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李永全 著
出版時間:2017-01
頁數:599
書號:978-7-5201-0117-2
關鍵字:蘇聯|俄羅斯|政黨|歷史|權力
開本:16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俄國政黨(主要是蘇共)歷史的專著,分上、下兩卷,詳盡地論述和分析了20世紀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最重大的兩個事件——十月革命和蘇聯解體。上卷揭示了布爾什維克黨誕生、發展和成功的歷程,以及布爾什維克一黨制的確立和金字塔式的權力結構的形成過程,從一個側面考察了蘇聯模式的形成及其特點;下卷揭示了導致蘇共權力金字塔坍塌的種種偶然和必然的因素。
作者簡介
李永全,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目錄
前 言
上卷 權力金字塔的形成
序 言
第一章 俄國政黨產生的歷史條件
一 政黨的概念和西方政黨的產生
二 俄國政黨的分類
三 19世紀下半葉俄國的改革
四 俄國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及其特點
五 自由主義思想的傳入
六 民粹主義與民粹派
七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第二章 俄國主要政黨的出現及其綱領
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主要政治力量
二 君主制的衛士——黑幫和“10月17日”同盟
三 陛下的反對派——立憲民主黨
四 農民社會主義的鼓吹者——社會革命黨
五 舉黑色旗幟的無政府主義者
六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建立與黨內分裂
第三章 1905~1907年:革命的演習
一 1905年革命的起因
二 第一次革命時期的俄國政治舞台
三 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的策略分歧
四 社會革命黨人的鬥爭策略
五 資產階級政黨對革命的態度
六 斯托雷平改革及其失敗的原因和意義
第四章 戰爭與政黨
一 大戰的爆發及其對俄國的影響
二 戰爭期間的黑幫和十月黨人
三 立憲民主黨在戰爭期間的活動
四 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在戰爭期間的表現
五 戰爭期間的布爾什維克與列寧的革命理論
第五章 二月革命後多黨合作的嘗試
一 二月革命爆發與君主制被推翻
二 立憲民主黨與臨時政府
三 蘇維埃的產生及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的活動
四 布爾什維克走出地下狀態
五 戰爭和土地問題
六 俄國形成了多黨制嗎?
第六章 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走向社會主義革命
一 列寧的《四月提綱》和布爾什維克黨的策略
二 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對革命前途的認識及其策略
三 立憲民主黨人與反動將軍叛亂
四 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準備
五 十月革命的爆發及其歷史意義
第七章 國內戰爭時期的集中制試驗
一 是立憲會議,還是蘇維埃
二 圍繞布列斯特和約的鬥爭
三 “戰時共產主義”實踐與契卡的活動及其影響
四 布爾什維克與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的摩擦
五 積極參政的左派社會革命黨人及其命運
六 俄共(布)第二個黨綱
第八章 新經濟政策時期:經濟民主與政治集中的探索
一 新形勢下布爾什維克與各黨派的關係
二 俄共(布)十大與新經濟政策
三 《關於黨的統一的決議》及其影響
四 無政府主義者的命運
第九章 布爾什維克黨在社會中的地位
一 布爾什維克一黨制的確立
二 執政黨與國家政權
三 黨同其他社會組織的關係
四 黨同人民的關係
第十章 共產黨與蘇聯體制
一 共產黨的組織政治活動
二 反對官僚主義的鬥爭
三 關於黨內民主
四 誰來監督執政黨
五 列寧遺囑
六 史達林體制的形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下卷 權力金字塔的坍塌
序 言
第十一章 蘇聯共產黨——蘇聯社會的脊樑
一 蘇聯共產黨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二 蘇共中央的結構
三 蘇共職能與蘇聯政府職能的重疊
四 蘇共意識形態工作與蘇美意識形態競爭
五 蘇共的決策機制和幹部政策
小結
第十二章 蘇聯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穩定下的隱憂
一 戰爭廢墟上建立的福利社會
二 龐大的軍工綜合體及其對蘇聯政治和經濟體制的影響
三 能源依賴型經濟結構的形成
四 冷戰條件下的蘇聯對外政策
五 蘇美爭霸,不僅是軍事競爭
小結
第十三章 葬禮催生出的年輕領導者——戈巴契夫
一 勃列日涅夫逝世,功過難以評說
二 安德羅波夫改革,偉大的創舉與歷史之謎
三 契爾年科——力不從心的守攤者
四 戈巴契夫——沒有選擇的選擇
小結
第十四章 戈巴契夫改革的開始與新思維
一 蘇共中央四月全會,初次提出“改革”
二 蘇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及其新思想
三 禁酒運動:目的和後果
四 國內和國際上對戈巴契夫的評價
小結
第十五章 經濟改革:願望與結果
一 1987年蘇共中央一月全會與全面經濟改革的開始
二 具體改革措施的出台與效果
三 經濟改革效果與經濟危機之謎
小結
第十六章 戈巴契夫周圍的人——並非都是志同道合者
一 安·葛羅米柯——傑出的外交家,失望的伯樂
二 蘇共意識形態掌門人——利加喬夫
三 實幹家——尼·雷日科夫
四 神秘的雅科夫列夫
五 阿·盧基揚諾夫——與戈巴契夫從戰友到反對派
六 瓦·梅德韋傑夫——戈巴契夫忠實的追隨者
七 瓦·博爾金與蘇共中央總務部
八 切爾尼亞耶夫——蘇共中央機關里的兩面人
九 謝瓦爾德納澤——有爭議的外交部部長
十 強力部門領導人及其特殊地位
小結
第十七章 戈巴契夫對歷史問題的態度及其對改革進程的影響
一 蘇共意識形態的演進過程
二 對蘇聯體制的歷史評價與改革
三 對史達林的評價——否定的不僅僅是個人
四 卡廷慘案——揭案的時機藏有玄機
五 蘇聯人民——一個全新的民族稱謂
小結
第十八章 蘇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與政治改革的開始
一 蘇聯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的歷史
二 蘇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的背景和籌備
三 代表會議的議程、結果和歷史意義
四 蘇聯憲法第六條的命運及其對蘇共的意義
五 戈巴契夫的立場——改革歷史上最大的謎團
小結
第十九章 民族問題的激化威脅到國家的穩定與完整
一 蘇聯的建國理論是列寧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問題的理論
二 民族國家的法律地位
三 蘇共的民族幹部政策
四 改革過程中的民族問題與民族衝突
五 人民陣線——民族獨立的先鋒
小結
第二十章 非正式組織的出現與發展
一 何謂非正式組織?
二 共青團與非正式組織
三 蘇聯工會組織與非正式組織
四 非正式組織的主要類型
小結
第二十一章 蘇共內部分裂與社會上政治黨派湧現
一 蘇共思想上的分裂
二 蘇共組織上的分裂
三 蘇聯社會的分裂與多黨的產生
小結
第二十二章 蘇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會及其作用
一 代表大會前夕蘇聯及蘇共內部的形勢
二 代表大會的召開與過程
三 蘇共綱領的變化及蘇共二十八大的主要影響
四 蘇共黨內的分歧與鬥爭
小結
第二十三章 經濟走向崩潰,社會矛盾激化
一 經濟改革停滯,管理失靈,市場供應中斷
二 商品短缺導致實行配給制,社會抗議浪潮迭起
三 煤礦工人大罷工,矛頭指向有玄機
四 人民失望,許多蘇共黨員退黨
五 “500天計畫”——市場狂想征
小結
第二十四章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的建立與俄羅斯領銜的主權進程
一 為什麼俄羅斯聯邦在蘇共內部沒有自己的共和國黨組織
二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的建立
三 俄羅斯尋求主權——獨立於誰?
四 主權大潮的掀起——蘇聯走向解體
小結
第二十五章 “新奧加廖沃進程”與“8·19”事件
一 “新奧加廖沃進程”:是改革聯盟國家的嘗試還是被迫之舉
二 “8·19”事件:過程與後果
三 蘇共被查禁、迫害,沒有抵抗地退出歷史舞台
四 被侮辱的蘇共中央機關工作人員
小結
第二十六章 別洛韋日叢林的密謀
一 別洛韋日協定的簽署
二 獨立國家國協的成立
三 戈巴契夫——無可奈何花落去
小結
沒有蘇共的國家與失去國家的蘇共(代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