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族教育,保全族人口 12212(1990 年),主要分布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內。其中以大河家鄉的大墩、甘河灘、梅坡三個自然村(俗稱“保全三莊”)和劉集鄉的高李村、尚家村最為集中,甘肅省臨夏縣、臨夏市和青海省同仁縣等地也有少量分布。保全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無文字。內部交流使用本民族語言,多通用漢語。在國小教育、教學中,保全語為課堂輔助語言。信仰伊斯蘭教,並滲透於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起源於經堂教育,構成傳統教育的主體,清真寺不僅是保全族民眾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文化教育中心。兒童 4 歲~6 歲時便入寺接受經堂教育,學習阿拉伯文和宗教禮儀,經三四年學習後,大多數人結業還家,少數兒童繼續學習阿拉伯文的宗教課程,歷 3 年~5 年或更長時間,達到一定標準便可畢業,獲得阿訇資格。
1949 年前,保全族聚居區有大小清真寺 33 座,每寺均有本民族兒童入寺接受經堂教育,其中最大的清真寺為海乙寺。除經堂教育外,還設秀如阿文中學,有男生 100 餘人,女生 80 餘人。聚居地區的近代學校教育始於清光緒初年(1875)辦的 2 所義學,即地方人士籌辦的劉家集修文義學和大河家親仁義學,但保全族子弟入學的很少。光緒三十二年廢科舉,辦新學,至 1928 年先後建立劉集第二高級國小和第五初級國小,大河家第七初級國小以及甘河灘第八初級國小,每校教師 1 人,在校生分別為 75 人、102 人、42 人、28 人。1936 年 7 月由回族馬全欽在大河家鄉創辦魁峰(馬占鰲的字)國小校,自任董事長,委派周中名為校長,初招學生 40 餘人,以保全族、回族居多。1940 年增辦魁峰女子國小。1942 年,馬步芳資助辦學經費一萬銀元,擴建校舍,1943 年增設國中部,定名私立魁峰中學,分為國小部和中學部,共有教員 20 餘人,學生 150 餘人,一律免費上學。不分男女、民族、貧富,一律住校,學生自帶口糧,由學校解決食宿設備。至 1949 年,發展成為一所擁有國小(含一幼稚班)、國中共 9 個年級 10 個班,學生 300 餘人,教師 20 餘人的少數民族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發展保全族教育,在政策與措施上給以優惠待遇。20 世紀 50 年代初期,在保全族聚居區接管、調整、改造和新建一批學校。至 1965 年,保全族地區有國小 4 所,國小在校生 440 人,初級中學 1 所,國小附設國中班 1 個。1979 年在魁峰中學舊址,新建全日制保全族中學。1981 年 6 月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成立後,針對保全族教育落後的狀況,採取一些措施:延長國小學制;培養本民族師資;實行全免費教育;設立寄宿制學校或寄宿制班;調整學校結構與布局,將甘梅國小附設國中班併入保全族中學,加強劉集中學(獨立國中)建設;對保全族學生升學實行降分錄取照顧;中學生享受助學金等。每年都有一批保全族中小學生被擇優錄取到各類中等學校。僅保全族中學從 1979—1989 年共培養初、高中畢業生 584 人,其中考入大學的 57 人,考入中等專業學校和招乾的 86 人。1990 年初,臨夏回族自治州的 1025 名保全族學齡兒童中,已入學的 837 名,入學率達 81.65%,國小在校生 947 人,國中生 221 人,高中生 102 人。每年約有 10 餘人考入省內外大專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