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題名:基於信息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論文作者:李懷勇著
導師:陳憲指導
學科專業:政治經濟學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學位授予時間:2007
關鍵字:市場經濟@@@經濟理論@@@信息化
館藏號:F014.3
館藏目錄:2010\F014.3\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息化時代市場融合範式研究
- 學位授予時間:2007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論文作者:李懷勇著
簡介,市場機理的作用表現,
簡介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融合現象日益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和關注。融合是一種信息範式下特有的現象,主要包括技術融合、市場融合和產業融合三個相互關聯又相互區別的部分。
其中,市場融合作為技術融合的導向和產業融合的基礎,對整個融合發展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場融合的出現意味著工業經濟時代的市場演進範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這實際上涉及到一個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的信息經濟範式問題,需要我們在理論上對其作出科學的解釋。
市場融合的發展有可能導致市場環境的重大變化,不但對企業的資源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企業擺脫固有的發展模式,培育新的核心能力;而且要求成政府成為市場融合的參與者,調整現行管制政策,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因而,我們有必要去深入探究市場融合的演變規律及方式。 本文把對市場融合問題的研究置於產業融合框架下且以技術融合為前提。
本研究主要運用信息經濟學原理,在明確界定市場融合性質和特徵的基礎上,通過建立理論模型,對市場融合的演進過程、產生原因、主導因素、表現形式、形成機理,實現路徑和市場效應等一些基本問題進行研究和解釋,並用實證方法對影響中國電信市場融合的因素加以驗證。
本文認為,市場融合是一種內生於信息化進程中的經濟現象。它是因技術融合和需求融合導致市場邊界模糊,不同市場產生聚合和創新,形成新的市場的過程。
市場邊界模糊、市場結構轉變、競爭關係變化和市場價值創新是其基本特徵。 市場融合的產生基於這樣一個過程:在信息化進程中,具有強大滲透力的信息技術與其他產業技術融合,成為經濟生產的主導技術,並直接影響和規定核心資源和基礎運行平台的轉變:知識和信息資源成為核心資源,信息平台成為基礎運行平台。這種技術經濟範式的更替導致社會價值模式轉換:知識和信息對經濟成長的作用超過了資本,創新成為社會價值增長的主要來源;由多數市場主體組成的規模巨大的網上聯結群體及新型競合關係,形成網路經濟條件下特有的複合效應。
社會價值模式轉換要求商業模式創新,而商業模式創新在創造新的市場價值的同時,對市場融合產生直接的推動作用。這一過程具體表現為技術融合、產品融合與業務融合等形式。影響市場融合的主導因素有創新擴散、需求融合、管制融合、企業融合和替代收益。 市場融合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形成的。從形成機理上看,技術機理的作用表現為:創新擴散導致技術融合、產品融合和業務融合的發展,為市場融合奠定了基礎。
市場機理的作用表現
在市場選擇和市場激勵作用下,融合市場的企業之間通過示範模仿效應,個別企業的融合行為演變為一種群體行為。制度機理的作用表現為:管制放鬆降低了市場進入壁壘,大量新企業進入融合市場,推動了市場融合的發展。從實現路徑上看,從實現路徑上看,產品融合是在共同的標準束或集合下,整合不同產品的功能、形式和用途等,以同一產品形式實現不同產品的功能;渠道融合是通過網際網路整合各種流通渠道,淡化其專用屬性,凸現其非專用屬性,實現無縫連線;過程融合是在信息化基礎上,形成研發、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的交融。這樣,原先分離的市場演變為同一市場。
這樣,原先分離的市場也就融合為同一市場。 在市場融合中,急劇變化的環境有可能導致企業長期積累的資源、能力和競爭優勢遭到顛覆性的破壞。對此,企業大多傾向於實行跨產業併購、聯盟等融合行為,並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市場行為,包括戰略行為、競爭行為、組織行為和行銷行為等,力圖建立與融合環境相適應的新的資源和能力。這樣,企業在對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追逐中實際上扮演了市場融合行為主體的角色。
企業的融合行為進一步促使市場結構發生變化:集中度下降和結構轉換(縱向一體化結構轉變為橫向水平結構或橫向水平結構轉變為縱向一體化結構),並在資源配置效率、技術進步和社會福利等方面顯著地提高了市場績效,形成巨大的經濟成長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