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經營環境

保險經營環境是與保險企業經營有關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總稱,是貫徹保險經營思想、制定經營策略和實現經營目標的前提條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險經營環境
  • 作用:貫徹保險經營思想
  • 目的:制定經營策略和實現經營目標
  • 分類:經濟
保險經營環境的內容
保險經營過程中,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自然界的和科技的等方面因素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和制約,而且保險經營的各環境因素又都在不斷運動、發展和變化著。因此,保險經營環境呈現關聯性和多變性特徵。
(一)保險企業經營的內部環境
保險企業經營的內部環境包括勞動者、經營技術、資金和信息等基本因素。
1.勞動者。
勞動者是保險企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生產要素,是保險經營活動中最具創新力量的經營資源,是企業活力的源泉。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包括體力和才智兩部分,因而勞動者素質的高低主要體現在其體力和才智差異。一個擁有高素質勞動者群體的保險企業,其經營活動的開展就具備了根基和競爭實力。社會主義保險企業的勞動者是企業的主人,相互之間是同志式的平等互助互利關係。同時,企業又是廣大勞動者共謀生存與發展的生活共同體。每個勞動者又有自身的物質利益和精神追求,因此,要正確處理好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勞動者的精神境界,從而創造一個和諧的、催人奮發的企業人事環境,為企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創造出勞動者群體的聚合力,使企業充滿活力。
2.經營技術。
經營技術泛指經營活動中套用的各種技能、技巧、知識和方法,主要包括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技術兩大類。自然科學技術是指保險經營活動中所需的各種風險識別、預防、救災技術,查勘定損所需的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數學等知識和運算方法,等等。社會科學技術主要是指保險經營過程中的經營管理知識和方法,如保險展業宣傳、廣告技巧、保險財務技術、勞動人事組織與管理、企業部門之間的協調藝術、保險經營調查、預測和決策技術,等等。保險經營技術是保險經營活動的科學基礎,是提高保險經濟效益的基本保證。
3.資金。
資金是保險經營活動中物資的貨幣表現,是保險企業得以存續的血液,也是保險經營成果的核算媒介。由於保險經營的特殊性,保險資金具有自身的特點。首先在資金來源上,除國家財政撥付或股東集資股份等資本金外,主要來自投保人依保險契約所繳納的保險費和儲金;其次在資金核算上,保費資金由於其所承擔償付責任的長期性和連續性,不能將當年全部保費收入作為已賺保費,還必須提存各種保險業務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在資金積累上,歷年的盈餘上繳國家利稅外,其餘部分主要歸人保險總準備金,以擴大承保能力和應付特大風險損失的償付(關於保險資金見第七章有關內容)。企業資金是經營實力的集中表現,資金的雄厚程度對保險經營的信譽、承保能力、競爭能力以及企業的發展等方面均具有直接制約作用。
4.信息。
信息是企業經營管理者了解企業內外經營環境,從事保險經營決策等活動的依據。信息通常包括一切與保險經營活動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社會、政治、經濟、科技以及自然界信息,因而,信息具有廣泛性特徵。信息是現代保險企業的重要資源,及時、全面、準確的信息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必備內部環境,它對保險經營的預測、決策和經營控制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保險企業經營的內部環境,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可控制要素。因此,要使保險經營有一個良好的內部經營環境,就必須準確地弄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及造成劣勢的原因,從中找到內部潛力挖掘的方向,採取有效措施,改善企業內部經營環境。
(二)保險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
保險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就是整個社會和自然界,是企業不可控要素。主要包括自然環境、經營發展水平、人們的風險和保險意識、社會渚因素、保險市場競爭狀況、國家的政策和法令等等。
1.自然環境。
保險經營的自然環境,包括保險經營過程中可利用的各種自然資源和自然界的不規則變動狀況兩大部分。從直接的保險經營角度來看,保險經營活動本身需要各種自然資源,如土地、水、能源等,這些資源直接制約著保險經營活動;從間接的角度來看,保險人承保的企業風險,如財產保險、營業中斷保險等,受自然資源狀況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風險程度,進而間接影響到保險的經營活動。另一方面,自然界的不規則運動或外力作用引起的風暴,雷電、洪水、土石流、颶風等,使保險經營又處於一種不確定的自然環境之中,若企業實力不足,就有可能在巨大自然災害面前難以對所承保的大量風險予以經濟補償,從而影響到保險經營的穩定性。因而,自然環境對保險企業的影響遠遠大於對其他工商企業的影D向。
2.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亦稱生產力發展水平,是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況。其中包括各種產業結構與發展水乎和人們的消費結構與水平。保險企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實體單位和經濟細胞,是構成國民經濟總體中最基本的要素,同時,國民經濟形勢又是保險經營的巨觀經濟環境,直接制約著保險業的發展。當國民經濟繁榮時,社會對保險商品的消費水平相對提高,保險市場需求增大,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保險企業經營規模就會擴大,經濟效益就會提高。反之,情況則相反。因此,經濟發展水平對保險經營水平、發展速度和規模起決定作用。
3.人們的風險和保險意識。
風險意識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各種風險的感覺、評估、預防和控制的態度和願望。保險意識則是人們關於保險現象、本質、作用以及對各種保險方法的理解、感覺和評價。人們的風險和保險意識,是保險經營至關重要的保險文化環境。明確而積極的風險和保險意識,不僅可以為保險經營提供良好的心理氣氛,使保險展業易於進行,提高保險廣度和深度,而且還有利於促進保戶加強對已保財產的風險管理,積極配合保險企業的防災防損工作,減少風險損失,提高保險經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同時,人們的風險和保險意識強,還可以根據自身風險特點和對保險的需求,積極主動地自行設計投保方案,向保險企業申請特殊種類的保險,或為保險經營提出各種建議和意見,推動保險業的發展。此外,人們若具有較強的風險和保險意識,就能夠監督保險企業的經營活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免受侵犯,這也是提高保險經營水平的重要促進因素。因此,保險經營者應因勢利導,善於利用各種機會和手段,向社會宣傳風險和保險管理知識,教育、引導和培育人們的風險和保險意識,提高全民族認識、估價、處理風險和妥善利用保險手段管理風險的能力,進而為保險經營創造一個良好的保險心態環境。
4.社會諸因素。
社會環境是由社會中每個人的觀點、態度、信念、教育程度、習慣和行為組成的。正像每個人一出世就進人某種社會秩序中一樣,保險企業一旦產生就要按照社會環境的需要,進入到一定的位置。社會環境通過各類人的生活觀念、態度、習慣和行為,影響保險企業的經營,從而使企業的各項目標、任務都適合它所服務的社會成員的價值觀和社會信仰的要求。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只有充分考慮到社會因素的影響,企業才能順利開展經營,也才可能取得預期的經營成果。
社會環境具有較強的區域性。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吃、穿、住、行等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又構成了各族人們的共同觀點、態度和行為準則,並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審美觀等。毫無疑問,這些因素對保險商品的需求必然產生深刻影響。因此,保險企業深人細緻地研究不同服務對象的特點,掌握人們的保險需求偏好,對於穩定企業經營、開拓新的經營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環境具有可變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和國際間、民族間交往日趨頻繁,人們的觀點、態度、行為以及風俗習慣也會發生變化,在商品經濟社會中,一項社會行為或習慣的改變,往往意味著一個新的廣闊市場的出現和一個舊市場的萎縮或衰亡。隨著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系日趨完善,我國人民的工作、生活環境發生著巨大變化。人們的消費結構、消費觀念也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新的環境要求保險企業必須洞察社會潮流,廣泛採集有關信息,切社會之脈搏,抓準時機,拓展保險服務範圍,擴大經營成果。
5.保險市場競爭狀況。
哪裡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哪裡就存在競爭。社會主義保險市場是一種商品經濟市場,無疑也存在著競爭。保險市場競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同業競爭,即保險企業之間在經營規模、種類、信息、服務質量和價格水平上層開的競爭。第二是行業競爭,即保險企業同其他企業或事業單位相互滲透,乃至引起資金轉移而產生的競爭。目前,我國保險市場競爭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未來保險市場競爭狀況將日趨激烈,這就要求保險企業增強競爭意識,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重視對保險市場競爭狀況的研究,掌握競爭對手的情況,據此確定經營對策,充分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出奇制勝。
6.國家的政策和法令。
國家的政策和法令是保險企業經營的政治法律環境,包括與保險經營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及其實施細則。保險經營的政治法律環境對企業經營有兩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保護保險企業的合法行為和利益;二是取締企業的違法行為,限制其不良行為,以維護保險市場的正常秩序。政策和法令還會通過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從總體上制約保險企業經營的相關因素。因此,分析、研究企業經營的政策、法令環境,掌握企業經營的大氣候,對於穩定和開拓經營業務,把握經營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保險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是辯證的統一體。企業內部環境是可以控制和改造的,它是企業經營的基礎和發展的源泉,而其外部環境則是不可控因素,是企業經營與發展的制約因素。兩者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企業內部環境的改善可改變外部市場競爭實力對比,影響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企業外部環境如社會諸因素、人們的風險和保險意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中的各種因素也可能直接滲透到企業內部環境之中,成為企業內部環境因素。企業經營者的責任就在於,採取一切措施保持企業內外環境的統一,並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動趨勢創造和改善企業內部條件,及時調整經營行為,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