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濁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碥》卷七。具有清熱利濕之功效。主治胃中濕熱下流,傷於氣分,而發膏淋。
基本介紹
- 名稱:便濁飲《醫碥》
- 出處:《醫碥》卷七
- 功用:清熱利濕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白茯苓、半夏、甘草梢、澤瀉、車前、土牛膝、萆粟各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清熱利濕。
主治
胃中濕熱下流,傷於氣分,而發膏淋。
重要文獻摘要
《常見病證中醫文獻專輯》:“便濁多是胃中濕熱下流,傷氣分則白,即膏淋也,便濁飲主之。傷血分則赤,即血淋也,多者為尿血。”
便濁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碥》卷七。具有清熱利濕之功效。主治胃中濕熱下流,傷於氣分,而發膏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