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族傳統體育

保全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保全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保全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保全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全族傳統體育
保全族概況,保全族歷史,保全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射 箭,抱腰、拔腰,羊皮筏競渡,奪腰刀,

保全族概況

保全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內,少數散居在甘肅的蘭州、臨夏及青海、西藏、新疆等地。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保全族人口為16505人,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保全族有本民族的語言,由於和漢、回等民族交往密切,所以保全語中大約有40%左右的漢語借詞。保全族大多數人兼通漢語,通用漢文。

保全族歷史

元代以來,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色目人,到青海同仁地區戍邊屯墾。這批人在同當地蒙古、藏、漢等民族長期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一個民族體,這就是保全族。1225年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歸來時,將中亞各族的俘虜編入“探馬赤軍”。1227年蒙古滅西夏,占領了積石州,包括今青海同仁地區在內的河州地區,成為蒙古軍的重要軍事據點。1259年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後,“探馬赤軍”就地駐紮屯墾,其中屯駐同仁地區的中亞色目人就成了今日保全族的先民。他們在長期與周圍其他民族通婚、交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保全族。
自明至清,保全族一直處在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清同治元年(1862),保全族人因生計等原因遷到了現在居住的積石山縣大河家地區,從此保全人就在甘肅繁衍生息。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民族識別,正式命名為“保全族”。

保全族傳統體育

歷史上的保全族人民在長期的發展進程中,不僅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還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保全族的傳統體育,就是在長期的實踐和適應本民族特點中發展起來的。其典型的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射箭、抱腰與拔腰、羊皮筏競渡、甩拋尕和奪腰刀等。呈現出自發性、普及性與因地制宜的特點,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代表性體育項目

射 箭

射箭,是保全族的一項民俗體育活動,是由傳統的狩獵射箭活動發展而來。
保全族射箭用的弓,是用劈開的大竹竿做成的。一般為2~3片紮成一股,有4尺左右長。為了保持弓的柔韌、彈性,弓的兩頭套有水牛角。弓繩是幾根擰在一起的牛盤繩做成。鐵制的箭頭呈長三角形,半斤多重。箭繩系有紅纓穗,一般射程200米左右。
每年冬季,青壯年男人舉行射靶比賽,多以距離和射箭的的準確性來評定獲勝者。獲得優勝的射手,將受到鄉民宰羊敬酒的慶賀。

抱腰、拔腰

抱腰和拔腰,是流行在保全族中一項類似摔跤的較力性體育項目,來源於保全族平時的生活實踐。
抱腰比賽,主要體現的是體力的對抗。比賽中,雙方先抱住對方的腰部,並在競爭中力爭使對方雙腳離地,哪一方先使對方的雙腳離地,即算獲得優勝;拔腰比賽,與抱腰比賽大體相類。比賽開始前,二人對面站立,互相抱住對方的腰部。當裁判宣布開始時,雙方盡力將對方提起,直至雙腳離地為勝。較之抱腰比賽,拔腰比賽還分為“單手拔”和“雙手拔”兩種形式,而其中又分個人賽和集體賽。抱腰、拔腰比賽不分級別,但為了求得公平,一般情況下是選擇在體力、體重相當者之間進行。

羊皮筏競渡

羊皮筏子或牛皮袋,是生活在甘肅積石峽口(黃河上游險口)一帶保全族常用的水上渡河工具,後逐漸演變為一類保全人特有的水上渡河比賽項目。
羊皮筏競渡比賽形式,有“單抱”羊皮袋橫渡黃河和“雙乘”牛皮袋過黃河兩種。比賽人數不限,一般以最先到達對岸者為優勝。

奪腰刀

保全人打制的腰刀自古以來遠近聞名,而圍繞著保全腰刀,也產生了許多具有民族特色保全傳統文化習俗。其中,奪腰刀就是流行在保全民族中極具特色的一項體育活動。
奪腰刀比賽一般為雙人對壘。比賽前,對壘兩人各將一把帶有“什樣錦”刀鞘的小雙刀藏在身上。比賽開始後,雙方通過前進、後退以及左右移動等方式,窺視對方藏刀部位。一旦發現使一躍而上奮力奪刀。交手奪刀時,要保護好自己的腰刀,不讓對方奪去。這項比賽的特點,是通過觸摸和發現對方身上腰刀的同時,而體現出來的對壘雙方的撕、拉、扭、拱、摔的搏鬥動作。整個比賽過程直至將腰刀奪到手為勝。一般情況下,一次刀易手為平局,通過三局二勝來計算最後的獲勝者,中間休息五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