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亞納西族鄉位於木里藏族自治縣西南邊緣,地處東經100°3′—100°30′,北緯27°43′—28°45′之間。東與依吉鄉以沖天河為界;東北與寧朗鄉以子洛後山為分水嶺;南面與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隔金沙江、沖天河相望;西面和西南與雲南省香格里拉縣山水相連;西北與甘孜州稻城縣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亞納西族鄉
- 地理位置:木里藏族自治縣西南邊緣
- 海拔:4418米
- 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 耕地面積:8466畝
- 總人口:5850人
氣候特徵,民族沿革,自然資源,人口衛生,旅遊資源,民族文化,鄉村經濟,基礎設施,文化教育,基層組織,鄉村發展,
氣候特徵
境內最高海拔為4418米,最低海拔四川坪子三江口,只有1480米,是木里縣海拔最低處,全鄉平均海拔約2200米。較大的河流有東義河、龍達河、沖天河、抓子河、金沙江。境內立體氣候分布顯著,高山氣候寒冷,以飼養氂牛為主。居民區分布在二半山和矮山河谷地帶。沿金沙江和沖天河一帶屬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15.5℃。無霜期約260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民族沿革
“俄亞”系納西語,意為大岩包(因地方的土官為了防禦外敵入侵建在大石之上而得名)。公元1647年前俄亞為麗江土司木天王所占據,公元1647年,木天王被漢人賈盧乍擊敗,俄亞被中甸頭人甲加家占據。公元1674年,西藏軍進中甸,命木里土司出兵,木里大喇嘛桑布(松典絨布)率兵助戰,擊敗甲加軍,因作戰有功,西藏五世達賴喇嘛於公元1675年9月頒發文書,將俄亞等5個村賞賜給木里,此後俄亞歸木里土司管轄,直到解放前夕。
自然資源
全鄉耕地面積8466畝,人均1.5畝,其中水稻313畝。森林面積為20163公頃,屬金沙江¬——沖天河沿岸防護林和用材林區的組成部分,林區資源豐富。農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麥、大麥、洋芋等為主;經濟作物有海椒、南瓜等;經濟林木以柑桔、花椒、核桃等為主,畜牧業較發達。
俄亞納西族鄉境內有豐富的資源。
一、豐富的水能資源,其中,沖天河、龍達河、東義河,水電開發前景好、潛力大;
二、境內草地面積9318公頃,特別是地處高山的龍達河和東義河沿岸的天然草場和矮山的卡瓦、立碧、蘇達、魯司村水草豐茂,草域寬廣,發展畜牧業得天獨厚。
三、礦產資源:如黃金、銀等,尤以黃金聞名國內外。其中,東義河、抓子河、龍達河、沖天河黃金儲藏量極為豐富。著名的龍達金礦,早在清未就已開採,民國時期雲南王龍雲和四川軍閥劉文輝的二十四軍相繼開採,期間曾數次發生攆礦事件,造成數以千計的人員傷亡。
人口衛生
2006年全鄉轄6個行政村,28個村民小組,50個自然村,總面積587平方公里。境內居住著納西族,藏族、漢族、白族等四種民族,共951戶,總人口5850人。其中,納西族人口3632人,占總人口的62%;藏族人口1396人,占總人口的23.9%;漢族人口813人,占總人口的13.9%;白族人口5人,占總人口的0.1%、彝族人口4人,占總人口的0.1%。農村住戶873戶,農業人口5694人,占總人口的97%。
建縣前,俄亞屬木里大寺衙門管轄,有百姓309戶,佃客37戶,木里土司委派當地頭目作地方官,稱“木官”(世襲),並授予姑擦職位。木里大寺衙門另派一名官人駐該地與木官共同管理地方事務。1953年10月劃鄉建政時,劃設俄亞納西族鄉,隸屬第一區。初建鄉時全鄉轄5個行政村,50個自然村,共388戶2660人。1972年10月整建社後,改建為俄亞人民公社,共轄6個大隊19個生產隊。1983年恢復鄉的建制,全鄉轄6個村28個村民小組。1984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為俄亞納西族鄉。鄉政府駐俄亞大村,海拔1980米,距縣城300佘公里。
俄亞納西族鄉現有醫院1所,醫生4名,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民眾的健康放在首位來抓,加大重點疫病的防治,鄉醫院每年收治病人均約1200人次,建立村級合作醫療站4個,大力做好藥品管理和監督,初步改變了農村缺醫少藥和治病難的現象。
旅遊資源
大村古寨距今大約有500多年的歷史,納西先民為了守護這塊肥沃之地不受外族侵犯把房屋建築在大村岩石堡周圍,經過上百代的努力,至今成為全國保持最壯觀的原始古建築群,為世界民族工作者所注目,素有“納西古城在雲南麗江,納西古寨在四川木里俄亞”的說法。納西族的住房一般為木石結構的土掌房,以塊石砌成,用木柱作支撐;房屋一般為三層,最低一層為畜圈,中間一層為主屋,用木板間隔,鋪地板,設火塘臥室、倉庫,最高一層為草樓和曬壩;樓層多以粘土鋪築而成,上下樓多用獨木做成的梯子。一般是整個村子上百戶的住房連成一片,每家每房之間可以暢通,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遊人進入古寨,像闖入了世外迷宮,難尋出寨通道。2006年,俄亞大村古寨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聞名中外的長江第一灣“虎跳峽”就位於四川坪子上游;雪域高原著名旅遊景區亞丁同俄亞境內的魯司村接壤;著名的高原旅遊聖地香格里拉縣與俄亞納西族鄉蘇達村山水相連,故俄亞納西族鄉已被劃入川、滇、藏中國大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的景點之一,是國內外流行的香格里拉“徒步游”的必經之路。
民族文化
東巴文化和納西民俗成為中外眾多文化名人及東巴文化愛好者嚮往之地。納西族有自己的文字,是表象的象形文,叫“東巴文”。東巴舞別具特色,多在祭祀、喪葬和其他宗教活動時由東巴①集體表演,宗教色彩甚濃。納西族男女均喜歡喝黃酒、喝酥油茶。吃飯時,全家圍坐在火塘周圍由主婦給每人分一份飯食,在火塘周圍食用。過年前做豬膘、煮黃酒也是納西族的傳統。納西族的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或一妻多夫制,隨著《婚姻法》的宣傳貫徹,一妻多夫制的現象逐年減少。這些古老原始的習俗形成了俄亞納西族鄉獨特的人文景觀,這些是納西文化研究者最好的研究課題。2006年俄亞納西族習俗被涼山州評為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鄉村經濟
俄亞納西族鄉以農業為主,2006年全鄉農業產值1348萬元,比1990年增長60%,農民人均純收入1642元,比1990年增長16%。糧食總產2564噸,比1990年增長35%,人均糧食450公斤,比1990年增長25%,其中,玉米種植面積60826畝,總產量1108噸。而雜交玉米種植面積4420畝,產量1100噸,玉米雜交良種推廣名列全縣第一,自全面推廣雜交玉米以來,平均每畝比推廣前增98公斤。畜牧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實施人草畜三配套的措施,積極發展畜牧業,2006年全鄉大牲畜存欄達35227頭(只)比1990年減少10%,人均達6.2頭(只)。2006年肉類總產量586噸,人均達102公斤。人均畜業收入200元。
1998年國家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來,截止2006年全鄉共退耕還林4500畝,完成荒山造林5000畝,維護了生態平衡,防止了水土流失。隨著全鄉經果業的發展,全鄉民眾種樹積極性高,2006年,核桃產量達75噸,比1990年增20%,花椒44噸,比1990年增9%,各類水果達124噸,比1990年增27%,農牧民人均從林業中增收120元。
俄亞納西族鄉是全縣不通公路鄉之一,境內物資運輸大多靠人背馬馱,各村組之間有驛道相通。由於居住分散,地處山區,馬幫運輸成為主要交通工具,全鄉的主要生活用品、農用物資以及農牧民生產的農副產品,都分別在鄰界的雲南省永寧鄉、麗江市、香格里拉縣、稻城縣購賣和銷售。
基礎設施
1999年俄亞納西族鄉只有小水電站1個,裝機容量55千瓦,1991年至1999年除大村外,全鄉新建微型電站90座,水電覆蓋2個村8個組滿足了930餘人生活用電。2000年至2006年新建農村微型電站91座,水電覆蓋了3個村12個組,滿足了1092餘人生活用電。至2006年全鄉農村微型電站182座,除立碧村的四川坪子組、卡瓦村的納俄組、哈地組未通電外,水電覆蓋全鄉6個村25個組,基本滿足了3422餘人生活用電。
鄉黨委、政府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把它放在重要地位,1991年—2006年完成了立碧村抓子組150畝中低產田土改造工程;境內“三面光”工程有俄碧大堰、魯司大堰、拉羅大堰,全長20公里,水塘4個,完成維修大堰2公里,可灌面積4010畝,同時解決了5000人30000餘頭牲畜飲水問題。
文化教育
2006年,俄亞納西族鄉有中心校1所,村小12所,有教師36名,28個教學班和1個國中部,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認真貫徹執行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民眾送子上學的積極性高。2006年有在校生650名,入學率達90.7%,鞏固率100%;輟學率為0,畢業率100%。自1990年以來,共改造學校危房10所(村小),全鄉青壯年脫盲率85%。脫盲人員鞏固率90%。
基層組織
鄉黨委、政府重視“三農”工作,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發展的首位,大力開展“雙增”項目,努力爭實現“雙增”目標,並以穩定土地承包為核心積極倡導科技興農,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玉米良種推廣率達90%。2006年全鄉調運良種達20噸。2003年建立了俄亞納西族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全面開展“三農”服務工作,為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基礎。
計畫生育工作,堅持“三為主”,推行“三結合”,大力宣傳“一法三規”,深入基層開展計畫生育政策的宣傳和村級藥具發放人員的培訓,認真落實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2006年,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30人,少生快富230人,計畫生育率95%,節育率9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以內,多次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俄亞納西族鄉地處兩省四縣相鄰地區,地域遼闊,居住分散,地形地貌複雜,加之地處河谷地帶、氣候乾燥,又有豐富的礦藏,因而來流動人員多,森林防火難度大。鄉黨委、政府把護林防火工作列為重中之重,努力作好森林防火宣傳教育,認真落實“六長”責任制,建立巡山制度,實現了20年無森林火災的好成績,有效地保護了本地區的森林資源。
加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民兵、團委、婦聯的作用,用先進的思想和文化占領農村思想陣地。努力把全鄉公民培養成為“四有”社會主義勞動者。大力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全鄉自1990年來,基本上杜絕了計畫外超生和多胎生育。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境內民族團結、和諧相處、尊老愛幼蔚然成風。
鄉村發展
俄亞納西族鄉由於地處木裡邊緣,交通不發達,經濟發展滯後,1990年全鄉扶貧建卡戶192戶,1500人,全鄉總戶數的24%,占總人口的26%,建卡戶中有79戶特殊建卡戶。1992至1999年,共發放扶貧資金371440元。2001年10月,通過扶貧越溫檢查驗收,越過溫飽線為190戶、1400人,分別占建卡戶總數和建卡人口數的99%和99%。順利完成上級下達的扶貧攻堅任務。2006年,全鄉務工人員達1000人(90%在鄉內採金)年人均收入300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俄亞納西族鄉境內自然災害頻繁,其中最為嚴重的是1998年8月俄碧村俄碧組遭受特大洪災,沖毀房屋5戶,兩人死亡,沖走豬40頭,羊50隻,沖毀經濟林木200多株,受災人口350人。經濟損失10萬元,災情發生後,鄉政府及時組織工作組深入現場組織民眾抗災,及時救濟受災民眾,迅速恢復了生產。因土石流和洪災等原因,鄉政府和信用社1999年遷至大村雜口組。
2006年,俄亞納西族鄉有農村五保戶25戶,25人,每人每年由政府補助1200元人民幣,享受農村低保378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口達100%,2006年鄉信用社農戶存款餘額175萬元發放農戶小額貸款110萬元,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各種惠農政策進一步落實,全鄉農村經濟得到發展,民眾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6年每百戶民眾中擁有固定電話12部,手機70部。每百戶民眾中,有電視機20台。全鄉個體商戶達35戶,個體經濟欠發達,基本滿足全鄉民眾的生產、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