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比較全面地介紹了信息經濟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微觀信息經濟學、巨觀信息經濟學和信息系統經濟學。微觀信息經濟學,也稱理論信息經濟學。它是從信息分布的不對稱出發,對於經濟學的基本問題的重新思考。其要旨在於對現實經濟生活的深入認識與理解。巨觀信息經濟學則以信息產業為研究對象,從整個國民經濟的大系統的角度,探討經濟體系發展的測度、道路、方向及策略等問題。信息系統經濟學則以各級各類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管理為背景,研究其中的成本、效益、費用以及產品、價格等經濟問題。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信息經濟學產生與發展
1.1.1 信息經濟學的產生
1.1.2 信息經濟學的發展
1.2 信息經濟學對象、體系和方法
1.2.1 信息經濟學的對象
1.2.2 信息經濟學的內容
1.2.3 理論體系與學科體系
1.2.4 方法論基礎
1.3 信息經濟學基礎
1.3.1 不確定性
1.3.2 風險
1.3.3 信息
1.3.4 國民經濟帳戶體系
1.3.5 費希爾一克拉克體系
思考題
第2章 經濟信息基本形式及其效用
2.1 完全信息與不完全信息
2.1.1 完全信息
2.1.2 不完全信息
2.2 公共信息與私人信息
2.2.1 公共信息
2.2.2 私人信息
2.3 對稱信息與非對稱信息
2.3.1 對稱信息與對稱性市場
2.3.2 非對稱信息分析
2.3.3 非對稱性市場
思考題
第3章 委託人一代理人理論
3.1 委託一代理關係
3.1.1 委託一代理關係的基本條件
3.1.2 激勵機制
3.2 不利選擇與道德風險
3.2.1 阿克洛夫模型
3.2.2 不利選擇
3.2.3 道德風險
3.3 市場信號
3.3.1 產品質量不確定性
3.3.2 信號製造
3.3.3 信號顯示與失靈
3.4 廣告
3.4.1 告供求
3.4.2 告競爭效用與福利
思考題
第4章 最優信息經濟決策
4.1 價格離散及其離散率
4.1.1 價格離散
4.1.2 價格離散率模型
4.2 信息搜尋
4.2.1 搜尋模型
4.2.2 最佳搜尋次數
4.3 最優信息系統選擇
4.3.1 基本概念
4.3.2 信息系統成本與價值
4.3.3 信息系統選擇
思考題
第5章 信息資源配置
5.1 信息結構
5.1.1 團隊信息結構
5.1.2 廠商信息結構
5.1.3 經濟體制信息結構
5.2 價格體系與信息資源配置
5.2.1 價格的信息內容“
5.2.2 作為信息資源配置系統的價格體系
5.3 信息資源有效配置與失靈
5.3.1 信息效率
5.3.2 格羅斯曼一施蒂格利茲悖論
5.3.3 信息資源配置失靈
5.4 信息資源巨觀配置
5.4.1 信息資源豐裕係數模型
5.4.2 信息資源配置的巨觀結構
思考題
第6章 信息市場機制
6.1 信息市場假設與模型
6.1.1 赫什雷弗模型
6.1.2 格羅斯曼施蒂格利茲模型
6.1.3 沃爾金模型
6.2 信息商品生產與需求
6.2.1 信息的商品特徵
6.2.2 信息生產與需求
6.2.3 作為公共財貸的信息
6.3 信息成本與價值
6.3.1 信息成本特徵
6.3.2 信息成本的影響
6.3.3 信息價值
6.4 信息價格
6.4.1 信息為什麼有價
6.4.2 風險價格理論
6.4.3 信息商品交易模式與結算方式
思考題
第7章 信息系統的經濟分析
7.1 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
7.2 信息系統的成本
7.2.1 信息系統成本構成
7.2.2 信息系統成本測算
7.3 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
7.3.1 信息系統效益及其分類
7.3.2 信息系統經濟效益的特徵
7.4 信息系統經濟效益評價
7.4.1 評價方法及其分類
7.4.2 生產函式評價法
7.4.3 費用/效益分析
7.4.4 信息系統的綜合評價
思考題
第8章 信息系統的價值與行銷
8.1 信息系統產品的價值
8.2 信息系統的價格
8.2.1 價格構成及其與價值的關係
8.2.2 信息系統供求對價格的影響
8.3 信息系統的定價策略
8.3.1 系統開發方式與成本加成定價
8.3.2 信息系統產品利潤的特點
思考題
第9章 信息經濟測度與理論
9.1 馬克盧普信息經濟論
9.1.1 知識與經濟
9.1.2 知識產業
9.1.3 知識職業
9.1.4 評論
9.2 波拉特信息經濟論
9.2.1 波拉特測度體系
9.2.2 主要測度結論
9.2.3 評論
9.3 國內外信息經濟測度概況
9.3.1 國外信息經濟測度概況
9.3.2 國內信息經濟測度概況
9.4 信息經濟的基本特徵
9.4.1 信息經濟的發展
9.4.2 信息經濟的基本特徵
9.4.3 信息經濟與工業經濟的比較
9.4.4 信息經濟與信息社會理論
思考題
第10章 信息產業基本理論
10.1 信息產業的構成與分類
10.1.1 信息產業的基本含義
10.1.2 信息產業分類體系
10.1.3 信息產業的基本構成
10.2 信息產業的基本特徵
10.2.1 信息產業的主要特徵
10.2.2 信息產業的發展規律
10.2.3 信息產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
思考題
第11章 信息化與經濟發展
11.1 信息化及其測度
11.1.1 信息化的興起與發展
11.1.2 信息化的測度
11.1.3 簡單評價
11.2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關係
11.2.1 信息化的基本內涵
11.2.2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關係
11.3 國民經濟信息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
11.3.1 國民經濟信息化
11.3.2 信息化對經濟發展貢獻的主要表現
11.3.3 中國信息化進程及階段發展的主要問題
思考題
第12章 國際信息經濟
12.1 信息產品及服務的比較優勢
12.1.1 信息產品的比較優勢
12.1.2 信息服務的比較優勢
12.2 世界信息經濟的發展
12.2.1 世界信息經濟的發展
12.2.2 世界信息經濟結構
12.3 國際信息貿易
12.3.1 概念與範疇
12.3.2 發展現狀
12.3.3 發展前景
12.4 信息貿易政策
12.4.1 關稅
12.4.2 非關稅壁壘
12.4.3 信息貿易自由化
思考題
參考文獻
……
序言
如果從1959年雅各布馬爾薩克發表著名的《信息經濟學評論》算起,信息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出現,已經有近40年的歷史。隨著20世紀下半葉人類社會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革,這門學科也經歷了從萌芽、形成、發展,直到逐步成熟的發展過程。今天,它已經成為經濟科學中得到普遍重視的、不斷取得新的成果與進展的活躍的前沿之一。只要舉出1994年和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結果,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國內不少院校已經陸續開展有關的研究工作,並已開設了研究生或本科高年級的有關課程。許多同行認為,有必要編寫一本教材,以便更完整、更準確地傳播人類在這方面的知識成果,為我國有志於這一領域的學子,提供一些幫助。在他們走向信息經濟學的浩如煙海的文獻之前,有一個大致的輪廓。本書就是為此目的編寫的。
然而,作為一門學科來說,40年的時間的確是非常短暫的,加上這門學科本身的豐富內涵和日新月異的發展,對於其實質、內容、範圍存在多種不同的理解和認識,這是毫不奇怪的現象。因此,在這裡有必要簡略地說明一下,我們在這方面的看法,一方面是與同行探討,另一方面提供讀者在閱讀與使用本書時參考。
首先,信息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經濟學科自身發展的必然產物。換句話說,不論外界環境對經濟學科有多么大的影響或作用,這些外部原因都只是在與學科內部的固有的、本質的要素相互聯繫起來的時候,才能產生出具有生命力的分支或部門。從本質上來說,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及社會在生產與交換中的行為和規律,包括個體(個人或企業)、行業以及作為一個大系統的巨觀經濟體系。在生產與交換的過程中,信息無疑是一個基本的、不可迴避的要素。信息的分布狀況、流逝狀況、套用狀況顯然直接影響到個體、群體以至系統全局的行為與規律。只不過生產與交換的範圍還不夠廣,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對此還沒有切身的體會與認識。即使一些敏感的學者已經指出了這個問題,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這並未引起普遍的重視,也未得到深入的研究。這種情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了關鍵性的變化。經濟全球化把原先處於現代商品經濟之處的上十億的人口卷進了統一的全球市場,行業與地區的分工得到空前的發展,生產的社會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另一方面,各種物質財富的有限性日益為人類所認識,土地、礦產、能源已經不再像我們的前輩那樣,被看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自然的賜予物了。人類必須學會合理地安排與使用有限資源,這已經成為關係到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緊迫問題。這兩方面事實的自然而然的推論,使信息的作用與地位大大增強了。與物質因素相比,信息的收集、處理與套用,在經濟活動中越來越顯得重要。如果說,在幾十年之前,人們還可以在信息完全的假設下,比較抽象地討論經濟規律的話,那末在今天的實際生活中,這種做法與現實的差距已經絕對無法迴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