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教程(2016年東軟電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教程(2016年東軟電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教程》是2016年東軟電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全書共分19章。介紹了信息系統的相關概念及開發的方式方法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教程
  • 作者:王曉煜、關勝
  • 出版社:東軟電子出版社
  • ISBN:978789436447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9章。第1章至第3章從系統的角度入手,介紹了信息系統的相關概念及開發的方式方法;第4章至第6章講述了習慣規劃階段的工作內容及方法;第7章至第9章詳細講述了結構化和面向對象兩種系統分析方法的思想、步驟及所用工具;第10章至第12章詳細講述了結構化和面向對象兩種系統設計方法的思想、步驟及所用工具;第13章至第16章講述了系統實施階段各項主要工作的原則及方法;第17章介紹了系統運行與維護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第18章和第19章介紹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

圖書目錄

第1章信息系統概述1
1.1信息2
1.1.1數據與信息的定義2
1.1.2信息的性質3
1.2系統4
1.2.1系統的定義4
1.2.2系統的特性5
1.3信息系統6
1.3.1信息系統定義6
1.3.2信息系統的功能6
1.3.3信息系統的結構8
1.4信息系統的發展12
1.4.1電子數據處理系統12
1.4.2管理信息系統13
1.4.3決策支持系統13
思考題13
第2章信息系統開發概論14
2.1信息系統建設的複雜性15
2.2信息系統開發概述15
2.2.1信息系統開發的原則15
2.2.2信息系統開發的條件16
2.3信息系統開發的組織管理17
2.3.1信息系統發展的諾蘭模型17
2.3.2系統開發的組織機構19
2.3.3系統開發人員的組成19
思考題20
第3章信息系統的開發方式和方法21
3.1信息系統的開發方式22
3.1.1自主開發方式22
3.1.2委託開發方式22
3.1.3聯合開發方式22
3.1.4利用現成軟體包開發方式23
3.1.5四種開發方式的比較23
3.2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23
3.2.1結構化生命周期法24
3.2.2原型法27
3.2.3面向對象方法28
思考題29
〖=BW〗目錄〖=〗第4章系統規劃30
4.1系統規劃概述31
4.1.1信息系統建設概述31
4.1.2與規劃相關的名詞34
4.2系統規劃的任務和作用35
4.2.1系統規劃的任務35
4.2.2系統規劃的作用37
4.3系統規劃的內容和特點37
4.3.1系統規劃的內容37
4.3.2系統規劃的特點39
4.4系統規劃的原則和優勢41
4.4.1系統規劃的原則41
4.4.2系統規劃的優勢42
思考題43
第5章系統規劃方法44
5.1關鍵成功因素法45
5.1.1背景介紹45
5.1.2具體步驟46
5.2企業系統規劃法47
5.2.1基本概念47
5.2.2具體步驟48
5.3戰略目標集轉化法62
5.3.1背景介紹62
5.3.2具體步驟63
思考題65
第6章系統規劃的可行性研究66
6.1可行性研究的內容67
6.2可行性研究的步驟69
6.3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系統設計任務書69
思考題70
第7章系統分析概述71
7.1系統分析的任務72
7.2系統分析的目標72
7.3系統分析的內容73
7.3.1詳細調查73
7.3.2分析用戶需求73
7.3.3提出新系統的邏輯模型74
7.3.4編寫系統分析報告74
7.4系統分析的方法74
7.4.1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75
7.4.2面向對象的系統分析方法75
思考題76
第8章結構化系統分析77
8.1詳細調查78
8.1.1目的和原則78
8.1.2調查的內容78
8.1.3調查的方法79
8.1.4調查的工具80
8.2業務分析80
8.2.1組織機構分析80
8.2.2組織職能分析81
8.2.3業務流程分析83
8.3數據流程分析87
8.3.1數據流程分析的內容87
8.3.2數據流程圖的基本圖例87
8.3.3數據流程圖的層次結構88
8.3.4數據流程圖的繪製90
8.3.5數據流程圖的檢查91
8.4數據字典95
8.4.1數據字典條目95
8.4.2數據字典的建立與管理99
8.5處理邏輯的描述100
8.5.1結構化語言100
8.5.2判定樹101
8.5.3判定表102
8.6數據立即存取圖104
8.7新系統的邏輯模型107
8.8系統分析說明書109
思考題110
第9章面向對象系統分析112
9.1面向對象技術113
9.1.1面向對象技術的基本思想113
9.1.2面向對象領域中的基本概念114
9.2統一建模語言(UML)118
9.2.1UML的特點119
9.2.2UML的構成119
9.2.3UML中的視圖120
9.2.4UML的套用領城120
9.2.5支持UML的工具121
9.3面向對象系統分析的基本過程121
9.3.1需求分析121
9.3.2基本模型123
9.3.3主要活動124
9.4識別信息系統的目標和系統邊界125
9.4.1識別信息系統的目標125
9.4.2明確信息系統的邊界127
9.5用例與用例圖128
9.5.1什麼是用例128
9.5.2如何識別用例129
9.5.3構建用例模型129
9.6對象和類圖131
9.6.1識別對象131
9.6.2識別屬性134
9.6.3識別服務138
9.6.4識別對象關聯142
9.6.5構建邏輯模型——類圖155
9.7順序圖156
思考題158
第10章系統設計概述159
10.1系統設計的目標160
10.2系統設計的原則160
10.3系統設計的內容163
10.4系統設計的方法163
思考題164
第11章結構化系統設計165
11.1功能模組設計166
11.1.1子系統劃分166
11.1.2模組結構圖167
11.1.3模組劃分的標準169
11.1.4模組結構圖的基本結構173
11.1.5模組結構圖的設計175
11.2系統物理配置設計187
11.2.1系統性能指標188
11.2.2系統的物理結構與設備配置189
11.3代碼設計190
11.3.1代碼設計的原則190
11.3.2代碼的主要種類191
11.3.3代碼校驗的方法192
11.3.4代碼設計步驟193
11.4資料庫設計193
11.4.1資料庫設計基本步驟193
11.4.2概念設計196
11.4.3邏輯設計198
11.4.4物理設計200
11.5人機接口設計201
11.5.1輸入設計201
11.5.2輸出設計202
11.5.3人機對話設計203
11.6處理過程設計204
11.6.1流程圖205
11.6.2NS圖207
11.7系統設計說明書208
思考題209
第12章面向對象系統設計211
12.1OOD系統模型212
12.2OOD設計213
思考題216
第13章系統實施概述217
13.1系統實施階段的任務218
13.1.1系統實施階段的組織安排218
13.1.2硬體準備218
13.1.3軟體準備218
13.1.4人員培訓219
13.1.5數據準備219
13.1.6系統切換和試運行219
13.2系統實施階段的特點219
13.3系統實施階段的步驟221
13.4自頂向下的實施方法221
13.5系統實施風險評估222
思考題223
第14章程式開發224
14.1程式設計語言的特性及選擇225
14.1.1程式開發對語言的選擇原則225
14.1.2當前流行語言簡介226
14.2編程工作的標準228
14.3程式設計風格229
14.4程式設計方法229
14.4.1結構化程式設計229
14.4.2面向對象的程式設計230
思考題231
第15章軟體測試232
15.1如何理解軟體測試233
15.1.1軟體測試概念233
15.1.2進一步理解軟體測試233
15.2不同階段的軟體測試235
15.3白盒測試與黑盒測試236
15.3.1白盒測試236
15.3.2黑盒測試238
15.4測試用例的設計238
15.4.1理解測試用例238
15.4.2白盒測試用例的設計240
15.4.3黑盒測試用例的設計242
15.5軟體測試原則243
15.6自動化測試244
15.6.1自動化測試的產生和含義244
15.6.2自動化測試的優勢244
15.6.3自動化測試的不足245
15.6.4常見自動化測試工具245
思考題246
第16章系統轉化247
16.1系統轉換的任務248
16.2系統轉換的方法248
思考題249
第17章系統維護與評價250
17.1系統維護251
17.1.1系統維護的類型251
17.1.2系統維護的內容252
17.1.3系統維護的管理252
17.2系統評價253
17.2.1系統評價的目的254
17.2.2系統評價的內容254
思考題255
第18章信息系統發展趨勢256
18.1企業資源計畫257
18.2客戶關係管理258
18.3決策支持系統259
思考題259
第19章Internet下信息系統的發展260
19.1計算機網路的發展261
19.2Internet的發展261
19.3Internet環境下信息系統的發展261
參考文獻26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