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公共教育運動

俄國公共教育運動,19 世紀中期由俄國進步知識界發動的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推動國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社會運動。在當時各種社會矛盾激化、革命形勢高漲、沙皇政府醞釀進行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的形勢下興起。創辦多種教育雜誌;成立彼得堡教育學會;組織教育問題討論會;成立識字委員會,促進初等學校的發展;在許多大城市組織成人學習文化的星期日學校;在教育雜誌和各種學術、文學藝術、政治性刊物上發表討論教育問題的論文,反映廣大社會輿論對俄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方向的普遍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國公共教育運動
  • 時間:19 世紀中期
  • 國家俄國
  • 派別:革命民主派、資產階級民主派等
背景,內容,派別,

背景

在當時各種社會矛盾激化、革命形勢高漲、沙皇政府醞釀進行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的形勢下興起。

內容

創辦多種教育雜誌;成立彼得堡教育學會;組織教育問題討論會;成立識字委員會,促進初等學校的發展;在許多大城市組織成人學習文化的星期日學校;在教育雜誌和各種學術、文學藝術、政治性刊物上發表討論教育問題的論文,反映廣大社會輿論對俄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方向的普遍關注。

派別

蘇聯學者認為,這一運動的參加者大致可分為三派:
(1)以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將教育改革與推翻農奴制度和沙皇專制制度密切聯繫,認為教育的目的應是培養革命者和反對沙皇專制主義與農奴制度的戰士。要求:普及教育,學校民主化;婦女在一切生活領域和教育上與男子平權;尊重兒童個性,無條件地廢除體罰。
(2)以皮洛戈夫、斯托尤寧、科爾夫為代表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派。對革命民主主義派的政治和教育主張持明顯的否定態度。反對農奴制教育,要求改革學校制度,但相信沙皇政府能進行令人滿意的學校改革;主張培養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反對培養革命者;主張多辦一些學校,但未提出普及教育問題;提倡婦女教育,但反對男女平權;提倡培養人和對兒童的人道態度,主張限制而不是取消體罰。
(3)以烏申斯基沃多沃佐夫、布納科夫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派。主張通過啟蒙、和平改造和君主立憲制度改造俄國,認為合理組織的國民教育是國民在日常生活方面獲得任何可靠進步的基礎,強調辦好初等教育;提出人民教育是人民本身的事業這一思想和教育的民族性原則,反對照搬外國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論;反對中等教育的古典主義方向,提倡實科教育。這一運動推動俄國當時的教育改革,其間出現的各種教育思想對俄國以後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均有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