雜誌社聯合主辦,旨在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精神,進一步促進全國中國小校報校刊的發展,提高校報校刊的整體質量。據悉,本次評選共有27個省(市、自治區)1700多所中國小參加,收到參評校報校刊2044份。評選組委會對信豐四中校刊《百草香》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百草香》風格獨特、品位高雅,策劃、編輯能力強,版面設計新穎大方,欄目合理內容全面。信豐四中受邀參加2009年第四屆全國校內報刊評比頒獎典禮,並作典型經驗介紹。據悉,《百草香》現已成為信豐四中師生展示文學才能的舞台,有力地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賴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