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種余義》是嚴復所著作品,出自於《嚴復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保種余義
- 作者:嚴復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嚴復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支那古語云:人道好生。吾不解造物者之必以造萬物為嗜好也。其故何耶?此姑不論。但論其既好生物,則必有生而無死,而後可謂之好生。若雲有生無死,則地不能容,故不容不死。不知同此一器,容積既滿,則不能再加,必減其數而後可。此我等之智則然,此所以成其為局於形器之人也。若造物則當不如是,使造物而亦如是,則其智慧型與吾等耳,吾何為而奉之哉!今若反之曰:上天好殺。正惟好殺,故不能不生。蓋生者正所以備殺之材料,故言好生則不當有死,言好殺則不能不生。同一臆測,顧其說不強於好生之說耶?吾作此說,非一人之私言也。英達爾溫氏曰:“生物之初,官器至簡,然既托物以為養,則不能不爭;既爭,則優者勝而劣者敗,劣者之種遂滅,而優者之種以傳。既傳,則復於優者中再爭,而尤優者獲傳焉。如此遞相勝不已,則滅者日多,而留者乃日進,乃始有人。人者,今日有官品中之至優者也,然他日則不可知矣。”達氏之說,今之學問家與政事家鹹奉以為宗。蓋爭存天擇之理,其說不可易矣。
以今日之時事論,白人在一千五百年前,未出歐洲之境,而與黃人有大爭數次,實系乎兩族之興亡,而其時黃人已不能得志於白人。第一次波斯亞答澤耳士起傾國之眾以伐希臘,而為米地斯多基利所敗。第二次蒙古遏底拉深入羅馬境,而為那底亞所敗。第三次阿剌伯耶昔第二逾庇里牛斯山欲伏全歐,而為沙爾馬的爾所敗。第四次蒙古成吉斯渡多惱河而西,以攻日爾曼,既勝矣,終憚歐人之勇,遂不敢復西。此數事者,白人有一不勝,則不能保全其自主,若一經服於他族,則失其獨立不羈之氣。白人之能有今日與否,未可知矣。而白人乃能聯為一氣,致死不渝,終不予其權於黃人。洎乎二百年來,民智益開,教化大進,奮其智勇,經略全球。紅人、黑人、棕色人與之相遇,始則與之角逐,繼則為之奴虜,終則歸於泯滅。二百年間之事,圖書明,見聞相接,然豈鑿空之談哉!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嚴復(1854-1921),初名傳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後名復,字幾道,晚號愈壄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嚴復系統地將西方政治、社會、經濟、哲學思想介紹到中國,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社會通詮》、《法意》、《名學淺說》、《穆勒名學》等著作。他的譯著文字雅馴、體大思精而影響深遠。編者簡介黃克武,1957年生於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英國牛津(Oxford)大學東方系碩士(1989),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歷史系博士(2001)。現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文化史、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啓超調適思想之研究》(1994)、《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1998)、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2008)、《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2010)、《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2013)以及有關明清文化史、嚴復、梁啓超、胡適、蔣中正等之學術論文七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