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計算語言學與機器翻譯

俄羅斯計算語言學與機器翻譯

《俄羅斯計算語言學與機器翻譯》全面闡釋了俄羅斯在計算語言學和以機器翻譯為代表的信息處理系統研發領域取得的科研成就,以及某些具體語言處理目標的實現策略和技術,這也是本書區別於其他計算語言學著作的一個鮮明特色。

基本介紹

  • 書名:俄羅斯計算語言學與機器翻譯
  • 出版社:語文出版社
  • 頁數:424頁
  • 開本:16
  • 品牌:語文出版社
  • 作者:傅興尚 許漢成
  • 出版日期:2009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俄羅斯語
  • ISBN:978780241099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俄羅斯計算語言學與機器翻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成果叢書

作者簡介

傅興尚,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生於1966年,河北青龍人。主要從事計算語言學、語義學等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受教於黑龍江大學、國立普希金俄語學院、莫斯科國立大學。1998年主持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現代俄語事格語法》;2001年主持承擔國家社科十·五規劃項目《面向信息處理的俄語語言知識庫》;2001年獲教育部十·五規劃重大項目《俄羅斯計算語言學與機器翻譯》;2006年獲國家社科十一五規劃項目《俄語語義模式化及漢化策略研究》。承擔省市級項目5項。已出版專著:《現代俄語事格語法》;《基於事格語法的俄語辭彙知識庫》;《範疇·規則·操作》;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2003年研製並首推嵌入式俄漢行掌上電腦系統,俄漢通電子詞典等系統。
許漢成,1965年5月出生,陝西省漢中市人。俄語語言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安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和黑龍江大學。主要從事俄語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研究。現已出版專著《交際·對話·隱含》,發表論文10餘篇,參與或主持了數項國家級和部級課題。
易綿竹,1964年3月出生,四川營山人。雙博士學位獲得者,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曾受教於南開大學、黑龍江大學、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國立普希金俄語學院等高校,在業師李錫胤先生的學術指導下,研究興趣轉向計算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等學科領域。近十多年來,主持或參與數項各類科研課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或會議文集中發表論文多篇。代表性著作有《模式分析與知識表達論》、《位語法理論與套用》、《計算語言學》和《工程語言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計算語言學的幾個基本問題
第一節 計算語言學導言
第二節 語言知識的表征
第三節 語言模式化
第四節 語言自動機的建造及工作原理
第五節 俄羅斯計算語言學研究機構

第二章 俄語辭彙知識庫的建造和套用
第一節 詞和辭彙知識庫概說
第二節 建造辭彙知識庫的基礎和原則
第三節 俄語辭彙的信息結構
第四節 俄語辭彙知識庫的建造技術
第五節 E.等設計的《辭彙信息庫》概覽

第三章 俄語形態信息的自動化分析
第一節 俄語文本的單元化分析
第二節 俄語形態信息的自動化分析
第三節 俄語辭彙形態信息的統計學習

第四章 俄語句法信息的自動化分析
第一節 句法自動化分析的幾個基本問題
第二節 基本構句塊及其識別算法
第三節 俄語句法結構的模式化描述及操作原理
第四節 形容詞擴展模式的形式化

第五章 俄語語義信息的自動化分析
第一節 語義中介語及其計算原理
第二節 辭彙語義資源及語義分析
第三節 意念詞典和語義詞典
第四節 MAMM壓模型與語句意義表示
第五節 一種基於TM技術的機助翻譯系統的語義處理策略

第六章 俄語句法語義的一體化分析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B.A.Ty30B的俄語形式化理論
第三節 基於函式模型的句法——語義一體化計算

第七章 俄語文本信息的自動化處理
第一節 文本著作權歸屬的自動分析
第二節 文本功能語體的自動分類
第三節 內容分析:概念、類型與方法

第八章 語料庫語言學{
第一節 語料庫和語料庫語言學的概念
第二節 語料庫的類型
第三節 俄語語料庫的建造和發展
第四節 語料庫的標註經驗與規範
第五節 語料庫檢索工具的基本功能
第六節 小結

第九章 俄羅斯機器翻譯: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機器翻譯思想的產生
第二節 俄羅斯機器翻譯發展歷程
第三節 機器翻譯方法
第四節 機器翻譯理論流派
第五節 俄羅斯機器翻譯系統
第六節 總結與展望
第七節 與UNL接口的機器翻譯系統ETAP-3

第十章 語言信息處理系統
第一節 信息檢索系統
第二節 基於語義分析的文本自動文摘研究
第三節 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若干問題研究
參考文獻

序言

近年來,我國計算語言學開始注意引進和介紹國外先進的理論和技術,但是,這些引進和介紹主要是針對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對於俄羅斯的介紹寥寥無幾,至於引進那就更是微乎其微了。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俄羅斯是我國的友好鄰邦,在計算語言學和機器翻譯研究方面,俄羅斯的起步比我國早得多。
在計算語言學方面,早在1913年,俄羅斯著名數學家馬爾可夫(A.A.MAPKOB,1856-1922)就注意到語言符號出現機率之間的相互影響,他試圖以語言符號的出現機率為實例,來研究隨機過程的數學理論,提出了馬爾可夫鏈的思想,他的這個開創性的成果用法文發表在俄羅斯皇家科學院的通報上①。後來馬爾可夫的這一思想發展成為在計算語言學中廣為使用的馬爾可夫模型是當代計算語言學最重要的理論支柱之一。在用數學思想來研究語言的創新性研究中,我們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早在1847年的時候,俄羅斯數學家布良柯夫斯基就提出了用機率論方法來進行語法、詞源和語言歷史比較研究的卓越見解了。1958年,蘇聯數學家庫拉金娜(採用集合論描述了基本的語法概念,為機器翻譯研究奠定了堅實的數學基礎。
在機器翻譯方面,1933年,蘇聯發明家特洛揚斯基設計了用機械方法把一種語言翻譯為另一種語言的機器,並在同年9月5日登記了他的發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