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博物館於1999年2月1日破土動工,1999年9月底,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落成開館。館舍建築仿中國古代南方銅鼓造型,外表以反映保山歷史文化為題材的“九龍傳說”、“絲道雙虹”、“永昌象耕”、“強渡怒江”四幅大型浮雕裝飾。整座建築通高19.6米,最大直徑56.6米,建築總面積3224平方米,基建總投資570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保山博物館
- 類別:文化博物館
- 地點:雲南省保山市
- 竣工時間:1999年9月底
保山市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保山博物館於1999年2月1日破土動工,1999年9月底,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落成開館。館舍建築仿中國古代南方銅鼓造型,外表以反映保山歷史文化為題材的“九龍傳說”、“絲道雙虹”、“永昌象耕”、“強渡怒江”四幅大型浮雕裝飾。整座建築通高19.6米,最大直徑56.6米,建築總面積3224平方米,基建總投資570萬元。
保山博物館於1999年2月1日破土動工,1999年9月底,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落成開館。館舍建築仿中國古代南方銅鼓造型,外表以反映保山歷史文化為題材的“九龍傳說”、“...
保山三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是保山市的標誌性建築。...... 1999年,保山在建設市級文化中心廣場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分散式建設模式,把博物館、圖書館、文化...
保山,雲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東與大理白族自治州、臨滄市接壤,北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連,西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毗鄰,西北、正南同緬甸交界,國境線...
玉皇閣位於雲南省保山城西太保山的右山腰,緊鄰隆陽區一中和保山佛教聖地保山玉佛...保山玉皇閣位置地圖 寶。玉皇閣曾經是保山市博物館所在地。後改為宗教活動場所...
1.保山市文化館為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管理的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事業編制22名,領導職數4名。2.保山市博物館(保山市文物管理所)為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
滇緬抗戰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民間出資建設、民間收藏、以抗戰為主題的博物館。滇緬抗戰博物館館址是當年遠征軍反攻騰衝指揮部的舊址,在雲南保山市騰衝縣和順鎮 。...
2015年8月4日,撤銷騰衝縣,設立縣級騰衝市,騰衝市由雲南省直轄,保山市代管。 ...博物館藏有3500多件二戰文物,包括中國遠征軍、中國駐印軍、美英盟軍、民眾眾...
耿德銘,雲南省保山市博物館副研究員,曾任《保山報》《永昌文化報》副主編,現任保山市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出版有專著《哀牢文化研究》...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國家二級、三級博物館名單,雲南省有廣南縣民族博物館、保山市博物館和麗江市博物院3家被評定為三級博物館。...
太保山公園坐落於雲南保山市城西太保山麓而得名公園總面積102公頃,森林覆蓋面達...“全真樓”,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到保山時曾住在此,現保山市博物館也設在此,玉皇...
特色百科 歷史上的今天 數字博物館 史記·2016 城市百科 二戰百科 非遺百科...保山市中醫醫院(原保山地區中醫院)於1981年2月21日成立。是一所市屬非營利性...
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館位於雲南世界生物圈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段西麓,保山市騰衝縣界頭鄉新莊村龍上寨。...
特色百科 歷史上的今天 數字博物館 史記·2016 城市百科 二戰百科 非遺百科...2017年8月31日 保山市第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決定免去張明的保山市...
保山玉皇閣現在是保山市博物館,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05月25日,保山玉皇閣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保山市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位於雲南省保山市,地處享有“國家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生命的避難所”、“野生動物的樂園”、“人類的雙面書架”等美稱...
特色百科 歷史上的今天 數字博物館 史記·2016 城市百科 二戰百科 非遺百科...2016年9月23日,中國共產黨保山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舉行,楊軍當選為...
特色百科 數字博物館 非遺百科 多肉百科 恐龍百科 城市百科 二戰百科...2016年4月22日,保山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張靜...
高黎貢山被子國內外專家、科學家譽為“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南北動植物交匯的走廊”,具有很高的旅遊和科學考察價值。舉世聞名的滇西抗戰,勤勞勇敢的保山...
張志淳(1457~1538),明代文人,字進之,號南園,雲南保山隆陽人,世稱張侍郎。...自2004年保山市發現張志淳墓及其夫人沈善正乾屍且在保山市博物館展出以後,張志淳重新...
雲南省保山市古稱永昌郡、永昌府,永昌所產的圍棋被世人冠以“永昌之棋” 和...雲南保山永昌 館藏地點 雲南保山永子博物館(永昌閣) 所屬年代 明代嘉靖年間...
除了憩娛樓,有關潞江土司的印記還可以在保山市博物館內收藏的唯一一顆象徵土司被歷代王朝分授世襲,為清乾隆十九年所賜的潞江安撫司印。在隆陽區潞江傣族鄉平田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