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四須䰾

保山四須䰾

保山四須䰾,Barbodes wynaadensis (Day, 1873) ,鯉科四須䰾屬的一種魚類。背鰭條4,8~9;胸鰭條1,13~16;腹鰭條1,8;臀鰭條3,5。鰓耙11~13。下咽齒3行,2.3.5~5.3.2。側線鱗22[(3.5~4)/(2.5~V)]25;背鰭前鱗8~10;圍尾柄鱗12。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保山四須䰾
  • 拉丁學名:Barbodes wynaadensis  (Day, 1873) 
  • 別稱:青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魚亞綱
  • :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鯉科
  • :四須䰾屬
  • 分布區域:怒江,印度
分類信息,形態特徵,種群分布,生活習性,相關俗名,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保山四須䰾
拉丁名稱 Barbodes wynaadensis
英文名稱 \
保山四須䰾
地方名稱 青魚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鯉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屬名 四須䰾屬
拉丁屬名 Barbodes
分布類別 淡水

形態特徵

標準長為體高的3.2~3.7(x±s=3.5±0.14)倍,為頭長的3.5~4.1(3.8±0.19)倍,為尾柄長的5.5~7.1(6.1±0.42)倍。為尾柄高的7.3~8.5(8.0±0.31)倍。頭長為吻長的3.3~3.7(3.4±0.2)倍,為眼徑的3.7~4.9(4.3±0.35)倍,為眼間距的2.1~2.8(2.4±0.2)倍。
體呈長紡錘形,側扁.吻端圓鈍,吻皮止於上唇的基部,彼此分離,與前眶骨分界的邊緣,在大魚有一淺缺刻,為吻須基部的所在地,至吻端距離僅眼徑之1/2。須2對,頗發達,吻須稍細,頜須略粗。眼中等大,大魚眼徑相對地小。眼間很寬,稍小於眼後頭長。口亞下位,呈馬蹄形,上頜長於下頜,後伸到達眼眶前緣的垂直線,上下唇厚,肉質,在口角處相連,左右唇後溝不相連續。鰓膜在前鰓蓋骨後緣之下連於鰓峽,其間距小於眼徑。
背鰭短,外緣微四,末根不分枝鰭條基部稍變硬變粗,但末端1/3~1/2仍柔軟而分節,全長比頭短,後緣光滑,起點約在吻端與昆鰭基的中點或略近尾鰭基。胸鰭長比頭為短,後伸不達腹鰭基,相距2~3個鱗片(幼魚的間距較小)。腹鰭起點稍在背鰭起點之後,後伸不達臀鰭起點,其間距有2鱗片(雄魚和幼魚較近)。臀鰭外緣斜截,其起點距尾鰭基較腹鰭起點為近或相等,後伸不及尾鰭基,間隔約2個側線鱗。尾鰭叉形,上葉稍長,外側最長鰭條約為中央最短鰭條的2倍。
鱗片大,在胸部稍變小,腹鰭基部有狹長的腋鱗,背鰭和臀鰭均有鱗鞘。鰓耙短而小,排列稀疏。下咽齒主列腹面第二個最大,頂尖,其餘尖端稍彎曲,有斜的齒冠。側線在腹鰭基部稍下彎,向後伸至尾鰭基之中軸。鰾2室,後室較長。腹膜黑色。
背部微黑色,腹部灰白,側線上有寬的黑色直條,這黑條之上村有一灰白色的直條;雌魚各鰭微黑,雄魚的背、尾鰭帶黑色,其餘各鰭灰白色。雄魚的前眶骨外表有排列稀疏而細小的珠星,雌魚則無。

種群分布

分布於印度及我國怒江水系。
保山四須䰾

生活習性

生活於江河緩流及開闊水域,數量較少。體色獨特,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相關俗名

產地及產期:分布於印度及我國怒江水系。
介紹:
口亞下位,呈深弧形。須2對,較發達。體高大於頭長。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強壯,其後側緣光滑無鋸齒,尾鰭分叉淺。第1鰓弓外側鰓耙12-13枚。體鱗較大,側線完全。繁殖季節雄性個體在頭部具珠星。
生活於江河緩流及開闊水域,數量較少。體色獨特,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