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時代的科學普及》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俊平、鐘琦、王黎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息化時代的科學普及
- 作者:胡俊平、鐘琦、王黎明
- 類別:管理學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ISBN:9787030545503
《信息化時代的科學普及》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俊平、鐘琦、王黎明。
《信息化時代的科學普及》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俊平、鐘琦、王黎明。內容簡介《信息化時代的科學普及》立足信息社會的時代背景,圍繞科普信息化的概念內涵展開,分析科普信息化的特點和發展規律。結合實踐套用及調...
信息化時代就是信息產生價值的時代。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代表著先進生產力。信息化時代按照托夫勒的觀點,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其代表性象徵為“計算機”,主要以信息技術為主體,重點是創造和開發知識。隨著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衰落,人類社會正在向資訊時代過渡,跨進第三次...
《社會科學普及信息化研究》是2018年8月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艷。內容簡介 《社會科學普及信息化研究》作者龍艷從社會科學普及實踐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審視社會科學普及信息化,力圖為資訊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科學普及轉型升級提供理論參考。全書主要以傳播學為理論基礎,將社會科學普及信息經信源(傳播主體)、...
用這種思維模式來縱觀20世紀,你會說,在近100年裡,人類從原子時代走向了資訊時代。內容簡介 隨著計算機的出現和逐步的普及,信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逐步提高到一種絕對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處理的速度以及套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幾何級數的方式在增長。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人們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運用...
《信息科技普及講座》是200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漁。內容簡介 《信息科技普及講座(附光碟兩片)》是一部概論性和實用性有機結合的分專題講座教材,共有信息科技的發展歷程、信息科技基礎知識、進入網路世界、教育信息化、社會信息化、電子演示文稿、信息科技的新發展等八講,旨在激發人們學習和套用...
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 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國家和社會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的活動,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普事業蓬勃發展,公民科學素質快速提高,同時還存在對科普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落實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
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推進新時代科普事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
3〉趙苹等給信息化所下的定義則是:“信息化是指人們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套用達到較高的程度,在全社會範圍內實現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推動人的智慧型潛力和社會物質資源潛力充分發揮,使社會經濟向高效、優質方向發展的歷史進程”。信息管理學定義:指在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普及的基礎之上,社會和經濟的各個方面發生深刻的變革...
現代信息技術拓展了城市規劃的理論與實踐,更新了城市規劃的方法與手段,大大提高了規劃人員的勞動生產率以及規劃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藝術性和創造性,並且還加強了公眾參與。未來的城市規劃應充分考慮到信息文明時代將形成的"智慧型城市"是一種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的城市空間結構的重組;必須以地球信息科學、人居環境科學、...
隨著手機成為信息化網路中的移動載體,移動信息化將需要固定場所、固定布局的企業和政府信息化建設模式變得更加靈活方便,滿足政府和企業在出差、外出、休假,或是某些突發性事件時,與單位信息體系的全方位順暢溝通。現狀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我們生活也進入一個移動資訊時代,中國手機上網用戶過2.8億,2010年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指示精神落到實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
“科普中國·數說科學”走進高校:中文百科開創新時代科普之道。為全面推進大眾科普,科普中國與中文百科設立“科普中國·數說科學”項目,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對全網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網民網際網路行為,智慧型識別網民關心的熱點科學問題和科學熱詞,並使用直播、視頻、圖文、AR等多元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客觀的精品...
2009年出版的《國中信息科技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實驗本)》和《高中信息科技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實驗本)》是提供老師和學生學習和複習的重要參考資料。核心 課程簡介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已經離不開信息技術,電腦、網路、移動通訊、電子銀行、數位電視……面對如此迅速變化的社會,我們的學生在...
信息化從各個方面影響了高校的教育,無論從內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巨大的變化,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開始逐漸緊密圍繞“智慧”的理念,打造信息時代的“智慧校園”。通過基於智慧校園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可以提高學校的信息服務和套用的質量與水平,建立一個開放的、協作的和智慧型的信息服務平台。教育行業的信息化不僅承載了教育...
網路改變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必然會對文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一種新的適應網路時代和信息經濟的先進文化將逐漸形成。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推廣套用的顯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國致力於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驅使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當前信息技術發展的總趨勢是以網際網路技術的...
信息化時代的革命性不僅會改變生產過程,更重要的是它將通過改變社會的通訊和傳播結構而催生出一個新時代、新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信息知識成了社會的主要財富,信息知識流成了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信息情報源成了新的權力源。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信息的獲取將進一步實現民主化、平等化,這反映在社會政治關係和經濟...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信息化使現代戰爭形態發生重大變化,是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核心內容。全球數字鴻溝呈現擴大趨勢,發展失衡現象日趨嚴重。已開發國家信息化發展目標更加清晰,正在出現向信息社會轉型的趨向;越來越多的開發中國家主動迎接信息化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力爭跟上時代潮流。全球信息化...
在信息社會,隨著傳統的工業社會時代的武器被智慧型化的系統所控制,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武器時代。在信息社會的戰爭形態主要體現在信息戰上,它是對壘的軍事(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及社會一切領域)集團搶占信息空間和爭奪信息資源的戰爭。在信息社會戰爭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在信息社會,戰爭將最終表現為對信息的...
為適應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對科普與全民科學素質的需求,筆者在認真總結科普理論創新與知識積累的成果,以及科普工作實踐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對新時代科普發展的新場景、新趨勢進行深入的理論思考和探索,在2002年編寫出版的《科學技術普及概論》基礎上,重新編寫...
社會信息化一般包括三個層次。一是通過自動控制、知識密集而實現的生產工具信息化;二是通過對生產行業、部門以至整個國民經濟的自動化控制而實現的社會生產力系統信息化;三是通過通信系統、諮詢產業以及其他設施而實現的社會生活信息化。發展階段:①建立並普及信息工業階段。②建立與發展先進的通信系統階段。③企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