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閻景翰(筆名侯雁北):77歲,散文家
有一群子侄活躍於教壇文壇,除閻綱客居京城,名聞全國,其餘都是西大、師大教授。先生屬龍,1928年農曆二月初日生人,他16歲開始發表習作,其作品清新、雋永、生活質感強。解放後,先生一邊教書,一邊從事散文寫作,在陝西乃至全國都有一定影響。《禮泉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本縣小說、散文創作自新中國建立初就相當活躍。閻景翰1956年發表的小說《豆腐坊里》獲青年業餘創作評比優秀獎;《井》,1959年被編入陝西建國十周年文學獻禮集《短篇小說選》,作者被國家推薦參加莫斯科國際青年聯歡節,50、60年代發表的散文《迎春花》、《小雞、石牛和老道》等均被錄入多種選本。”
陝西師大老校長郭琦向以惜才著稱,對閻景翰的才華厚愛有加,甚至拒絕了時任省作協主席胡采的調人要求。陝西文壇少了一位重量級作家固然可惜,但先生的為人師表,依然閃射出璀璨的人性之光。在長期從事高等院校基礎寫作和文學創作教學及理論研究工作中,他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先後主編了多部供高校使用的寫作教材,其中《寫作藝術大辭典》被譽為寫作學的基本建設工程,於1990年獲中國寫作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先生忠於職守,長期以教書育人為主業,至65歲離休,才真正坐在家裡做了一個作家。先生的勤奮讓人感動,已先後出版《童年漫憶》、《侯雁北散文》、《驀然回首》三本散文集。先生寫散文時慣用筆名侯雁北源於1949年,取《呂氏春秋》中“候雁北、草萌動”意。先生的藝術修養,得力於深厚的國學根底和淵博的人文知識。先生在散文寫作上的建樹最突出的,則是對民族語言的深入體味和使用。這種讓文字達到返璞歸真、不工而工的功力,可與孫犁、汪曾祺相提並論,在當代中國文壇並不多見。而作為前輩作家,先生在文學圈內人緣與口碑極好。陝西文壇不少有實力的中青年作家,都是先生書房的常客。我初次造訪時,知先生早年曾與我外祖父呂俊先生共過事,這層關係讓我備感親切。“先生居處少塵埃,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樹薔薇紅勝火,出牆招我看花來。”與長者交,與高手交,我相信自己不會空手而歸。