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俞祖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永康
- 出生日期:1964年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主要成就:第三批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他於1981年9月至1985年7 月在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本科學習,於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88年6月,研究生畢業後到魯東大學(原煙臺師範學院)任教,1992年被確定為講師,1994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6年破格晉升教授。1997年被確定為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2006年被選拔為煙臺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2008年,被推薦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2011年被評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12年,被評為省高校首席專家。擔任的學術職務有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小組專家組成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委員會評審、中國近現代史料學學會副會長、山東省歷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中國農民戰爭史學會理事等。該同志現任民盟煙臺市委副主委、煙臺市政協常委等職。
現為東北大學文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講課程
主講的課程有專業基礎課《中國現代史》, 公選課與專業選修課《中華民族精神概論》等。
主要貢獻
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有省教育廳課題《中國通史與世界通史教材改革》(《中國通史教程·現代卷》分卷主編),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國小新課程與高師歷史教學改革》和《“基本能力測試”學科關聯度研究》等。由齊濤任總主編,俞祖華等任分卷主編《中國通史教程·現代卷》(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1版、2001年2版、2004年3版、2009年第4版),已被全國150多所高校採用,並成為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
其科研成果在學術界有較大的影響,所撰寫的《深沉的民族反省》、《中華民族精神新論》等著作在《中國社會科學》、《光明日報》等報刊上,專家學者發表書評給予了極高度的評價;所發表的論文有6篇被《新文華摘》全文轉載、3篇摘要;有24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複印。
論著目錄:
(一)學術論文(反響:《新華文摘》全文7篇、論點摘編3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3篇,人大複印全文26篇,《光明日報》論點摘編10篇)。
1.《五四時期復古與西化的文化偏向》,《中州學刊》1988年1期。
2.《中西文化衝突與太平天國思想》,《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1期,《中國歷史學年鑑(1990年)》,《高校文科學報文摘》1989年3期摘要。
3.《清末民初對國民性的探討》,《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增刊。
4.《“西方物質——中國精神”比較模式辨析》,《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1期,人大複印資料K4《中國現代史》轉載。
5.《梁啓超“新民”思想述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0年1期。
6.《論嚴復的保守與激進》,《中州學刊》1992年5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2年11期轉載。
7.《嚴復與傳統文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2年4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3年4期全文轉載。
8.《地方自治:中國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構想》,《中州學刊》1993年4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3年9期全文轉載。
9.《啟蒙的兩種類型:嚴復梁啓超比較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1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4年6期全文轉載。
10.《嚴復與孫中山的現代化思想比較》,《中州學刊》1994年5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4年12期全文轉載。
11.《矢志不渝,致力統一》,《光明日報》1994年2月14日,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4年4期全文轉載。
12.《近代先驅者的憂患意識》,《光明日報》1994年9月19日,《新華文摘》1994年11期摘要。
13.《近代啟蒙思想家對儒學的批判與認同》,《光明日報》1995年12月11日,《新華文摘》1996年3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資料B5《中國哲學史》1995年12月全文轉載。
14.《近代中國的“時代中心”與近代史的分期》,《煙臺大學學報》1995年1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5年5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1995年4期摘要。
15.《兩次中日戰爭的反思》,《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4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6年2期全文轉載。
16.《啟蒙的發軔(魏源變革人心思想述論)》,《紀念魏源誕辰2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4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6年2期轉載。
17.《基督徒與抗日救亡運動》,《抗日戰爭史及史料研究》,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
18.《論嚴復的啟蒙三民主義》,《江海學刊》1996年2期。
19.《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重要轉向》,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1期。
20.《孫中山訓政思想的再認識》,《中州學刊》1996年3期。
21.《略論近代中華民族精神》,《光明日報》1996年6月11日,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6年7月全文轉載。
22.《略論康有為的“開民智”思想》,《社會科學輯刊》1996年4期。
23.《讓世界了解中國》,《光明日報》1997年4月22日。
24.《譚嗣同對民族心理的批判與認同》,《湘潭大學學報》1996年4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1997年2期全文轉載。
25.《魯迅——解剖國民性的大師》,《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4期。
26.《堅持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統一》,《煙臺日報》1997年6月11日。
27.《從“河洛人”入閩、遷台看中原文化的遷徙模式》,《煙臺師院學報》1999年3期,《移民史論集》,齊魯書社1998年。
28.《從海外華人移民觀照中國文化及國民性》,《移民史論集》,齊魯書社1998年。
29.《略論中國傳統文化對人口遷移行為的影響》,《學術月刊》,1998年10期。
30.《關於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幾個問題》,《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4期。
31.《維新派對發展民主的追求》,《光明日報》1998年10月30日。
32.《比較文化視野里的中國人形象》,《中州學刊》2000年5期。
33.《略論近代先驅者的趕超意識》,《光明日報》2000年12月15日。
34.《審視中國國民性的兩種目光》,《煙臺師院學報》2000年1期。
35.《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類型、格局及主導價值》《齊魯學刊》2001年2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1年7期轉載。
36.《民主思想的演進:從戊戌到五四》,《江海學刊》2001年1期。
37.《奕與晚清政府的矛盾糾結》,《學術月刊》2001年1期。
38.《近代來華西人對中國國民性的體認》,《東嶽論叢》2002年1期。
39.《近代日本人對中國國民性的評說》,《煙臺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3期。
40.《近代先驅者對創新精神的呼喚與踐行》,《光明日報》2002年6月11日。
42.《孫中山趕超西方思想述評》,《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8期;《光明日報》2002年9月24日摘要。
43.《國民性改造思潮的最初發軔》,《中州學刊》2002年5期。
44.《近世來華西人對中西民族性格的比較》,《煙臺大學學報》2003年2期。
45.《近世來華西人視野里的兩種中國人形象》,《煙臺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1期。
46.《李大釗改造國民性思想述論》,《聊城大學學報》2003年4期。
47.《中華民族精神問題研究述評》,《史學月刊》2003年12期。
48.《近代中國人對中日國民性的比較》,《中州學刊》2004年1期。
49.《論近代哲人對中西民族特性的比較》,《河北學刊》2004年1期。
50.《關於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若干問題》,《北京日報理論周刊》2004年1月5日。
51.《近十年來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研究綜述》,《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4期,第二作者。
52.《中國傳統民本思想論略》,《光明日報》2004年2月17日。
53.《高中歷史研究性學習問題綜述》,《歷史教學》2004年5期,第二作者。
54.《論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兩次轉向》,《東嶽論叢》2004年4期。《光明日報》2004年10月29日;《新華文摘》2004年19期摘要。
55.《也談吳佩孚的“晚節”》,《吳佩孚研究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二作者。
56.《弘揚與提升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以民為本的優良傳統》,《中國農村發展的歷史與未來》,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
57.《基礎教育實施課程標準對高師院校歷史教學的挑戰》,《煙臺師院學報》2004年1期。
58.《中國古代的和諧思想》,《光明日報》2005年2月28日;韓雪編《從多元到和諧――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
59.《中國近代自由主義思潮研究綜述》,《煙臺大學學報》2005年1期;收入郭德宏、陳廷湘主編《中國現代社會心理與社會思潮研究》,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人大複印資料K4《中國近代史》2005年6期轉載;《光明日報》2005年3月11日摘要。
60.《中國近代激進主義思潮研究綜述》,《學術月刊》2005年8期。
61.《自省·旁觀·比較:中外人士三重視野下的中國國民性》,《煙臺大學學報》2006年2期;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06年7期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4期摘要。
62.《中國傳統人本思想論略》, 《煙臺師院學報》2006年1期。
63.《本土視野與近代基督教問題研究》,《東嶽論叢》2006年1期,第二作者。
64.《近代中國社會轉型問題研究綜述》,《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3期,第二作者。
65.《王懿榮與甲午戰爭》,戚俊傑、劉玉明主編:《北洋海軍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66.《近代中國人的日本觀》,《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華出版社2005年,《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4期。
67.《歷史研究中的人本視野》,《東嶽論叢》2006年6期。
68.《中國近代保守主義思潮研究綜述》,收入郭德宏、耿雲志主編:《中國文化現代化道路的探索》,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二作者。
69.《略論近代中國的民族反省》,《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1期;《光明日報》2007年8月15日。
70.《民族主義:近代三大思潮的並生系統與類型區隔》,《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四輯: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與近代三大思潮的雙向互動》,《學術月刊》2007年第8期;人大複印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07年第11期;《光明日報》2007年9月18日。
71.《嚴復與章太炎的民族主義思想比較》,《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四輯: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
72.《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史學月刊》2007年第2期。
73.《統一戰線: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載體》,《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74.《略談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3期。
75.《關於發展民主的幾個問題》,《魯東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論叢》2007年第9期。
76.《<民國思想史>評析》,《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5期。
77.《近代西方來華傳教士的儒學觀》,《齊魯學刊》2007年第3期;收入《西學與清代文化》,中華書局2008年。
78.《現代性構建與現代三大文化思潮》,《煙臺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收入《近代中國與近代文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
79.《略論吳佩孚的民族意識》,《吳佩孚研究-第三屆吳佩孚生平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第二作者。
80.《放任與干預:近代中國經濟自由主義的發聲與變調》,《河北學刊》2008年第2期。
81.《歷史為什麼沒有選擇自由主義――關於“中國近代自由主義”的對話》,《光明日報》2008年5月10日,《新華文摘》2008年第14期。
82. 《本科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魯東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83. 《從史學動態教學入手引導研究生實施”創新型研究性學習”》,《魯東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第二作者。
84.《淺談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凝聚力之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第二作者。
85. 《嚴復與近代中國自由主義的開啟》,《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五輯:中國近代史上的自由主義》。
86.《近十年來袁世凱研究生平及思想研究綜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第二作者。
87.《全真道與中華民族精神》,《問道崑嵛山——齊魯文化與崑嵛山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齊魯書社2009年,第二作者。
88. 《三份宣言:文化保守主義的重要文本》,《東嶽論叢》2009年1期;後以《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三份標誌性文本》為題收入北京師範大學《近代文化研究》(第2輯)。
89.《近代中國自由主義的類型及演變格局》,《煙臺大學學報》2009年3期;人大複印資料K4《中國近代史》2009年11期轉載;《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五輯:中國近代史上的自由主義》。
90.《被多向解讀與不斷詮釋著的“五四意義”》,《求是學刊》2009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4期摘要。
91.《戊戌思潮:中國三大現代性思潮的共同源頭》,《學術月刊》2009年第11期,收入《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六輯:戊戌變法與晚清思想文化轉型》;《新華文摘》2010年2期全文轉載;《光明日報》2010年1月12日摘要;《文史知識》2010年1期摘要;《文摘報》2009年12月31日摘要;《魯東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摘要。
92.《社會主義:現代中國三大思潮的共同取向》,《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1期;《光明日報》2010年10月12日摘要。
93.《激進與保守:近代中國思想發展的兩翼》,《中華讀書報》2010年9月22日。
94.《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研究綜述》,《魯東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95.《從嚴復到胡適:近代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承與調適》,《文史哲》2010年第6期,《新華文摘》2011年第4期;《光明日報》2010年12月14日摘要;人大複印資料K3《中國近代史》2011年2期轉載。
96.《和諧語境之下的回眸——對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之關係的再認識》,《學術研究》2011年第1期。
97.《近代國際視野下基於中華一體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人文雜誌》2011年第1期。
98.《從胡適到殷海光:近代自由主義思潮的趨新與返古》,《河北學刊》2011年第5期,《光明日報》2012年2月9日摘要;《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1年2期摘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3期。
99.《傳統情懷——現代三大思潮的共同情結》,《東嶽論叢》2011年第10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4期。
100.《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世代與類型》,《東嶽論叢》2012年第3期。
101.《分疏與聚合:近代社會變遷視閾的知識分子成長路徑》,《光明日報》2012年4月25日;《新華文摘》2012年第13期轉載;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2年第8期全文轉載。
102.《近代中國政治自由主義的發展軌跡與演進形態——以近代自由主義的三份標誌性文本為中心》,《學術月刊》2012年第5期。
103.《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十種矛盾“心結”》,《河北學刊》2012年第3期。
104.《從漁村到港城的轉身——近代煙臺城市化進程與城市文化的形成》,《膠東文博》2012年第1期。
105.《清末新型知識群體:從傳統士大夫到現代知識分子的轉型》,《人文雜誌》2012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3年第1期全文轉載。
106.《“中國最後一位大儒”與“中國西學第一人”——曾國藩與嚴復思想比較》,《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107.《搭建五個平台,注重四個銜接,推進國家級教學團隊與歷史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魯東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108.《從帝國到民國嬗替之際國家觀念的變遷》,《煙臺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109.《晚清知識分子現代國家觀念的生成》,《河北學刊》2013年第1期;《新華文摘》2013年7期全文轉載。
110.《民國知識分子對建設現代國家的不同設計——以胡適、陳獨秀、梁漱溟為重點》,《東嶽論叢》2013年第6期。
111.《論“文化安全”視閾下的文化資源保護與文化產業開發——以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點》,《魯東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112.《民族復興:現代三大思潮的共同夢想》,《光明日報》2013年8月28日。
113. 《“中華民族復興觀念”源流考》,《北京日報》2013年12月9日。
114.《從入世到出世的大跨度轉身》,《魯東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
115.《近代中日關係與中華民族復興觀念及歷程》,《河北學刊》2014年第2期《新華文摘》2014年13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6期;《光明日報》2014年3月26日。
116.《近代民族復興觀念的生成及其衍化》,《天津社會科學》2014年第3期。
117.《中華民族復興論與國民性改造思潮》,《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
118.《漫談讀書與讀書人》,《中國近現代史料專題研究》,中國言實出版社2014年。
119.《維新派對甲午中日戰爭的反思》,《光明日報》2014年8月6日。
(二)書評\隨筆\教學研究
1.《民主集中制問題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國行政管理》1997年11期;人大複印資料《圖書評介》1998年第1期全文轉載。
2.《〈晚清政治研究〉簡評》,《光明日報》1999年8月20日。
3.《以多維的視角審視大變局中的晚清統治集團》,《煙臺師院學報》2000年1期。
4.《再現晚清社會生活的真實圖景——〈晚清遺影〉評介》,《煙臺師院學報》2001年1期。
5.《鴉片戰爭與近代愛國主義》,《煙臺社會科學》1990年4期。
6.《當熔長史鑄明鑑》,《高師教育研究》1990年2期。
7.《深化教學改革,強化中國近現代史的國情教育功能》,《高師教育研究》1992年1期。
8.《歷史教學培養學生能力問題初探》,《高師教育研究》1994年2期。
9.《凸現“兩個空間”,強化“三個途徑”》,《面向二十一世紀教學改革論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10.《再現中國政治變遷的鮮活進程略評》——齊濤主編《中國政治通史》,《光明日報》2003年7月15日。
11.《〈儀禮·喪服〉考論》出版《光明日報》2003年12月2日。
12.《評〈晚清政治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3期。
13.《獨具視角 深入探索――》,《世紀橋》2005年4月。
14.〈〈從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上探索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光明日報〉〉2006年11月6日。
15.《簡評》,《魯東大學學報》2006年4期。
16.《近代史政治史研究的新成果》,《光明日報》2007年3月2日。
17. 《追尋近代以來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發展歷程——何曉明著簡評》,《魯東大學學報》2007年4期。
18. 《探索山東半島與韓日之間海上絲路的開啟性成果》,《光明日報》2008年7月6日。
19.《多重視野下的魯東鄉村——評楊煥鵬著》,《魯東大學學報》2013年4期。
20.《無邊光景一時新——<落帆山東第一洲>簡評》,《光明日報》2013年9月26日。
21.《定位、模式、路徑:中國史學科研究生培養與地域文化的結合》,《魯東大學學報》2013年3期。
22.《從名人家教的得失談起》,《齊魯晚報》2013年10月16日。
23.《中國家教第一人》,《齊魯晚報》2013年11月6日。
24.《清季與民國為何大師輩出》,《齊魯晚報》2013年12月25日。
25.《大時代·小時代·微時代》,《齊魯晚報》2014年1月8日。
26.《牟家沒適應現代轉型》,《齊魯晚報》2014年2月24日。
27.《從土豪詞義變化看世風》,《齊魯晚報》2014年2月26日。
(三)獨立完成或主編的著作、教材:
1.《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國近代改造國民性思潮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20.5萬字.
3.《大刀·長矛·熱血》(不屈不撓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一作者(2人合作),7.7萬。
4.《中國民主黨派簡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30.9萬字,主編(3位,位列第三)。
5.《大學道德教育概論》,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版,全書44萬字,主編(3位,位列第三),中華孔子學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張岱年教授作序。
6.《中華民族精神論》,泰山出版社1997年9月版,全書36萬字,4人合作,位列第4,張岱年教授作序。
7.《中國現代政治思想史》,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2009年第2版。
8.《中國通史教程·現代卷》,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1年第2版,2004年第3版,2009年第4版。?
9.《中國通史教程教學參考·現代卷》,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2005年第2版。
10.《簡明中國通史》,泰山出版社2001、2011年,主編之一。
11.《移民史論集》,齊魯書社1997年,副主編。
12.《王懿榮與甲骨文》,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獨立。
13.《中國聖賢》,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主編之一。
14.《中華民族精神新論》,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一作者。
15.《中國近代社會文化思潮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一作者。
16.《膠東歷史上的文化名人》,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
17.《文化名人與膠東》,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
18.《民族主義與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轉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19.《現代文明的追尋——穿越兩個世紀的夢想》,山東大學出版社2012年。
20.《璀璨明珠——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覽》,山東大學出版社2012年。
21.《回眸與新探——魯東大學歷史學國家級特色專業與中國近現代史國家級教學團隊總結與探索》,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22.《像梁啓超那樣做父親》,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年。
23.《中國近現代專題史料研究》,中國戲劇出版社2013年。
24.俞祖華、王海鵬:《棲霞牟氏家族文化研究》,36.7萬字,中華書局2013年
(四)參著
1.《最後一個儒家(梁漱溟與現代中國的困境)》,譯著(5人合譯),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全國各級政協文史資料篇目索引》,中國文史出版社1992年6月版,編委,參加了第一分冊的編輯工作。
3.《中國報刊辭典》,書海出版社1992年6月版,參編。
4.《山東通史》,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版,參加撰寫約3萬字;人民出版社2009年。
5.《世界著名元首傳》,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年。
6.《世界社會主義思想通鑑》,人民出版社1996年。
7.《中國文化通史·民國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年。
8.《中國公民道德禮儀讀本》,泰山出版社2000年。
9.《幹部歷史讀本》,齊魯書社2000年。
獲獎記錄
《中國現代史》於2006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由他主持完成的三項教學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009年,《以教學團隊精品課程教學方式為重點,推動歷史專業改革與建設》,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歷史研究性學習:基礎教育新課程與高師歷史教學改革》獲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1年,《置重“兩個空間”,強化“三個途徑”——中國近現代史教材與教學改革》,獲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合作完成的《從史學動態教學入手引導研究生實施“創新型研究性學習”》(第二位)獲省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由其作為負責人的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於2007年獲批省級教學團隊,於2010年獲批國家級教學團隊。1997年,曾被評為煙臺師院“十佳優秀教師”,2006年並被評為“魯東大學教學名師”。 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
獨立完成的成果獲山東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1)《戊戌思潮:中國三大現代性思潮的共同源頭》,2011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近代啟蒙思想家對儒學的批判與認同》,1997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3)《中華民族精神新論》,2007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4)《深沉的民族反省》,1998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5)《近代民族主義的類型、結構及主導價值》,2002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6)《論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兩次轉向》,2006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7)《略論近代中國的民族反省》,2009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合作完成的成果獲中國圖書獎1項;省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2項。另外獲得市、廳、校級獎勵多項。
綜合性榮譽或獎勵:
1.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
2.2008年獲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3.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4.2012年被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高校首席專家。
獨立或首位的作品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共7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1項:
1.《戊戌思潮:中國三大現代性思潮的共同源頭》,2011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近代啟蒙思想家對儒學的批判與認同》,1997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中華民族精神新論》,2007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8年獲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精品工程獎”;
4.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世代與類型》,2014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5.《深沉的民族反省》,1998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6.《近代民族主義的類型、結構及主導價值》,2002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7.《論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兩次轉向》,2006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8.《略論近代中國的民族反省》,2009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合作完成的成果獲中國圖書獎1項,省精品工程獎1項,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
1.《中華民族精神論》(第4位),2000年獲第十二屆中國圖書獎;
2.《中華民族精神論》(第4位),1999年獲省“精品工程”獎;
3.《大學道德教育概論》(第3位),1998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4.《本土視野與近代基督教問題研究》(第2位),2008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5.《從嚴復到胡適:近代中國自由主義的傳承與調適》,2012年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2位)。
首位獲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1.2009年,《以教學團隊精品課程教學方式為重點,推動歷史專業改革與建設》,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搭建五個平台,注重四個銜接,推進國家級教學團隊與歷史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第1位),2014年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3.2005年,《歷史研究性學習:基礎教育新課程與高師歷史教學改革》獲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4.2001年,《強化“兩個空間”,凸現“三個途徑”——〈 中國通史.近現代史〉教材與教學改革》,獲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合作成果獲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1.《從史學動態教學入手引導研究生實施“創新型研究性學習”》(第二位),2009年獲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