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總管府,北周、隋、唐三代的一級行政區劃名,治信州(魚復縣,今重慶奉節),唐 武德二年,因避皇外祖獨孤信諱,改信州為夔州,仍置 夔州總管府,轄境最大時包括今天重慶直轄市全境、湖北西部、四川東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信州總管府
- 行政區類別:總管府
- 下轄地區:信州、南州、臨州、開州
- 年代:北周 隋 唐
信州總管府,北周、隋、唐三代的一級行政區劃名,治信州(魚復縣,今重慶奉節),唐 武德二年,因避皇外祖獨孤信諱,改信州為夔州,仍置 夔州總管府,轄境最大時包括今天重慶直轄市全境、湖北西部、四川東部。
信州總管府,北周、隋、唐三代的一級行政區劃名,治信州(魚復縣,今重慶奉節),唐 武德二年,因避皇外祖獨孤信諱,改信州為夔州,仍置 夔州總管府,轄境最大時...
信州,南北朝、隋唐時期的行政區劃名稱,治魚復縣(今重慶奉節),北周、隋、唐三朝在此曾設定信州總管府,為一級行政區劃,管理區域包括:信(夔)、硤、歸、施、業、...
北周開始設定的區域性軍事管理機構。魏晉以來,逐漸形成一些軍事指揮區域,即都督區。至隋唐,總管府逐漸由純軍事性質轉向兼管軍民兩政的職能,並且成為普遍的地方常設...
地方軍鎮唐初地方軍鎮總管府,高祖武德四年(622年),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吳王”汪華歸唐,封越國公,並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為總管府,使持節總管歙、宣、杭、睦...
信州,南北朝、隋唐時期的行政區劃名稱,治魚復縣(今重慶奉節),北周、隋、唐三朝在此曾設定信州總管府,為一級行政區劃,管理區域包括:信(夔)、硤、歸、施、業、...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罷總管府,廢州設郡,以郡統縣,信州總管府改為巴東郡,廢南州,三縣悉併入巴東郡。二、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江津縣地置南州,治南川郡,領縣...
東漢建安後為巴東郡治所,南北朝、隋、唐又先後為三巴校尉、巴州、信州總管府、夔州都督府治所。魚復辭海解釋 編輯 鰒(鰒) fù 〔鰒魚〕軟體動物,貝殼橢圓...
北周 鄰山縣 信州總管府梁州 鄰山郡 - 隋 鄰山縣分入流江、鄰水 鄰州、梁州 宕渠郡 - 唐 大竹縣、鄰山縣 山南西道 蓬州(鹹安郡)、渠州(鄰山郡)...
屬奉節信州總管府煬帝大業三年(607),廢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州;武德八年改南浦州為浦州。南浦縣屬之。屬奉節夔州總管府...
夔州是一個地名,從漢代起至20世紀初,奉節為江關都尉、巴東郡、三巴校尉、巴州、信州總管府、夔州總管府、夔州都督府、夔忠涪防禦使、夔州路、夔州府等治地...
唐朝,武德初年(618年),改巴東郡曰信州仍治人復縣(今奉節)。武德二年(619年),避唐高祖外祖父獨孤信名諱,改名夔州,置總管府於此,不久改為都督府。武德四年(...
此時“峽路”政區大致與北周隋朝時期的奉節信州總管府轄區近似。淳化五年(994),再降成都府為益州,仍治成都縣。至道三年(997),天下定製十五路:“一曰京東路,二...
7、公元582年)撤銷永昌郡,大昌縣屬信州總管府和巴東郡。8、公元582年,隋文帝重新頒布均田令,並推行於全國。9、公元582年),隋將韓僧壽、李充分別在臨涇縣西的...
隋朝,開皇十年(598年),廢萬川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與南州同治,時屬信州總管府(今奉節);煬帝大業三年(607年),省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今奉節)。...
隋時仍屬信州總管府(今奉節)。大業三年(607年),州廢,復為巴郡。唐代延續渝州之稱,武德元年(618年)為渝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南平郡。先隸屬於夔州總管府(今...
隋朝,開皇十八年(599年)改永寧為盛山縣,改開州為萬州,屬信州總管府(治今奉節)。 開州地理位置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萬州為開州;貞觀元年(627年)省西流縣...
其後,改置“巫縣”。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奉節信州總管府改屬縣“巫”名“巫山”, 長江三峽地區遂才有“巫山縣”名,並沿革至今! [4] ...
隋文帝開皇2年(公元582年),撤銷永昌郡,大昌縣屬信州總管府和巴東郡。 [2] 唐朝改郡縣制,增設道的建置,大昌縣屬山南東道所屬夔州(今奉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