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與忘

信與忘

馮象,上海人。少年負笈雲南邊疆,從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獲北大英美文學碩士,哈佛中古文學博士(Ph.D),耶魯法律博士(J.D)。現任北京清華大學梅汝璈法學講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倫理和西方語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與忘
  • 原作名:馮象
  • 作者:馮象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副標題: 約伯福音及其他
出版年: 2012-7
頁數: 456
定價: 48.00元
裝幀: 平裝

內容簡介

馮象:《信與忘:約伯福音及其他》綴言
本書的面世,比預期早了五年。
二〇〇六年夏,《寬寬信箱》與《摩西五經》交稿,隨即全力以赴投入《智慧書》和《新約》的譯註,沒有計畫也無暇旁騖。故譯經期間只寫了零星的“孤文”,或者回國講學時同報刊編輯、記者做幾篇訪談。滿以為結集成書,總歸是十年以後的事了。
但〇九年秋開始,至清華服務,社會活動大增——當然也不無享受,如老友沈林的戲和夜半不散的“會飲”,似重溫少年時代“褻瀆的酣暢”(法國象徵派詩人魏爾倫語)——出於職責跟友情,應邀在京、滬、杭、湘、港等地各大院校做了些講演:關於法律和宗教信仰,關於職業倫理、政治倫理、革命與背叛,關於《聖經》同戲劇文學。然而,就始終擠不出時間,把那些其實在課上都講過的東西一樣樣整理出來。據說網上有部分講座的錄音,皆未經授權,我沒法負責。再者,我的習慣,是講座不講完稿了的文章或構想成熟、即將動筆的題目。所以還有一條免責的理由:將來成文發表,一定是完全不同的模樣;而且即使其中某些論點論述和例證不變,文字表述因經過斟酌刪削,也會比口語來得準確。
這樣,少數修訂成文的,加上若干“孤文”與訪談,計三十一篇,便是本書上編的內容。文章的背景無須贅言,都是一目了然的。唯有開頭的長文《約伯福音》需要稍加說明,因下編《約伯記》譯註是同它相配的。
《約伯記》譯註起筆較早,〇五年秋已成初稿,二手文獻亦摘錄完畢。故《木腿正義》增訂版(2007)的勒口簡介,有“即出”字樣。但文章擬了一份提綱,就拖下來了。原因是,譯註《創世記》時發現,若是先寫故事或論文,譯經隨後,兩者的術語跟經文風格難免發生齟齬,修訂反而費事。故此決定,應至少譯出三卷,配搭的文章方可著手,全面鋪開。譯經雖是極艱巨的工程,但歸根結蒂,是“帶著腳鐐跳舞”的一種“再創作”。更要緊的是,將聖書的教導同中國問題創造性地結合起來,加以形象化的及理論上的闡發,才能上升為真正的“創作”。這道理聽來或許有點別樣,讓我從頭講起。
治西學有一悖論,早年在雲南邊疆自學外語時,我就琢磨過。比如鑽研中世紀文學和《聖經》,一步步走進但丁的十層地獄,“拋下一切希望”(lasciate ogne speranza,《神曲·地獄篇》3:9),一去二十年。可待到爬回人世,來到星光下面,寫給誰看?又怎么寫?我想,不外乎有三條路可走。其一是如傅雷先生、汝龍先生那樣,以翻譯文學為生,為事業。那個年代,對於不甘沉淪,因屬於“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黑九類家庭成分)而上大學無門的下鄉知青,這是現實的選擇。只是單純搞譯介,有點“替人做嫁衣裳”的味道,不夠十分理想。其二,是爭取做研究,例如撰寫文學史什麼的。但此類工作一般須依附一間機構,大學或研究所,才有條件開展。何況西學的前沿、第一手資料在西方,那是要有機會出國深造才能得到系統訓練,並參與競爭的。一個在哀牢山寨捱著“再教育”的知青,哪敢有這種奢望!誠然,形勢已悄悄起了變化:尼克森總統訪華之後,外語人才漸受重視。有個女同學,上外附中的高材生,父親平反早,便是那會兒被選派出國留學的。寄回來許多彩色照片,讓我們只曉得黑白膠捲、不知“傻瓜”相機為何物的人驚訝、讚嘆了好半天。此外,還有一段難忘的小插曲,就在那“讀書無用論”囂張的日子裡,有一“異族先知”預言,說有朝一日我也會出國。故事是這樣的:
昆明往越南的窄軌鐵路沿線有一座開遠城,系滇南工業重鎮。城裡開咖啡店的越僑當中,有位阮克旺先生。阮先生大概是小兒麻痹症留下的腿疾,人稱“掰腳”,但性格開朗,多才多藝,彈得一手好吉他,在當地頗有名氣。那陣子我想學吉他,從廣州買了一把“紅棉牌”,來開遠解放軍化肥廠找好友惠蒙玩。惠蒙便帶我上阮先生家,請他教我入門,並演示絕活。他彈了好些俄國曲子,細長的手指撫弄著琴弦,像生了翅膀似的飛舞,美極了。聽說我在學英、法、俄語,他笑道:Doctor,你將來是要出國讀書的!打那以後,惠蒙他們一夥工人便管我叫“博士”了。
言歸正傳。那第三條路,才是我認真考慮並決心試探的,即創作。就是從西學入手,重新思考中國的問題,寫中國的故事,做中國的學問。這樣,既不必依賴任何機構,多年的底層生活經驗、想像力和翻譯技能也可派上用場——翻譯本身不再是目的,而是為攀登創作高度而必具的一項條件。
我覺得,這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是可取的學習和事業之途。後來,果真被阮先生言中,不僅考上了大學,還負笈美國。但長遠的寫作目標就再沒有變過,不論攻讀文學還是法律,考察宗教抑或政治。從古英語史詩《貝奧武甫》到《玻璃島》演義亞瑟王故事,從《創世記》傳說到《寬寬信箱》探討譯經,從《木腿正義》到《政法筆記》批判“形式法治”,都是朝著同一目標努力的嘗試。
譯註《約伯記》也是如此。其嚴峻的挑戰,乃是要求我們沉思,回答一個最根本的宗教、倫理和社會正義問題:好人為什麼受苦?這道難題,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聖賢哲睿詮解,但永遠在我稱之為善良的人們的“信與忘”之間徘徊。《約伯福音》二十二短章,便是又一個譯經人為之“上下而求索”的記錄。我以為,藉此求索引導本書上編展開或涉及的各個論題,襄助讀者研讀《約伯記》,刺激感想並得出各自的結論,應是一個不錯而有趣的配置。
書稿付梓之日,當是感恩之時。第一要感謝的,是參加構築我的兩門課“法律與宗教”、“法律與倫理”的同學。他們在課上課下的優異表現和思想碰撞,畢業後多元的事業選擇,對我而言,不啻教書最大的樂趣跟回報。而這一切之成為可能,要感謝振民院長及清華法學院同仁的熱情幫助和關心。部分文獻的檢索借閱與收集,則多虧了志勇(現已在北航任教)和兩位助教李陶、亦魯費心費力。同樣,《Re:致辭與山寨》一文落筆前做的小調查,得謝謝所有貢獻了看法的北大同學。
上編所收文章,曾發表在《讀書》、《上海書評》、《書城》、《萬象》、《南方周末》、《北大政治與法律評論》和《人民法院報》,也有登在香港《信報》跟《蘋果日報》的。蒙諸位編輯先生/女士不棄,在此一併致謝。
最後,要特別謝謝新華發集團老總孫君志華的支持,包括不時分享他的企業家智慧,連同會館佳肴。
上下編文章同經文譯註,內子細讀了不止一遍。稿紙上她寫得滿滿的修改意見與評語,是新書蒙福的一個標幟。
新書,題獻給帕蒂老師。
彈指之間,三十一年過去。當初,她將“六八年人”的“火種的殘灰”帶到昆明,教我懂得,“上帝已死”(尼采《蘇魯支語錄·前言》)。在她的小書架上,我第一次讀到一種絕望但又強大之極的對上帝與人類的控訴,維澤爾(Eli Wiesel)的《夜》,還有西蒙娜“海狸”波伏娃的《第二性》,以及那位更深邃、神秘而聖潔的西蒙娜——無與倫比的葦葉(Simone Weil, 1909~1943)。
如今,在她的蘇格蘭牧場,她說還收藏著我給她的全部書簡和詩,將來要傳給兒子,就是從前拉著我搭積木的那個金髮小童。在她迎著海風,送純種羊去骷髏地修道院島(Golgotha Monastery Island)的路上,她說,常惦念著我的寫作。所以我敢肯定,當她牽著羊兒登上小島,來到白衣修士中間,當“至聖救贖主的兒子”(filii sanctissimi Redemptoris)齊集,開始吟唱“Ave Maria”時,她能聽見我的祝福、我的保證:
那殘灰落處,已重新點燃了火種。
二〇一一年八月於麻省新伯利港鐵盆齋,原載《書城》12/2011
馮象:《信與忘:約伯福音及其他》,北京三聯(即出)。
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第二性》(The Second Sex),H.M. Parshley英譯,Vintage Books, 1989。
尼采:《蘇魯支語錄》,徐梵澄譯,商務印書館,1997。
維澤爾(Eli Wiesel):《夜》(La nuit),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58。
《葦葉讀本》(Simone Weil Reader),George Panichas編,Moyer Bell, 1985。

作者簡介

著譯有:《貝奧武甫:古英語史詩》(三聯書店,1992)、《中國智慧財產權》(英文,Sweet & Maxwell,1997,增訂版2003)、《木腿正義》(1999;北京大學出版社增訂版,2007)、《玻璃島》(三聯書店,2003)、《政法筆記》(2004;北京大學出版社增訂版,2011)、《創世記》(2004;三聯書店修訂版,2012)、《摩西五經》(牛津大學出版社 香港,2006)、《寬寬信箱與出埃及記》(三聯書店,2007)、《智慧書》(牛津大學出版社 香港,2008)《新約》、(牛津大學出版社 香港,2010)、《信與忘》(三聯書店,2012)及法學評論、小說詩歌若干。

目錄

綴言
上編
約伯福音
上帝什麼性別
唱一支錫安的歌
天光
上帝的靈,在大水之上盤旋
感恩節的語錄
理想的大學
馬尿、理性與譯經
讀注
亞當無綠壩
黎明的左手
福哉,苦靈的人
傳譯一份生命的糧
和合本該不該修訂
我動了誰的乳酪
小詩小注
果然“一個受攻訐的記號”
誤譯耶穌
法學三十年:重新出發
聖經、政法及其他
鐵屋與法典
答周刊記者六題
認真做幾件實事
在公權力的背後
當普法遭遇房奴
下一站,renmin大學
京城有神仙
訴前服務好
Re:致辭與山寨
學院的聖日
當這必朽的穿上不朽
其志甚壯,其言甚哀
下編
《約伯記》譯註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