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渡社區
- 上屬:白石江街道辦事處
- 海拔:1867.00米
- 面積:5.40平方公里
基礎設施,經濟狀況,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3568戶通自來水,有3568戶通電,有356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56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8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91戶。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0公里。
該社區整合社區資源,規範社區管理,加強社區服務,強化社區功能,創建了“設施完善、經濟繁榮、隊伍精幹、潔淨園林、祥和文明、安全穩定、民主自治、管理數字、便民服務”的“九星”和諧社區。以“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為載體,挖掘社區資源,建立了以社區人口、家庭、就業、社會保障、文明樓院、志願者服務隊等為主要內容的“資料庫”和“信息庫”,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高效、快捷的服務。社區投資20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2000㎡的辦公區域,社區辦公擁有“四室三場三機一校”,“星光老年之家”綜合辦公樓2000㎡,投資1200萬元建成占地12.7畝的麒麟區一流的現代化社區完小;投資5萬元建成人民調解庭,籌集資金150萬元建立社區電子監控平台,安裝了電子監控探頭109個,流動人口實行電腦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社區服務水平和服務功能。
經濟狀況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13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00萬元,畜牧業收入464.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5647.00萬元, 工資性收入5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92.00元,農民收入以務工或租房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1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02人 ,在省內務工585人,到省外務工17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二、三產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23.00萬元, 該村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產業。
特色產業
社區鄉鎮企業總收入已達4.95億元,固定資產增加到一億元五千萬元,上繳稅金250萬元,集體經濟總收入達4795萬元,增長12%,人均純收入達6611元,增長6.3%.聯合建材廠已培育成為滇東北地區規模較大、技術較高、質量較好的管理生產企業,年總產值在達700萬元,產品達到24個,職工60多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68戶,共鄉村人口8671人,其中男性5634人,女性3037人。其中農業人口3614人,勞動力1841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1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00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社區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8129人,彝族163人,其他民族109人。農村經濟總收人6131萬元,人均純收人6611元。鄉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216個,從業人員2947人,營業收人4.95億元。有國小和衛生所各一所,衛生所面積為300平方米,有醫生5人,社區建有公廁29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44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9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308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50.00萬元,有固定資產2616.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376.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保渡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麒麟區三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0.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532人,中學生250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因支持城市的建設,村組土地已被全部徵用完,農民已成為失地農民,有待解決低保。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等公共設施缺乏,人民生活環境有待改善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圍繞城市市場化,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