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義
信息技術對企業發展的作用是一把雙刃劍, 既可以給企業創造巨大的價值, 也可以給企業造成潛在的巨大風險。安全性審計的主要目標就是審查企業信息系統和電子數據的安全隱患。這種安全危害可能來自企業外部,如黑客攻擊、數據外泄、系統癱瘓等;也可能來自企業內部,如舞弊、系統中斷、非法更改、不恰當的訪問等。這些安全隱患可能中斷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丟失寶貴的信息資產,泄露企業的商業機密等,因此,當企業管理當局權衡信息系統所帶來的潛在風險時,他們需要通過中介機構對安全性做出檢查和評價。審計師為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提供財務風險鑑證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需要對企業的信息系統和信息資產安全提供鑑證。此外財務審計也需要對信息系統的安全狀況做出評價,為正確判斷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提供依據。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在安全方面存在嚴重問題和缺陷的信息系統,它提供的數據會真實可靠。因此,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審計也是真實性審計的前提。具體而言,安全性審計的目標是信息系統和電子數據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可用性。
內容
信息系統安全性審計主要包括數據安全,作業系統安全,資料庫系統安全,網路安全,設備安全,環境安全等方面。作業系統介於硬體和其他軟體之間,是所有軟體運行的基礎,因此作業系統的安全性決定了整個軟體系統的安全狀。而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屬於硬體安全。資料庫系統是管理信息系統最重要的支撐軟體,資料庫系統是否安全直接影響企業數據(特別是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安全性。長期積累下來的數據是企業最寶貴的數字資源,它們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同時也為決策提供依據,甚至也隱藏著企業的許多商業秘密,這些寶貴的數據不能被惡意篡改,不能未經授權的訪問,必須始終處於安全狀態,這是安全性審計的根本目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建立了採購網路和銷售網路,可是信息系統受到的威脅也大量來自網際網路,如黑客攻擊,木馬釣魚,病毒傳播等,給企業運作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威脅企業的生存,如何抵禦外部攻擊,網路安全至關重要。
依據
(1)可信計算機系統評價準則
美國國防部的可信計算機系統評價準則(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 ,TCSEC)是計算機系統安全評估的第一個正式標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準則於1970年由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提出,並於1985年12月由美國國防部公布。TCSEC將安全分為四個要素:安全策略、責任、保證和文檔。TCSEC根據這四個安全要素將計算機系統分為四類七個等級,按可信程度從最低到最高依次是D、C1、C2、B1、B2、B3、A1。
(2)信息技術安全評價通用準則
在美國的TCSEC、歐洲的ITSEC、加拿大的CTCPEC、美國的FC等信息安全準則的基礎上,由6個國家7方(美國國家安全局和國家技術標準研究所、加、英、法、德、荷)共同提出了“信息技術安全評價通用準則”(The Common Criteria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簡稱CC標準,它綜合了已有的信息安全的準則和標準,形成了一個更全面的框架。制定CC標準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各國都能接受的通用的信息安全產品和系統的安全性評估準則。1996年6月CC第一版發布, 1998年5月CC第二版發布, 1999年 10月CC V2.1版發布,並且成為ISO標準。
(3)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劃分標準
我國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把信息系統劃分成五個安全等級,即用戶自主保護級,系統審計保護級,安全標記保護級,結構化保護級,訪問驗證保護級。除了《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GB/17859-1999)外,我國還提供了一系列標準,例如《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GB/T25070-2010)、《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南》(GB/T 25058-2010)、《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指南》(GB/Z 24364-2009)等。審計人員在進行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審計時,首先要評估這些系統處於哪個安全等級,其次,要分析審核系統運行的安全狀況。
(4)數據中心安全標準
數據中心是一個組織內部集中存放計算機主機及相關設備的場所,有時候也是災備中心。數據中心安全是企業基於IT的業務持續能力和災難恢復能力的物質基礎。國家陸續頒布了多項與數據中心建設直接相關的國家標準,包括《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範》(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462-2008),《計算機場地通用規範》(GB/T2887-2011),《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GB/T9361-2011),《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環境檢測標準》,《數據中心綜合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範》等。這些標準成為審計人員審核數據中心安全的主要依據。
(5)存儲設備安全標準
沒有一種介質可以永久地保存資料,企業應當定期進行數據遷移。國家標準《電子檔案歸檔與管理規範》(GBT18894—2002)對長期存儲提出一系列的要求。
主要內容
本書圍繞現代信息系統審計的鄂三大基本職能(審計、控制、管理)進行編寫,在審計職能方面,突出審計的目的與本質,按照真實性審計、安全性審計和績效審計等三個基本審計類型展開;在控制職能中,以IT安全為核心介紹了IT內部控制的方方面面;在管理職能中,以IT風險為導向,圍繞IT風險管理展開。本書結構新穎獨特,既具有教好的系統性和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實戰性和可操作性。
全書每一篇均包含一個案例,可以圍繞案例組織教學,適用於高校信息管理類、會計、審計、財務管理、企業管理、計算機套用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教材或參考書;書中還提供了大量實用表格等,為信息系統審計師、內部審計師、註冊會計師、管理諮詢師、企業管理人員等專業人士提供工作指導,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1章 信息系統審計概述
1.1 信息系統審計的歷史
1.1.1 早期的信息系統審計
1.1.2 現代信息系統審計的形成
1.2 信息系統審計的概念
1.2.1 信息系統審計定義
1.2.2 信息系統審計辨析
1.2.3 信息系統審計分類
1.2.4 信息系統審計目標
1.2.5 信息系統審計職能
1.2.6 信息系統審計過程
1.2.7 信息系統審計方法
1.2.8 信息系統審計依據
1.3 信息系統審計的規範
1.3.1 與信息系統審計相關的組織
1.3.2 ISACA的準則體系
4.2.2 管理信息系統的特徵
4.2.3 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
4.2.4 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結構
4.2.5 管理信息系統的層次結構
4.2.6 管理信息系統的系統結構
4.2.7 管理信息系統的硬體結構
4.3 系統流程審核
4.3.1 系統流程的審計目標
4.3.2 數據流圖的概念
4.3.3 分析業務流程
4.3.4 畫出數據流圖
4.3.5 分析數據的邏輯關係
4.3.6 發現審計線索
第5章 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5.1 財務信息系統
5.1.1 財務信息系統的發展過程
5.1.2 財務信息系統的功能
5.1.3 銷售與應收子系統
5.1.4 採購與應付子系統
5.1.5 工資管理子系統
5.1.6 固定資產子系統
5.1.7 財務信息系統對審計的影響
5.1.8 財務信息系統審計內容
5.2 財務處理的真實性
5.2.1 總賬子系統的真實性問題
5.2.2 總賬子系統的主要功能
5.2.3 總賬子系統的處理流程
5.2.4 總賬子系統的數據來源
5.2.5 系統的初始化
5.2.6 科目與賬簿設定
5.2.7 自動轉賬憑證的設定
5.2.8 總賬子系統的審計
5.3 財務報表的真實性
5.3.1 報表子系統的真實性問題
5.3.2 報表子系統的主要功能
5.3.3 報表子系統的處理流程
5.3.4 財務報表自動生成原理
5.3.5 報表子系統的審計
第6章 交易活動的真實性
6.1 電子商務
6.1.1 電子商務的概念
6.1.2 電子商務的功能
6.1.3 電子商務體系結構
6.1.4 電子商務工作流程
6.1.5 電子商務對審計的影響
6.1.6 電子商務審計
6.2 電子交易方的真實性
6.2.1 身份冒充問題
6.2.2 身份認證概述
6.2.3 單向認證
6.2.4 雙向認證
6.2.5 可信中繼認證
6.2.6 Kerberos系統
6.3 電子交易行為的真實性
6.3.1 交易欺詐問題
6.3.2 不可抵賴證據的構造
6.3.3 不可否認協定概述
6.3.4 不可否認協定安全性質
6.3.5 Zhou-Gollmann協定
6.3.6 安全電子支付協定
案例2 超市上演“無間道”——舞弊導致電子數據不真實
第三篇 安全性審計
第7章 安全性審計概述
7.1 安全性審計概念
7.1.1 安全性審計的含義
7.1.2 安全性審計的內容
7.1.3 調查了解系統情況
7.1.4 檢查驗證安全狀況
7.1.5 安全性審計的方法
7.2 系統安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