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史教程(第3卷)

俄國史教程(第3卷)

《俄國史教程(第3卷)》是2013年6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瓦·奧·克柳切夫斯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國史教程(第3卷)
  • 作者:[俄]瓦·奧·克柳切夫斯基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 頁數:499 頁
  • 定價:40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009246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俄國史教程:3卷》為五卷本,此為三卷。為四十一至五十八講,共十八講。內容時限從十七世紀初至十七世紀八十年代。即從動亂時期開始,敘述十七世紀的社會變化,如城市起義、《一六四九年法典》、各等級的形成、農民問題、西方文化的影響、教會等等。最後,克柳切夫斯基還特別評述了幾個人物,如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奧爾金-納肖金和哥利琴等人。他認為十七世紀為彼得大帝的改革做了準備。

作者簡介

瓦·奧·克柳切夫斯基(1841-1911)是俄國傑出的史學家,1879年起在莫斯科大學教授俄國史。除教學外,還參加多方面的學術活動,擔任許多學術要職。曾任科學院通訊院士、俄國史及古文物院士、優美文學榮譽院士。他是俄國史學優秀傳統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同時還具有獨創精神,主要著作有:《古羅斯聖人傳是歷史史料》、《古羅斯的大貴族杜馬》、《俄國史教程》、《克柳切夫斯基文集》、《克柳切夫斯基未出版的著作集》等。

圖書目錄

第四十一講
對俄國歷史第四時期的看法——這一時期的主要事實——這些事實的相互關係中明顯暴露的矛盾——外交政策對國內生活的影響——第四時期的事件進程與這種影響的聯繫——國家和社會政治意識——動亂時期的開始——王朝的結束——沙皇費奧多爾和鮑里斯·戈都諾夫——動亂的起因。僭位問題
第四十二講
社會各階級依次捲入動亂——沙皇鮑里斯和大貴族——偽德米特里一世和大貴族——沙皇瓦西里和大貴族階級——沙皇瓦西里的宣誓文告及其意義——中層大貴族和首都服役貴族-1610年2月4日條約和1610年8月17日莫斯科條約——兩個條約的比較——外省服役貴族和1611年6月30日縉紳會議的決定——下層階級捲入動亂之中
第四十三講
動亂的原因——王朝方面的原因:世襲王朝對國家的看法——對選舉產生的沙皇的看法——社會政治方面的原因:國家的賦役制度——社會紛爭——動亂過程中僭位稱王的意義——幾點結論——第二支民軍和把波蘭人逐出莫斯科——米哈伊爾當選——米哈伊爾成功的原因
第四十四講
動亂的直接後果——新的政治概念——這些概念在動亂中的表現——執政階級成員的更迭——門第制的解體——最高權力的重新組合——沙皇和大貴族階級——大貴族杜馬和縉紳會議——最高權力的簡化-16 81年大貴族的企圖——縉紳會議的成員和作用的變化——經濟的破壞狀況——動亂以後的社會情緒
第四十五講
動亂之後莫斯科國的國際地位一——新王朝對外政策方面的任務——立陶宛與波蘭合併時的西部羅斯——行政管理和等級關係中的變化——城市和馬格德堡法——盧布林合併——合併的後果——草原烏克蘭的移民——哥薩克的起源——小俄羅斯哥薩克——查坡羅什
第四十六講
小俄羅斯哥薩克的道德品質——哥薩克對宗教信仰和民族性的維護——哥薩克人中間的對立——小俄羅斯問題——波羅的海問題和東方問題——莫斯科國對歐洲的關係-17世紀莫斯科對外政策的作用
第四十七講
17世紀莫斯科國內部生活的搖擺——兩類新措施——立法的趨勢和對新法律彙編的需求-16 48年的莫斯科叛亂和它對《法典》的態度-16 48年7月16日關於制定《法典》的決定和決定的實施——《法典》的書面材料來源——會議代表參與《法典》編纂——編纂的方法——《法典》的意義——新的思想——新頒布的條文
第四十八講
政府的困境——地方管理的集中化——督軍和固巴行政區長官——地方自治機構的命運——區級軍區——中央管理機關的集中化——計算事務衙門和機要事務衙門——社會的集中化——基本階級和過渡階級——等級的形成——服役人員——工商區居民;使抵押人重新繳納工商稅
第四十九講
第五十四講
第五十五講
第五十六講
第五十七講
第五十八講
評述
注釋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