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史學是指將歷史和歷史認知及闡釋,抽象或解構到信息層面,系統地綜合運用信息、信息科學、信息化套用之相關理念、方法和技術支持及實現手段,來探討並深入研究歷史學領域的諸種問題的一門新興學問,或正在形成中的歷史學門下的交叉/分支學科。
在數據處理與歷史研究的結構性相似基礎上,信息史學認為歷史的本原是信息,而一切信息都可以是歷史;歷史研究是一個信息處理過程,信息處理也是一個歷史研究過程;信息史學的目的在於將歷史和歷史認知抽象或解構為信息,也在於將信息具象或建構為歷史和歷史認識;信息史學的方法是運用信息理論、信息化套用領域的理念和方法來研究歷史和史學理論問題,也是運用史學理論領域的理念和方法來研究信息理論、信息化套用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息史學
- 外文名:Historiography of Information
Historiography of Informatization
Informatizational Historiography - 別名:信息歷史學
史學史定位,核心部分,中間環節,外延拓展,
史學史定位
回顧傳統歷史理論領域20世紀以來發展過程的敘事,何兆武承繼威廉·沃爾什(William Walsh)的觀點,認為20世紀之初到四五十年代西方史學理論經歷了由“思辨的歷史哲學”向“分析批判的歷史哲學”的轉向;彭剛繼承何兆武的觀點將20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史學理論界的動向歸納為“敘事轉向”,並將這一轉向歸因於“範式的枯竭”,通過賦予凱斯·詹金斯(Keith Jenkins)和艾倫·穆斯洛同名理論新的內涵建構了“重構、建構、解構”的新敘事架構;20世紀末至今,全球史學理論界出現了“文化的轉向”、“實用的轉向”、“情感的轉向”等多種探索,陳啟能描述為“盡力擴大史學家領地的史學革命”,信息史學無疑是這場革命中的一個新主張。
如果單獨看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情況,一條主線是史學理論領域“藝術的”理論取向:海登·懷特的“預構、轉義、截取和強調部分史實”將寫歷史比喻成寫小說,弗蘭克·安克斯密特的“敘述實體、歷史表現”將寫歷史比喻成繪畫,安克斯密特的後繼者中,赫爾曼·保羅的“學者角色(scholarly persona)”將寫歷史比喻成表演,約尼-馬蒂·庫卡能的“後敘述主義”將寫歷史比喻成辯論——也可以視為一種表演;另一條主線則是史學史領域“科學的”理論取向:書信、日記、教科書、圖像、傳單先後被納入史料範疇,情感史、身體史、環境史、大歷史等融合現代科學知識的新興史學門類快速發展;再加上一條專注於發掘女性、族裔、被殖民、下層、邊緣群體的觀點及立場,偏愛全球化和以小見大方法,且對口述史學、公眾史學持開放態度的“文化的”理論取向;可以說史學理論最近半個世紀以來,發展得愈發豐富開放而難以概括,王晴佳所謂“以色列沒有國王”,或者用莊子的話說“道術將為天下裂”。在這樣的時代,可以通行的衡量標準也許只有“實用”:一個歷史敘述是實用的,若且唯若它從有利的角度創造了某種內在一致性。信息史學無疑是“實用”的,它顯然在數據科學與史學之間建立了一種有價值的內在一致性。
核心部分
中間環節
外延拓展
信息史學的“外延拓展”是對實踐理論的探討,其直接涉及各類具體的史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